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登義
【摘要】當前社區教育的資源建設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是隨著互聯網浪潮的風起云涌和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社區教育資源建設正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困難。主要存在創新新弱、共享性差、建設落后性和系統性差等方面的問題,應從多個方面加強和改進。
【關鍵詞】社區教育 學習資源 建設 對策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互聯網+浪潮席卷全球,我國社區教育特別是城市社區教育資源在迅速發展。社區居民對教育資源的需求也在不斷增長,但是社區教育的資源建設仍然面臨著很多的問題,無法滿足社區居民快速增長的多方面教育需求。
一、社區教育資源建設概述
社區教育目前已經納入我國全民終身教育體系,成為構建和諧社會、學習型社會的頂層設計內容之一。社區教育多年的探索和實踐,其資源建設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社區教育的定義,所謂社區教育就是在一定區域內(社區)利用各種教育資源,開展的旨在提高社區全體成員整體素質和生活質量,服務區域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教育活動。
社區教育資源建設,是依據社區教育的服務任務與服務對象的需求,系統地規劃、選擇、收集、組織管理教育資源,建立具有特定功能的課程體系的全過程。它是一定范圍內的圖書館及其他機構對社區教育資源進行有計劃的積累和合理布局,以滿足、保障社區教育建設的需要的全部活動。
我們所講的社區教育資源主要是指課程學習資源,社區教育資源作為一種知識資源和智力資源,不是天然存在的,而是需要由人們去積累和建設的。當下,互聯網浪潮風起云涌,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社區教育資源建設正面臨著各種挑戰和困難。
二、社區教育資源建設存在的問題
目前,社區教育資源建設主要存在創新新弱、共享性差、建設落后性和系統性差等四個方面的問題。
1、創新性弱。社區教育的學習資源大部分是從其他教育機構或者非教育機構簡單照抄照搬過來的。課程資源陳舊老化,更新換代較慢。一是更新較慢,缺乏及時性、時效性的內容,更不用提創造出適合社區教育學習特點的課程資源;二是缺乏創新激勵機制,經費和人力物力保障都不健全。
2、共享性差。如今很多社區居民受不良社會風氣影響,普遍厭學、浮躁和急功近利,致使社區居民很少能夠完整地對于某個領域和專業進行系統學習。受大而全以及滿堂灌等傳統思維定勢的影響,所制作出的社區教育資源往往容量很大、時間過長。不便于居民下載,也不利于在線點播,即使找到了相關教學資源,也因其針對性不強或質量平平而喪失學習的興趣。
3、建設落后性。當今社會是信息爆炸的社會,人們獲取信息獲取教育資源的途徑越來越多樣化。手機、IPAD、電子閱讀器等新型讀書工具開始逐漸代替原來的紙質書本,新媒體和自媒體對傳統紙媒體發起了巨大的挑戰。傳統的社區教育學習資源越來越落后,已滿足不了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
4、系統性差。當前,雖然社區教育的學習資源數量積累了一定數量,但是內容覆蓋面不夠寬。有些社區學校雖然開設了很多課程,但是主要集中在生活保健、休閑技藝和家庭教育上,其它的如職業技能培訓、信息技術、投資理財、語言等類別的資源相對比較少。而且,目前許多社區的教育資源是各自為政,東一塊西一塊,缺乏系統性。
三、社區教育資源建設的相關對策
1、建立資源建設的創新激勵機制
社區教育的學習資源建設不是能一蹴而就的,需要人們長時間地去積累建設。建立合理有效的資源建設激勵機制對社區教育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建立激勵資源建設創新的工作機制,應設立專職部門專職人員負責該項工作的評價與考核;二是要建立科學有效的資源建設創新考核評價體系,要建立一套衡量創新成果考核評價體系;三是要健全資源建設的創新激勵方式,加強對創新工作的考核獎懲兌現。
2、建立開放共享的社區教育資源體系
針對社區教育資源共享性差,缺乏趣味性,社區居民缺乏參與的積極性等問題,應加大力度開發符合社區居民實際教育需求的課程資源體系。一是要結合社區居民學習時間碎片化的特點,課程資源盡量通俗化,容量不能太大;二是要盡量加強課程資源的趣味性可學性,激發社區居民的學習積極性。
3、緊跟時代潮流,推行社區教育資源網絡化
當今世界,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全面融入社區居民的生產生活,深刻影響著全社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在新媒體已經席卷媒體市場,基本取代日薄西山的傳統媒體成為人們獲取新聞信息資源的主要手段的當下,社區教育資源建設必須與新媒體自媒體等結合起來。社區居民獲取教育資源的方式方法也應與時俱進積極運用新媒體、自媒體、大數據資源。應盡早建立社區教育課程資源的微信、微博和客戶端,最大限度方便社區居民隨時隨地快捷獲取有效的教育資源。
4、依托電大、開放大學的系統資源,構建社區教育資源系統。
用電大開放先進的辦學理念統領社區教育資源建設。將電大面向成人和職業人的繼續教育定位,堅持靈活、全納、終身的基本理念,堅持面向基層、面向行業和面向農村的辦學方針融入到同層次社區居民的學習需求 ,形成社區教育靈活機動的格局。
充分依托電大系統四辦學模式 。系統辦學是電大獨特的優勢,社區教育資源建設要合理利用電大獨有的網絡優勢,把傳統教學經驗和現代遠程教育技術優勢完美地結合,形成靈活的社區教育資源服務體系,實現社區教育資源的共享共建;還要利用電大分級辦學的特點, 把教育資源輸送到基層、農村和人口聚集區,最大限度地讓廣大社區居民共享社區教育資源,為更好地構建我國終身教育體系和學習型社會服好務。
【參考文獻】
[1]阿里研究院. 互聯網+,從IT到DT [ M] ,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5
[2]李彥瑾.社區教育資源建設探析[ J] ,繼續教育研究 2015.11
[3]熊燁、陳富坤.論社區教育資源建設現狀及對策[J],管理學研究,商品與質量105
[4]楊東. 社區教育學習資源的定位與建設[J],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學報 2008.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