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莉華
【摘要】英語教學的入門教學,“讀”應首當其沖,可以培養學生語感,使他們得到更多的語言輸入量。“讀”是有效開發、增長學生綜合語言能力的重要入門手段。本文根據目前閱讀教學中存在的一些誤區,從課堂教學的一般步驟談談對話教學的一些方法,提供可借鑒的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和方法。
【關鍵詞】閱讀教學方法與策略 教學原則
《英語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使學生掌握一定是英語基礎知識和聽、說、讀、寫技能,形成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的能力”。從新課程標準來看,教師應從低年級起,就必須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特點及語言認知規律,有意識地培養、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及能力,培育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從而達到提高學生英語語言水平的目的。那么,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讀”是怎樣一種讀呢?應該怎樣讀呢?
“讀”有朗讀和閱讀兩種方法,正常情況下,兩種方法都要兼顧。但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中,學生讀而不閱,即使是讀也是方式簡單、內容單一。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理順英語閱讀教學的環節,掌握有效的教學方法,認知這種教學方式的重要性,提高教與學的效率。以下,就談談我在閱讀教學中的一些做法:
一、貫徹英語“閱讀”教學精神,遵循語閱讀教學的原則,并落到實處。
(一)由淺而深,由簡而難,激發并保持學生的的閱讀興趣,讓學生享受閱讀的樂趣。
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來說,通過讀圖式的閱讀訓練,如英文繪本,或者一張卡片,容易引起他們的注意,增強閱讀訓練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到中高年級可選擇簡單的幽默笑話、科普文章、故事等,學生在閱讀過程中了解某些知識,享受到閱讀的樂趣。從事實得知,教師為學生選擇閱讀材料時應遵循的原則是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同時要兼顧到讀物的趣味性、可讀性,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內容與方法。
(二)認真分析教材整合教材,讓單詞教學、對話教學和閱讀教學相輔相成。
閱讀中碰到的最大難題是詞匯。無論是詞匯教學、對話教學都是為閱讀教學做鋪墊而且相輔相成。單詞不能孤立的讀和學,要放在語境中(如故事教學法)。
(三)制定恰當的教學步驟,并予以實施。
1、制定目標。我們先來看看“閱讀”的目的是什么?閱讀一般有兩個目的,一是給人們帶來外語知識、文化知識和思想,二是給人們帶來樂趣。……閱讀可以擴大我們的視野,豐富我們的知識和語言經驗。(賈冠杰,《外語教育心理學》)
2、閱讀教學步驟應包括“讀前活動pre-reading”、“閱讀活動while-reading”、“讀后活動post-reading”。
二、注重閱讀教學策略,選擇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學的策略是否得當。閱讀教學的策略性表現在采用模式的正確性、閱讀過程處理的合理性、閱讀評估的規律性和技巧使用的科學性。以下是我在課堂中常使用的教學策略:
1、合作閱讀。目前使用最廣泛最有效最重要的學習策略之一是小組合作學習。
2、先行閱讀。用于讀前活動,通過瀏覽語篇(標題、長度、插圖等)預測內容。
3、學習日志。閱讀中提煉內容綱要,以表格、提綱式體現閱讀材料內容,使文章結構內容更為清晰,方便討論和復述。
三、注重分析、歸類閱讀教學中遇見的常見問題,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
(一)生詞障礙。小學生詞匯量有限,這是他們最大的閱讀心理障礙,所以掃除詞
語障礙猶為重要。以下是幾種常用方法:
1、在閱讀前活動中,可以借助情景導入的方式巧妙解決部分生詞;
2、對容易通過上下文猜出詞意或以舊引新的詞匯的,鼓勵學生發揚合作精神討論;
3、在閱讀過程中,標記出難詞難句,師生共同解決;
4、對于不影響理解的生詞跳過去,或許看到文章后面就可以理解這個詞。
(二)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學校英語課都學生以朗讀為主,養成了咬文嚼字、指讀的不良習慣。所以平時應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閱讀技巧和習慣,應做到:
1、鼓勵學生集中注意力,一口氣讀完一篇文章,不能回讀;
2、閱讀時不出聲,不要逐字逐句地讀;
3、克服心譯的習慣,只求直接理解全文主要內容。
(三)處理好朗讀、聽讀與閱讀的關系。其實閱讀是“silent reading”,作為閱讀課,重要目標是在閱讀中獲取信息、知識、得到樂趣、豐富語言。朗讀是“reading aloud”,是為培養語感為口頭表達奠定基礎。聽讀就是邊聽邊讀。有位專家說“讀不聽,聽不讀”。要效果,要么讀要么聽。
四、課堂實例。
為迎接閱讀教學比賽,我校英語教研組組織了一次“閱讀教學探討課”,
實錄如下:
教材:課外閱讀材料一篇(關于討論夢想的短文約150字)。
對象:六年級學生。
過程:
Step 1:Pre_reading
1、日常問候及口語訓練。
2、教師談及自己的夢想,同時借助圖片解決文中主要生詞,板書重要句型。
Step 2:While_reading
1、組織學生快速瀏覽材料,提出任務:為短文取名(設計意圖:粗讀;通過設置任務,引導學生快速閱讀,了解短文大致內容)。
2、學生第二次閱讀,小組合作討論回答文后問題。(設計意圖:合作策略。跳讀。通過小組討論合作完成問題的答案,引導學生根據線索查找詳細信息,進一步理解文章大意。)
3、學生口頭匯報問題答案,師生共同評價。
4、第三次閱讀短文,完成黑板上的提綱——主要是文中各人的夢想。同時畫出疑難之處。(設計意圖:細讀。日志式教學策略,完成提綱,為復述文章內容做準備。)
5、展示學生完成的提綱,師生共同解決疑難之處時,檢查、評價提綱完成情況。
6、學生跟隨教師朗讀短文。(設計意圖:以上步驟為復述做準備。)
Step 3:Post_reading
1、兩人小組合作復述文章內容,學生展示復述。生評價。(設計意圖:以復述的形式,訓練學生口頭表達能力,同時檢測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
2、師生共同小結文中人物的夢想。(設計意圖:進一步訓練學生復述的能力。)
3、集體討論一些知名人士的夢想。(設計意圖:課堂需要聯系生活。)
4、利用黑板上的句型,師示范談論夢想。小組成員交流各自的夢想。
5、學生展示各自的夢想。集體評價。
6、家庭作業:與同學朋友交流夢想。
五、結束語。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師生共同長期的努力。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指導學生掌握必要的閱讀技巧,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這樣才能為學生的語言綜合能力的提升做到良性的開端,從而為學生終身的學習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外語教育心理學》 賈冠杰
[2]《英語教學策略論》 王篤勤
[3]《小學英語新課程教學法》安鳳歧 梁承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