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萍
【關鍵詞】 初中語文;學困生;成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6)
14—0089—01
語文對學生語言能力和思維邏輯能力的形成與發展有直接影響。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學生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會對學生的學業情緒產生影響。學困生極易產生消極的心理,這對他們學好語文極為不利。深入分析初中語文教學中學困生的學業情緒影響因素,才能讓初中語文課堂活動更有針對性。
一、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成因
(一)教師個人因素
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要實施者。教師個人的性格與情緒,會對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產生直接影響。一位和藹可親的教師,會在教學中格外關心學困生,用自己積極的情緒去引導學困生。而過于嚴厲,脾氣暴躁的教師,則會給學困生帶去壓抑感,造成消極學習情緒的產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個人情緒,會影響到學困生的課堂表現與學業情緒。如果教師將自己積極高漲的情感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就會想方設法組織各種有趣的語文教學活動,引導學困生積極參與并配合教師完成教學活動。如果教師的情緒不高,課堂教學缺乏新意,單調枯燥,學困生就會越聽越無聊,語文學習的熱情也會逐漸消散。
(二)課堂氣氛因素
課堂氛圍,對每一位學生來說都很重要。特別是學困生,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能減輕他們的學習壓力,改變他們的情緒,使他們更加積極。反之,長期壓抑的課堂氛圍,會使學困生逐漸喪失語文學習興趣,進而因自己學習成績差而產生放棄的念頭。
(三)師生關系因素
師生是課堂活動的參與者與創造者,師生關系對學困生的學業情緒影響較大。教師在課堂中引導學生回答問題,鼓勵學生思考,能幫助學困生建立積極的學業情緒。如果總是忽視學困生的存在,在課堂提問中不理會學困生。這樣的教學行為,會造成師生關系破裂,更會影響學困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利于學困生成長。
二、初中語文學困生學業情緒對策研究
初中語文學困生的學業情緒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做好教學創新,認真分析學困生的學習需求,才能讓學困生轉變個人學業情緒,早日成為語文學習中的佼佼者。
(一)提高初中語文教師綜合素質
重視初中語文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既是初中學校打造高素質教師隊伍的必然選擇,也是讓學困生轉變個人學業情緒的必然手段。教師的性格、情緒與教育觀念,都會對學困生的學業情緒產生直接影響。因此,學校和教師要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教師個人素質。
首先,在教師招聘環節,除了考查應聘者的語文專業能力,還要了解應聘者的性格。性格暴躁者不宜擔當教育工作,而善于聆聽,樂于溝通,和藹可親的應聘者是教育工作者的最佳人選。
其次,學校要利用校本培訓,引導教師認識到個人素質對學困生學業情緒的影響。教師要學會在課堂中控制自己的情緒,絕不將私人情緒帶到課堂中,也不將學生當成出氣筒,還要積極學習新的教育觀念,并努力落實好。
再次,教師要善于學習,不斷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具有新意。“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教師只有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提高教育教學的能力和水平,才能使課堂教學富有生機與活力,才能在課堂上巧妙運用教學機智調動學困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營造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
輕松和諧的語文課堂氛圍,會讓初中語文學困生的情緒放松,有利于其積極參與到語文學習活動中。課堂氛圍營造的方法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利用合作學習營造輕松的氛圍。如在學習《皇帝的新裝》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每一小組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排練課本劇。要求讓每一位小組成員都參與到活動中。這樣的學習活動能夠促進學生體驗學習過程,對于學困生來講難度不大,更能激發其學習興趣,促進其參與到課堂中。教師還可以給予學困生平等的課堂表現機會。在預習環節、課堂展示環節,教師要提出具有層次性的問題,給學困生表現自己能力的機會,讓學困生找到學習語文的自信心。
(三)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
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能降低學困生學習語文的恐懼感。初中語文教師應當充分認識自己教學角色轉變,從課堂的完全控制者轉變為學生的服務者與引導者。尤其對學困生,應給予更多鼓勵,而非斥責;應給予更多的尊重,而非管控。語文教師要有意識地與學困生交流,給他們真誠地關心,為他們的活動獻計獻策,讓他們感受到老師是他們的朋友,從而減輕心理負擔,進而“親其師信其道”。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