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利
摘 要:近年來,高校可支配資金大幅提升,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經費,降低資金管理風險,是高校面臨的一個重要課題。貨幣資金的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內部控制系統工程。高校不僅要重視財務人員和崗位的配備,加強銀行賬戶、票據和印章的管理,不斷優化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無現金管理,還要充分發揮委派會計和信息公開以及封閉式辦公、定期輪崗等政策的作用。要及時糾正、定期公開貨幣資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關鍵詞:高校;貨幣資金;安全管理;內部控制
中圖分類號:G647.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14-0109-02
近年來,國家財政對教育經費的投入逐漸增加,高校可支配資金大幅提升。根據教育部75所部屬高校公布的2014年度決算情況,有8所高校的年收入超過50億元,其中清華大學、浙江大學更是超過100億元。因此,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經費,降低資金管理風險,是高校面臨的重要現實課題。
根據《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試行)》,加強貨幣資金管理的主要控制措施,在收支業務控制之外主要包括以下3項:一是建立健全貨幣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二是加強對銀行賬戶的管理;三是加強貨幣資金的核查控制。本文結合高校的財務工作實際,從人、財(有價證券)、物(支付工具)、信息、空間(辦公布局)、時間(定期輪崗)等方面來探討加強貨幣資金安全管理的一些控制措施。
一、合理配備財務與審計崗位,保證其業務獨立性
(一)建立崗位責任制,確保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
明確財務部門和相關崗位的職責權限,確保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相互制約和相互監督。貨幣資金業務的不相容崗位,至少應當包括:貨幣資金支付的審批與執行;貨幣資金的保管和收支賬目的會計核算;貨幣資金的保管與盤點清查;貨幣資金的會計記錄與審計監督;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
(二)合理增加財務編制,推行會計委派制
由于多為分散核算制,高校二級單位的收支常游離于學校財務處的監督范圍,因而一旦發生違規行為,將不能及時發現和制止。部分高校二級部門的教育事業收入管理失控,自制票據、截留資金、賬外設賬、私設小金庫等現象頻出。高校應推行會計委派制,由學校財務處統一安排派駐財務人員;派駐人員對財務處負責,通過對各單位收支業務的逐筆審核,可以有效減少重大違規現象的發生。
推行委派會計制通常的首要難題是人員編制問題,高校應根據單位實際、經費收支規模及當前對財務管理工作的新要求,加強財務隊伍建設,科學合理配備財務人員數量,并按事業發展需要動態調整,以保證財務工作正常開展。
(三)設置獨立內部審計部門,加強內部審計力度
高校應設置獨立內部審計部門,足額配備專職審計人員。要保證內部審計部門依法審計、依法查處問題、依法公告審計結果,不受其他機構和個人的干涉。對拒不接受審計監督,阻撓、干擾和不配合審計工作,或威脅、恐嚇、報復審計人員的,要依規查處。
二、實現無現金管理,減少現金和支票保管風險
無現金管理是指在收款過程不允許繳付現金,而是用銀行卡進行刷卡繳費、到銀行柜臺存款到學校賬戶,或者通過學校網上收費平臺進行繳費;而付款過程由傳統的現金支付,改為利用網絡信息手段,通過銀行卡進行轉賬。無現金管理是財務工作信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采用無現金管理,可以避免財務人員和相關人員直接接觸現金和支票,從而避免現金和支票在保管和周轉過程中不可預見的風險,確保資金安全。同時,無現金管理還可減少由于庫存現金的存在而導致的利息損失,降低貨幣資金的收益風險。
高校實施無現金管理,主要措施包括以下3個方面。
(一)推行校園一卡通,實現校園內各部門、項目、人員之間的經濟交易無現金收付
通過校園一卡通內置的電子錢包,持卡人可以在校園內任意消費網點以卡結算,滿足師生員工的校內消費和費用繳納需要。同樣的,學生困難補助也可以通過一卡通發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監督補助資金的后續使用情況,保證困難補助發放針對性和合理性。
(二)推行“銀校互聯實時電子支付”系統,實現學校報銷款支付的電子化
實時電子支付將財務系統與銀行支付系統有機連接起來,出納審核通過的金額可實時到達對方賬戶。該系統可保證付款信息的準確,實現零庫存現金。同時,由于替代了傳統的電子匯款和支票業務,除特殊資金、特殊業務外,基本不使用支票,購買支票的費用和保管支票的風險大大降低。
(三)推行銀行批量代扣、第三方支付等方式,實現無現金收費
