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衛偉 秦雙
摘 要 高校的思想政治課程對幫助大學生養成正確三觀、樹立人生理想信念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對其進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新時期的來臨,教育事業不斷發展,高校思政課的改革也勢在必行,尤其是增強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非常有必要。現實中,很多高校依然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在教學效果上達不到預期,這就需要運用多種有效方法提升思政課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講述了新時期背景下增強思政課教育教學實效性的有效方法,以期促進高校思政課與時俱進的發展,提高課堂效率,使學生對思政課的思想精髓掌握得更加深入。
關鍵詞 新時期 高校思政課 教學 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5.036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o help students form correct "three outlooks, and foster the ideal of life belief has a irreplaceable role. It is one of the main ways of the ideological education of the. With the advent of the new period,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 reform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imperative, especially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is very necessary. In reality, man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till use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in the teaching effect does not live up to expectations, which requires use various effective ways to enhanc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of the teaching quality. This paper mainly from the following several aspects about new perio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nhancement thought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of effective method, in order to promot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o keep pace with the times development,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to enable students to think master the essence of political course more deeply.
Key words new period;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teaching; effectiveness
近年來,市場經濟發展不斷深入,經濟的主體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更加趨于多元化和多樣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人們的道德觀念與價值觀念,出現一些不良思想,如:拜金主義、腐敗思想、官本主義,等等。高校中的學生在心理上和思想上并不成熟,處于后青春時代,有自己的認知能力與理解能力,但是往往看不透事物的本質,容易被誤導產生各種不良思想,作為校方,如果不加強合理引導,很可能會造成學生走向社會之后與社會之間產生矛盾。
思政課存在的主要意義就是要對廣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教育,讓大學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學生通過這樣的課程形成正確的三觀。新時代背景下,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尤為重要,雖然面臨著種種困難,比如由于高校擴招導致學生人數大幅度增加,在管理上造成一定的難度;再比如高校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其教育背景參差不齊,個體差異較大不利于統一管理等等。因此,如何提高思政課的實效性這個課題探討顯得尤為重要,這對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1 思政課內容設置科學合理
目前我國高校思政課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問題:其一、課程的內容落后陳舊,跟不上時代發展的腳步;其二、學科知識過于完整化與系統化,對理論知識的重視程度遠高于對實踐的重視程度;其三、思政課各個學科之間存在著較為普遍的重復現象。這些問題或輕或重的影響著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更加影響了思政課的實效性。
因此,學科設置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是應該受到重視的。首先要做到避免思政教學內容之間的重復,也要注意避免各個課程之間的重復問題,保證課程的穩定性與科學性;其次、教學內容方面要做到科學的規劃,確定好思政課到底應該教授些什么內容,有些課程的內容也不宜過度精簡,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專題授課;同時要做到理論與實際相關聯,依靠理論解決實際問題,將教材的時代性體現出來,定期修繕教材補充新鮮內容。
2 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思政課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思政課程內容的傳播基本上要依靠教師,所以提高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是十分必要的,這也是加強思政課程建設的基本保證。在思想觀念上要高度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做好教師培養計劃,定期組織優秀的教師走出校門進行考察,積極參加學術研討會議,學習優秀教育工作者的先進教學理念和方法,開闊視野,幫助思政課教師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思想水平。也可以通過集體活動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比如進行集中培訓、集體教研,組織教師們集體備課等等,讓教師們在集體活動中相互交流,共同進步。
校方要重視對思政課的經費投入,根據課程計劃與具體安排適當增加經費投入,確保課程相關的圖書資料和設備配備齊全充足,保證思政課的教學工作順利進行。要注意的是,思政課的經費投入增加需要有一個遞進的過程,首先要單設項目,之后列入預算當中,逐步增加。校方還應該重視表彰機制的建立,對表現優秀的教師進行獎勵,增強教師們的工作積極性,使教師們的事業心大大增強。
