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雅鳳
良好的導入是上好一節課的基石。從這幾年來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小學生容易受外界新鮮事物所吸引,從而分散注意力。基于此,激發學習興趣,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怎樣開好頭,怎樣能使學生迅速進入角色,怎樣在第一時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語文課堂教學成功的關鍵,導入環節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導入過程是課堂教學的重中之重,良好的導入可以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為提升整堂課的教學效率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教學活動中,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形式多種多樣,不同類型、不同內容的課堂選擇使用不同的導入方法,但目的只有一個: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啟迪他們的心智,使學生重塑自信,覺得語文課好學、易學。
一、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必須遵循以下原則
1.導入環節應簡潔明快,用時適中,力求省時高效。
正常的課堂導入時間應控制在4—8分鐘,充分利用學生一開課對新的學習內容好奇、期待、關注度最高的特點,精選內容引見新知,為新知的教學精彩助跑。如果導入時間過短,則很可能出現信息容量不足、程序過于簡單等現象,倉促中學生無法對新知識及新的學習目標形成整體印象、引起足夠的興趣與關注,產生學習動力,從而達不到導入環節的預期效果,整個課堂的后續環節也會因此而變得蒼白無力。導入時間過長,不僅使課堂在一進入就顯得庸俗繁雜、主題不明確、頭重腳輕,容易把學生的思想引到與教學主題無關的方向,而且會影響整節課的教學進程,使新知識的學習在時間上顯得捉襟見肘,練習鞏固草草收場,難以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2.導入方式要新穎、引人注目,不可千篇一律。
過于平常的導入不具備充分的新鮮感,無法有效激活學生的興趣,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許多導入方式在教學中為老師普遍采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但它又是必須不斷更新、不斷豐富、不斷完善的教學手法。用一種導入方法去套用所有課堂教學內容,是不可取的,因為無論這種導入方式效果多么好,如果經常、反復地運用,也會引起學生的反感,降低導入效果。因此,導入方法必須靈活、多樣,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一般來說,唱歌導入,游戲導入,談話導入,競賽導入……這些方法已經普遍被老師們所運用。比較好的導入方法,可以結合實際需要經過發展變化后與其他方法交替使用,但不能出現得過于頻繁,而且每次都力求變出新意才好。
3.導入方法要符合學情和教學實際,應該靈活運用。
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任何一種新知識的導入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我們只有根據教材的實際,學生的實際,教師自身的實際,選擇和運用有效新知識的切入方法,才會收到最佳的效果。我們在平時的教學過程和學習過程中要做個有心人,把自己在教學過程中比較有效的新知識的切入方法做些適當的記錄和反思,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及時地寫下來。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的年齡特點、身心特點及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靈活設計導入程序,將各種導入方法優化組合,去蕪存菁,擬定最精當的方案。成功的課堂呈現的導入方式,既能減少孩子們語言學習的枯燥感,又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好奇心和求知欲,對孩子們的身心發展和學習能力的形成也十分有利。
4.導入環節要緊貼課堂主題,為課堂教學服務。
導入環節固然重要,但整堂課的目標才是工作的重心,不能單為強化開門紅的獨立效果而使得“導入”環節部分或全部地脫離教學目標。小學語文注重興趣培養,提倡聽說讀寫唱畫演玩做并舉,但如果導入環節的活動設計脫離課堂主題,精彩的表演非但不能成功導入目標內容,反而分去了課堂時間的一杯羹,導致后續環節越發緊張艱難。這種注重形式卻脫離主題的導入現象往往出現在各種教研活動與評選活動中,似乎專為體現教師某一項或幾項專業素養而設,卻因應對才藝展示不能與教學目標完美嵌合、取舍不當而導致了首個環節并不導入新知的失敗案例,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教師在平時教學中對導入環節的誤解、輕視與疏忽。
作為課堂教學的第一步,導入環節必須絕對服從并全身心服務于課堂教學的中心目標。要以教學目標的需要為出發點,從所含信息、鋪墊的材料、活動與訓練方式、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基調、興趣點的激活與引導等各方面綜合考量,解決好“中心目標需要什么”和“導入環節能做什么”的統一問題,再遴選最高效的組織形式填滿這短短的幾分鐘,這樣的導入環節就一定是有效的。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常用的導入方法
1.利用直觀教具導入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經常用圖片、簡筆畫、多媒體、實物道具等創設情境,導入新知。利用直觀教具可以省時高效、真實生動地為學生創設教學活動所需要的情境,從而提供理解、掌握語言材料所必需的感性經驗。同時,直觀教具具有生動形象的特點,可以引起學生的無意注意,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的教學中用得最多的就是利用簡筆畫創設情境導入,因其生動形象,且能展示教師繪畫技藝與過程,直觀的情景展示加上學生對教師的崇拜之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再結合精當的內容與語言訓練,導入環節的效率非常高。
2.表演導入
運用夸張但又不失真實的表演能給學生帶來無法用語言代替的刺激,并通過視覺形象把這種刺激直接呈現在學生面前,使學生形成用語文思維的習慣和能力,也增強了學生語言訓練中大聲說出來的信心和勇氣。用這樣的表演導入新知,能使教學目標內容更生動、更形象,更能激發學生對學習新知的濃厚興趣與期待感,是課堂教學活動高效開展強有力的助推器。
這六種最常用的導入方法在具體運用時并不是相互孤立的,而是相互聯系的,我們可以同時應用一種或者兩種以上的方法,具體用法要視導入環節的設計而定。教師應該不斷學習研究,勇于實踐創新,靈活多變地運用一切可用的趣味導入手段導入新課,為高效的課堂教學打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