李莉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17-0104-02
課堂是教學的主要環節,學生進入高中階段在生理發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對數學的興趣和愛好,對數學知識的接受能力的差異也是客觀存在的。尤其是普通高中,學生素質參差不齊,又存在能力差異,導致不同學生對知識的領悟與掌握能力的差距很大,這勢必對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帶來負面影響,導致學生兩極分化非常嚴重。那么,如何提高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在有限的時間里出色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數學課堂的“低門檻、高效率”呢?
在十多年的高中數學教學中,我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方法有了一些認識和一些小的建議、反思。寫這篇論文的目的在于記錄自己的一些體會,更是為了更好的進行以后的工作。
一、學生學習的誤區和對策
誤區一:課上聽懂知識就掌握了
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常常出現這種現象,學生在課堂上聽懂了,但課后解題特別是遇到新題型時便無所適從。這就說明上課聽懂是一回事,而達到能應用知識解決問題是另一回事。波里亞說得好:“教師在課堂上講什么當然重要,然而學生想什么更是千百倍的重要。”
教師所舉例題是范例也是思維訓練的手段,作為學生不應該只學會題中的知識,更要學會領悟出解題思路與技巧,以及蘊藏其中的數學思想方法。
對策一:自己重做一遍例題。
對策二:我能得到什么解題規律?
誤區二:多做題目總能遇到考試題
有這種想法的人總會感到失望。每一份綜合試卷,出卷人總要避免考舊題、陳題,盡量從新的角度,新的層面上設計問題。但是考查的知識點和數學思想方法是恒久不變的。所以多做題,不會碰巧和考題零距離親密接觸,反而會把自己陷入無邊無際的題海之中。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從知識點和思想方法的角度分別對所解題目進行歸類,總結解題經驗的同時,確認自己是否真正掌握并確認復習的重點。
對策一:讓自己花點時間整理最近解題的題型與思路。
對策二:這道題和以前的某一題差不多嗎?
對策三:此題的知識點我是否熟悉了?
誤區三:鉆研難題基礎題就簡單了
對策一:告訴自己數學思維不等于復雜思維,數學的美往往體現在一些小題目中。
對策二:“簡約而不簡單”在平常題中體會數學思維的樂趣。
二、將重點難點突出,并巧妙轉化
在剛剛工作的前幾年里對重難點把握不準確,對于這方面我也下了不少的功夫。將教學難點、重點都圍繞著教學重點來逐步展開的。為了讓學生明確本堂課的重點、難點,我在上課開始時,總是在黑板的一角將這些內容簡短地寫出來,以便引起學生的重視。講授重點內容,是整堂課的教學高潮。通過聲音、手勢、板書等的變化或應用模型、投影儀等直觀教具,刺激學生的大腦,使學生能夠興奮起來,適當地還可以插入與此類知識有關的笑話,對所學內容在大腦中刻下強烈的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對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我在這方面就特別注意學生的程式化培養,因為靈活的解題和規范的解題不是一天行成的,必須有日常教學中大量的程序訓練的積累。
三、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最優化的教學方法
巴班斯基說:“現代教學的鮮明特色,乃是教學方法的豐富多彩,乃是有目的選擇有一個課題的主要教學方法,所選的方法要能很好地完成相應的教學和教育任務。”
數學教學的方法很多,對于新授課,我們往往采用講授法來向學生傳授新知識。而在立體幾何中,我們還時常穿插演示法,來向學生展示幾何模型,或者驗證幾何結論。如在教授立體幾何之前,要求學生每人用鉛絲做一個立方體的幾何模型,觀察其各條棱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各條棱與正方體對角線之間、各個側面的對角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這樣在講授空間兩條直線之間的位置關系時,就可以通過這些幾何模型,直觀地加以說明。此外,我們還可以結合課堂內容,靈活采用談話、讀書指導、作業、練習等多種教學方法。
四、了解學生、將解題方法帶給學生
高中新課程的宗旨是著眼于學生的發展。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要及時加以總結,適當給予鼓勵,并處理好課堂的偶發事件,及時調整課堂教學。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圍繞著學生展開教學。對于數學解題思維過程,可以用下列八個字加以概括:理解、轉換、實施、反思。第一階段:理解問題是解題思維活動的開始。第二階段:轉換問題是解題思維活動的核心。第三階段:計劃實施是解決問題過程的實現。第四階段:反思問題往往容易為人們所忽視,它是發展數學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是一個思維活動過程的結束包含另一個新的思維活動過程的開始。
五、學生是主角,教師是配角
在一堂課中,教師盡量少講,讓學生多動手,動腦操作,剛畢業那會,每次上課,看到學生一道題目往往要思考很久才能探究出答案,我就有點心急,每次都忍不住在他們即將做出答案的時候將方法告訴他們。這樣不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新方法的形成。在教學時,精心創設情境,并引導學生建立數學模型。這樣,通過分析探究,對問題作出解答。從而培養學生善于觀察事物,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總之,在新課程背景下的數學課堂教學中,要提高學生在課堂45分鐘的學習效率,我們就應該多思考、多準備,充分做到用教材、備學生、備教法,提高自身的教學機智,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