3 了解學生所關注的“思政”問題
要提高高校思政課的實效性,作為校方,尤其是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導學生關注哪些思政問題,通過對學生的了解總結出學生普遍關心哪些問題,哪些是難點哪些是熱點,之后采用多樣化與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更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被調動起來,思政課的氣氛也會越來越好。
作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課教師,要善于利用多種手段與方法進行授課,比如將自身的授課和學生的交流討論相結合;在按照章節進行授課的同時結合專題進行講座;充分利用多媒體完美展現課程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其學習熱情;將課堂教學和社會實踐結合在一起,等等。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方法,都是從學生所需的角度出發,培養學生進行系統化思考的能力,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提高其政治與人文素養,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在現實生活中能夠正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學以致用。
4 教學評價機制的完善
這里所說的教學評價的機制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校方評價教師體系,另一個是教師評價學生體系。
要保證思政課的實效性,首先要完善的是校方評價教師的體系,校方在設置這個體系的時候,要全面考慮到校內的教師資源、任務等情況,對比情況類似的其他教學單位進行設置,同時應充分考慮思政課教師的工作量與課時津貼,確保教師教學積極性,做好這一點非常有利于思政課實效性的提高。
在教師評價學生機制方面,最需要轉變的是考試理念,其中包括考試價值觀、考試主體理念兩方面的轉變。在考試價值觀方面要重視對學生能力的考查,考查學生是否通過課程學習提升了綜合素質與創新能力;在考試主體理念方面,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其創造能力。
5 思想上求真務實
目前我國思政課程的教材內容更加偏重于理論,其中的很多觀點都比較單一、呆板,已經不符合新時代背景下的教育發展需求。作為一名優秀的思政課老師,需要多角度、全方位地關注一些社會新變化,把這些新變化融入到課堂中來,結合教材中的理論傳播給學生,同時彌補教材中的不足,為教材中的理論帶去新鮮活力。比如,在思政課上為學生講述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的時候,不能夠直接說是哪種制度好,要為學生詳細且客觀地介紹兩種制度,介紹各自的優點與缺點,資本主義制度發展時間要比社會主義制度要長,至今已有幾百年的發展歷程,自身有一些可以借鑒的地方,如三權分立、高薪養廉等等,社會主義制度有一些不足的地方,可以向資本主義學習。這種求真務實的教學態度對于培養學生正確的三觀與辨別是非的能力非常重要,同時也有利于思政課實效性的提升。
6 教師應善于聯系生活中的實例進行思政教學
這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校園中充斥著多元化的思想與價值觀,很多不良的想法與做法可能會對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產生不好的影響,學生的內心往往會充滿各種疑惑,思政課重視理論聯系實際,但是思政教材中的內容,尤其是舉例往往會讓學生有一種距離感,畢竟不是發生在近期或者學生身邊的事情,學生會比較難以理解,這時候教師可以引入一些發生在學生視野中的、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事例,這樣一來,不僅僅能夠激發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更能夠合理地評判一些思想,對學生的思想啟發作用不可小覷。由于互聯網的飛速普及,思政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手段獲取很多熱點新聞,也可以通過電視節目、報紙等平臺獲取信息,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課程學習。
7 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實踐活動
思政課程并不是單一的依靠課堂傳授知識的課程,是一門需要與實踐相聯系的課程,這也是思政課程教學改革的需要,有助于提高課程的實效性與教學質量。作為思政課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主動參加實踐活動,利用課余時間參加勤工儉學、志愿服務等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將課堂上學到的理論知識掌握得更加扎實,同時也應該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活動中去,比如說“三下鄉”、社會調查等等,學校也可以利用自身的思政教育資源幫助學生投身社會實踐,激發學生追求自身價值的欲望,滿足其內在需求,實現學生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同時保證學生在思政課上能夠更加輕松地接受理論知識,提高課堂實效性。
8 結束語
總之,提高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不是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是需要校方、教師與學生共同努力、積極合作才能夠達成的。作為思政課教師,也是思政教育的關鍵環節,需要深入研究課程特點與學生的思想狀況、心理特點,將這些因素結合在一起創造出更多更好的授課方式,合理安排教學過程、把控教學進度,有策略有計劃地實施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思政課程的主動性,提高其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在課外實踐的過程中受到更好的教育,提高其綜合素質,促進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蘆莎,何湖.探討新時期如何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實效性[J].企業文化(下半月),2011(12):103.
[2] 王書賢.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的有效性與針對性探討[J].中文信息,2014(8):133-134.
[3] 韋廷柒,趙金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載體建設探析[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4):64-66.
[4] 李淑文.關于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幾點思考[J].黨史博采(理論版),2006(11):42,44.
[5] 王愛軍.信息時代高校思政課教學時效性探索[J].中國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9):14-14.
[6] 潘春麗.關于加強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9):113-113.
[7] 李冬俐.關于高校思政課教學實效性與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黑河學刊,2012(10):106-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