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媛媛

摘 要:該研究運用苗元法編制的《綜合幸福問卷》(MHQ),采取整群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商丘職業技術學院15個專業200名教師進行施測。結果發現:(1)被調查的高職教師幸福感指數均分4.59分,標準差1.15,低于中值5分。說明高職教師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下;(2)不同年齡、不同職稱教師幸福感各維度得分存在顯著差異,不同性別、不同學歷、不同學科教師幸福感各維度得分無顯著差異。結論:高職教師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下水平。
關鍵詞:高職院校 職業幸福感 調查現狀 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5(c)-0160-02
教師職業幸福感: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需求得到滿足、能實現職業理想、并獲得持續快樂的體驗。高職院校有其獨特的職業性和高等性,職業性就是要培養具有專業技術的學生,高等性就是教師還要做科研,將理論的研究轉為現實生產力。因此,高職院校教師面臨各種壓力和挑戰。提升高職教師職業幸福感,是構建和諧校園,構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待解決的問題。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該研究采取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商丘職業技術學院15個專業的200名教師進行施測。發放問卷200份,收回問卷192份。有效問卷185份,無效問卷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2.5%。其中,男性教師96人,占總被試人數的52%,女性教師89人,占總被試人數48%;正高級8人,占總被試人數4%。副高級45人,占總被試人數24%。中級97人,占總被試人數52%。初級35人,占總被試人數19%。同時,抽取該省一所本科院校13個專業共106名教師作為對照。
1.2 研究方法
該研究采用苗元法編制的《綜合幸福問卷》(MHQ),對高職院校教師進行職業幸福感測量。“該問卷包括9個維度(自我價值、友好關系、生活滿意、生命活力、利他行為、健康關注、人格成長、正性情感、負性情感)、2個模塊(心理幸福感和主觀幸福感)、1指數(幸福指數)共50個項目,MHQ9個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為0.6603-0.8835。問卷信度系數符合要求。該問卷采用SPSS 11.5統計軟件進行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高職教師幸福感基本情況
在此次抽樣調查商丘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幸福感調查,結果顯示高職教師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下,中等指標較多,兩個極端指標較少。(如表1)
2.2 幸福感維度分數描述
在此次調查中,幸福感9個維度得分由高到低排列依次是:1友好關系、2自我價值、3生命活力、4健康關注、5生活滿意、6人格成長、7利他行為、8正性情感、9負性情感。
數據結果顯示:調查分數高于4分屬于高分,低于4分屬于低分。
結果顯示:除生活滿意、正性情感和負性情感低于4分,其他維度均高于4分。說明被調查者在低于4分維度狀態不佳。
2.3 教師幸福感差異比較
2.3.1 不同年齡教師幸福感差異比較
在此次調查中,不同年齡的高職教師在自我價值、生命活力、人格成長和利他行為這5個維度上指數上存在顯著差異,(LSD)多重比較分析結果:50歲以上高職教師在利他行為維度上顯著高于40~50歲教師,在生命活力維度上顯著高于30~40歲教師,在自我價值、人格成長這2個維度上顯著高于20~30歲教師。20~30歲教師幸福指數維度上顯著高于30~50歲教師,50歲以上教師幸福指數維度上分數最高。
2.3.2 不同職稱教師幸福感差異比較
在此次調查中,不同職稱高職教師在生活滿意、幸福指數、人格成長3個維度上存在顯著差異。(LSD)多重比較分析結果:正高級職稱教師在幸福指數、生活滿意這2個維度上顯著高于初級、中級和副高級職稱教師。初級以下教師在人格成長、生命活力、友好關系3個維度上顯著高于中級、正副高級職稱教師。
另外,結果顯示:不同性別、不同學歷、不同學科教師幸福感無顯著差異。
3 討論
該研究表明,該所高職教師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下水平。從此次調查數據來看,該所高職院校教師幸福指數為(4.59±1.12),低于中值(5分),與本院校教師(5.97分)相比有顯著差異。這與河南商丘的經濟發展相對落后以及高職教師的收入相對較低等因素相關。“高職院校教師在MHQ9個維度中的自我價值、友好關系這2個維度高于5分,自我價值、友好關系、人格成長、生命活力、利他行為、健康關注這5個維度的分值高于中值4分,生活滿意、正性情感、負性情感3個維度低于中值4分。”這說明高職教師雖然對同事和學生充滿愛心、樂于奉獻,對自己教書育人有價值感和成就感,但對生活狀況滿意度卻較低,這可能與高職學生的獨特性有關,高職學生相對本科院校學生,學習動機低,知識底子薄,高職教師需付出更多努力才能看到回報。另外,高職教師又和本科院校教師一樣做科研和論文,以便運用于實踐。但相對本科院校教師,高職教師工資待遇偏低,在經濟壓力、科研壓力、教學壓力等多重壓力下,導致高職教師幸福感較低。
該研究表明,50歲以上高職教師在自我價值、人格成長、生命活力、在利他行為上顯著高于其他年齡教師。正高級職稱教師在幸福指數、生活滿意上顯著高于初級、中級和副高級職稱教師。這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職稱的進級、個人幸福感也會隨之提升。別外,20~30歲教師幸福指數顯著高于30~50歲教師。50歲以上教師幸福指數最高。這說明30~50歲的教師,正是學校的骨干,對面著進級、科研、教學多重任務,壓力較大。初級以下教師在人格成長、生命活力、友好關系上顯著高于中級、正副高級職稱教師。說明年輕教師精力充沛、充滿能量,對生活充滿熱情,這與年輕有關。而年長的教師幸福指數最高,說明隨著閱歷的豐富,對自己對他人會更加寬容,更加富有愛心,這與人生真正成熟有關。
4 結語
此次調查結果說明,高職院校的教師職業幸福指數相對該省本科院校教師職業幸福指數要低。國家、教育部及高職院方領導應及時給予高職教師人文關懷、給予精神上的支持和物質上的獎勵,使教師沒有后顧之憂,以確保在工作中發揮最大的潛能。(1)要對高職教育加大資金投入。政府相關部門應看到高職院校對國家教育事業的重要性,加大經費。(2)高職院校應實施人性化管理。目前高職院校制定的制度一切以考核標準為參照,院方應取消或精簡不必要的制度,讓教師充足時間投入教育教學中。(3)應對教師物質和精神需求給予關注和關心。(4)為教師提應科研平臺,提高其學術水平。(5)作為一名高職教師,不僅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教學和科研水平,而且還要在工作中調整心態,樹立平常心,這樣才能贏得同事的信任和學生的尊重,才能享受職業帶來的樂趣和成就感,提升職業幸福感。
參考文獻
[1] 蔡玲麗.高校教師職業幸福感的影響因素及增進策略[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36):39-41.
[2] 黃海蓉.高校教師幸福感實證研究[D].南昌大學,2009.
[3] 苗元法.心理學視野中的幸福:幸福感理論與測評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3.
[4] 姬楊.高校教師主觀幸福感及與人格特征的關系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