銀行批量代扣方式需要學校事先給學生開存折、銀行卡或登記賬號,收費時委托銀行扣款,銀行再將扣款結果數據返給學校。這種扣費方式對于學校來講高效快捷。
隨著移動網絡和移動支付的快速發展,第三方支付平臺收費已成為高校收費的新趨勢。首先,學生操作門檻較低,只要一部智能手機,連接網絡就可以完成各種交易操作,且第三方支付平臺支持的銀行較多,不必局限于學費卡所在的銀行。其次,網上支付平臺提供24小時服務,手機電腦均可成為繳費終端,學生可以隨時隨地繳納學費,時間、地點沒有限制。
考慮到偏遠不發達地區學生的需要,高校在銀行批量代扣和第三方支付方式之外,仍應保留POS 機刷卡、銀行匯款、銀行柜臺現金送款等收費方式。
三、支票和印鑒、專用優盾和系統口令分開保管
由于是無現金管理,已沒有庫存現金,出納日常保管的只有銀行票據、印鑒、網銀支付專用優盾及銀校互聯系統口令、收款收據(發票)、與財務(發票)專用章,部分學校還配備POS機等。
根據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則,支票和印鑒、專用優盾和系統口令必須分開保管。
四、財務信息核對與財務信息公開
在財務信息的使用和管理上,對外與學校開戶銀行、往來款業務單位進行信息核對,對內實行信息公開。
(一)學校應按月編制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
學校應按月將單位銀行賬與銀行存款對賬單逐筆核對,審查兩者之間的余額是否相符,核對每筆發生額是否一致,如發現銀行存款對賬單上有一收一付業務,而單位賬上沒有相應記錄,就應查明原因,保證資金安全。
(二)加大高等學校財務信息公開
在高校內部監督機制普遍不健全、教職員工對財務相關規定不了解等因素下,高校揭露的腐敗案件日益增加。應在“三公”支出、基本建設、物資采購、科研經費等方面,依據國家法律和校內的規章制度嚴謹地公開財務信息(公開到人),從源頭上預防和遏制腐敗現象的滋生。另外,在其他應收款管理方面,也可以將借款人信息予以公開,以督促其沖銷借款。
(三)高校要建立經濟責任審計結果通報制度
當前,高校接受的檢查、審計十分之多,但常常雷聲大雨點小,審計結果也很少公開,沒有起到相應的震懾作用。今后應通過印發經濟責任審計情況通報等方式,將經濟責任審計結果在學校內部進行公開;其他審計結果和審計調查結果,也要按照有利于問題整改和解決的原則在校內進行通報。
五、會計人員的座位保持獨立和封閉,避免惡性鄰里效應
人類的情感有個“鄰里效應”,即由于人們普遍存在一種建立和諧人際關系的期望,要努力和鄰近者友好相處,所以會盡量避免讓近鄰感到不愉快。處于鄰近空間中的人群,相互之間靠感染達到情緒上的傳遞交流,使之逐漸一致起來,進而引起比較一致的行為。不良的情緒和錯誤的行為如果形成“鄰里效應”,便可能產生串通、合謀。
為避免惡性鄰里效應,首先應將會計人員(尤其是出納人員)與其他人員隔開,以保證各類單據和印鑒的安全。除了院系財務、現場收取網報單的窗口、零星領款業務窗口之外,其他人員都可以采用封閉式辦公。
其次,保管銀行預留印鑒的兩人應安排在不同的房間或隔間。因為即使印鑒分開保管,但兩人若比鄰而坐,也會因為鄰里效應而增加安全風險。
六、建立會計人員定期輪崗制度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第十三條規定“會計人員的工作崗位應當有計劃地進行輪換”。長期從事同一崗位的員工,不僅容易產生職業倦怠、思維模式固化、對崗位職責中容易產生的錯誤和風險開始松懈,還可能使該員工與其他特定崗位或特定員工之間形成某種特殊關系,導致徇私舞弊行為的產生。定期進行輪崗,能夠使員工對工作始終保持新鮮感,而且在更換崗位時,為了分清各自的責任,肯定要進行各方面核對,從而使員工之間相互監督,起到防范財務風險的作用。
結語
總之,貨幣資金的安全管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高校不僅要重視財務人員和崗位的配備,加強銀行賬戶、票據和印章的管理,不斷優化高校的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行無現金管理,還要充分發揮委派會計和信息公開以及封閉式辦公、定期輪崗等政策的作用,針對貨幣資金安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糾正、定期公開,保證貨幣資金的安全,為教育事業的發展提供財力保障。
參考文獻:
[1] 劉丹.加強高校貨幣資金管理的幾點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22).
[2] 宮富,伍小龍.加強信息公開 提高辦學透明度[J].中國高等教育,2016,(1).
[3] 繆慧.會計人員輪崗的利弊分析[J].中國市場,2010,(44).
[4] 張裕新.警惕銀行對賬單不隨會計憑證裝訂[J].農村財務會計,2012,(11).
[5] 蔡琳.“無現金報賬”支付方式在高校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綜合版,2009,(11)
[6] 尹作海.高校無現金報賬系統研究與應用[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1,(24).
[7] 王龍龍.高校學費收費方式的比較與思考[J].經濟研究導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