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敖

摘 要:在分析獨立學院現有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從注重培養學生能力培養的角度闡述了獨立院校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的構建及其特點,并通過問卷調查得到了綜合實訓的教學效果,并提出了未來綜合實訓的改進方向。
關鍵詞:綜合實訓;課程體系;土地資源管理專業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091-01
隨著我國土地資源管理事業的發展,對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畢業生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招生規模也隨之不斷擴大,用人單位希望招聘具有較強實踐能力的畢業生。結合院校學科背景與辦學特色培養符合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專門人才就成為一個緊迫的課題。作為一所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要目標的獨立院校,學生的實踐能力培養受到了高度重視,需要開設相應的課程來保障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課程體系是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核心,其合理與否決定著人才培養目標的質量和實現程度[1]。
一、背景分析
為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通過對國土行業從業者、專家的走訪調查,收集分析當前國土行業主要面對的項目類型,在對這些項目類型進行分析歸納后,結合學院周邊環境以及院內實驗室軟硬件設施條件、師資力量、學生知識背景等客觀實際,設立了包括專題講座、城鎮地籍調查、農村土地調查和土地利用規劃等四個項目模塊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每個模塊下設若干相對獨立并前后相承的實驗項目,具體實驗項目設置如表1所示。這些項目模塊以實踐教學為主,涵蓋了國土行業當前進行的主要業務類型,項目相對獨立,并且循序漸進,先導項目是后續項目進行的鋪墊,后續項目在先導項目基礎上開展。通過本實訓課程體系的訓練,學生能基本掌握常見項目的流程、技術難點以及常見問題的解決措施。
二、課程特點
實踐教學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將理論應用于實踐的重要過程[2]。在深入行業調研,綜合分析社會與行業需求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師資以及教學資源條件,設置了由專題講座、城鎮地籍調查、農村土地調查和土地利用規劃等四個模塊組成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表1所示),每個模塊下面又包含若干子模塊,這些子模塊分別承擔一個環節的實訓任務,共同構成了整個實訓體系。
該實訓體系具有如下特點:
1.以項目為載體,重點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實訓體系由專題講座、城鎮地籍調查、農村土地調查和土地利用規劃等四大模塊組成,除去以宣傳動員、職場人際關系處理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外,城鎮地籍調查、農村土地調查和土地利用規劃等三大模塊被設置為三個獨立并完整的國土項目,每個項目又被分解為若干子項目。指導教師通過適當的演示,讓學生分組圍繞各自的項目進行分工協作,共同完成項目。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將按照行業規范,創造性地運用在前三年所學的專業知識,完成項目。既幫助學生理清了知識點之間的關系,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打造自己的核心就業競爭力。如在城鎮地籍調查模塊中,城鎮地籍調查項目被分解為地籍控制測量、地籍碎部測量和地籍圖表繪制三個子模塊,在實施過程中學生需要綜合運用測量學、地籍管理、計算機制圖和土地管理學概論等課程的知識,創造性地使用全站儀和南方CASS軟件繪制項目區的地籍圖表。
2.實訓模塊前后聯系,完整的模擬了國土行業常見項目流程
土地調查主要是了解土地利用現狀,為今后的土地利用服務;而要進行土地利用規劃必須先取得土地利用現狀資料,必須進行土地調查。簡而言之,土地調查是基礎工作,土地規劃是對未來土地利用方向的規劃與布局。整個實訓體系涵蓋了從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國土業務流程,按照業務的先后順序模擬了國土業務的開展秩序,有助于學生更好的認識和理解國土業務流程。
最近幾年國家開展的國土業務類型主要有地理國情普查、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土地整治等土地調查和土地利用規劃兩種類型的項目。每種類型的項目雖然具體要求有所不同,但實施過程大同小異。如土地調查型的項目,均包括實施方案擬定、人員組織與培訓、內業影像解譯、野外調繪、內業矢量化、報表與圖件輸出、土地調查報告撰寫等基本環節。參照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實施流程,設計了農村土地調查模塊,在50個課時里安排了遙感影像室內解譯、野外調繪、內業矢量化、成果輸出等四個子模塊,模擬了農村土地調查的全流程,讓學生能基本掌握從遙感影像室內解譯到報表與圖件輸出的農村土地調查全過程,大大縮短學生就業后的再培訓時間。
3.多種教學方法結合使用,推動課程改革
實訓過程中運用啟發式教學、項目驅動教學、演示法與課堂討論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以求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同時,在綜合實訓過程中不斷檢驗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為今后有針對性的優化課程設置,推動課程改革起到助推作用。在綜合實訓過程中獲取的數據與圖件成果,可作為今后課程的教學素材使用,為實驗課程改革提供數據支持。
三、實訓教學效果
根據對參加了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綜合實訓課程的本專業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79.25%的學生對綜合實訓項目的實踐教學效果表示滿意,18.87%的學生表示一般,1.89%的學生表示不滿意,說明絕大數學生認可綜合實訓這種集中式的實踐教學方式。71.70%的學生認為綜合實訓課程能夠提升自己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24.53%的學生表示一般,3.77%的學生認為綜合實訓對自己作用不大,說明綜合實訓確實能夠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86.79%的學生對綜合實訓課程的內容設計表示滿意,7.55%的學生表示一般,5.66%的學生表示不滿意,說明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綜合實訓課程內容的設計得到絕大多數學生的認可,這與在用人單位得到的反饋信息是一致的,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綜合實訓課程體系受學校軟硬件教學條件、師資力量等方面的制約,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體現在開設的實訓模塊較少,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一些突發故障的處置能力不足。今后將陸續增加土地整治、土地估價等模塊,通過引進業界人士參與實訓課程、教師到企事業單位掛職鍛煉等形式增強教師的業務能力,以期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訓課程指導。
四、結語
土地資源管理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管理學科,仍處于快速發展過程中,因此,土地資源管理專業綜合實訓課程體系也需要不斷的改進與完善,實訓教學團隊應不斷追蹤行業的發展,將國土戰線的最新動態融入綜合實訓教學過程中,以保證學生能得到最符合行業需要的實訓,打造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與此同時,良好的軟硬件教學條件也是高質量教學的保證,應進一步加強土地資源管理綜合實訓教學條件建設。
參考文獻:
[1]張守忠,李玉英,胡囡.應用型本科人文地理與城鄉規劃課程體系構建[J].山西建筑,2013,39(12):228-229.
[2]文曉濤,童開宇,張澎.如何培養勘查技術工程創新人才 [J].中國地質教育,2013,(2):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