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張晨曦
摘 要:影子跟讀法作為一種有效的外語學習指導方法,被廣泛應用于同聲傳譯譯員培養,近年也被應用于中高級階段外語學習中。近期,國外關于跟讀法在日語初級教學中應用的研究也逐漸展開。研究表明在日語初級階段應用跟讀法有多方面的效果,但相關研究仍處于起步階段,有許多需要深入探討之處。本文將通過分析總結相關的研究成果,提出新的研究課題,使影子跟讀法能夠更加系統有效地在日語初級教學中得到應用和推廣。
關鍵詞:影子跟讀法;日語;初級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H369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5-0122-02
中國的日語學習者普遍存在讀寫能力強,聽說能力較弱的現象。一方面,這是由于日語中存在大量的漢字,使中國學習者在讀寫方面占有優勢;另一方面,是由于傳統的以教師為主導的講授型教學模式,加之沒有適宜的語言環境。因此,從初級階段提高學生的聽說能力成了當前日語教育的當務之急。目前,我國日語教學界正致力將其引入到日語教學中,本文將著重從影子跟讀法的定義、效果、具體的實施方法等幾個方面對目前的研究成果進行分析總結比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適合我國日語初級教學的影子跟讀法的應用模式。
一、 國內外關于影子跟讀法的研究
1.影子跟讀法的定義及效果
影子跟讀一詞來源于英語單詞“shadowing”,即形影不離、如影隨形。在跟讀練習時,盡可能如影子一般同步地模仿音頻中的音聲。關于它的定義如下所示:
聞こえてくるスピーチに対してほぼ同時に、あるいは一定の間をおいてそのスピーチと同じ発話を口頭で再生する行為、またはリスニング訓練法。(玉井、2005)
影子跟讀法早在20世紀80年代曾被應用于國內的英語教學中,當時被叫做快速跟讀法。葉桂剛(1983)指出快讀跟讀法要求學習者邊聽邊說,力求跟上錄音的速度,做到幾乎和錄音同時發出聲音來。
影子跟讀也就是學習者在聽音頻時,與錄音幾乎同時或間隔一定的時間,將聽到的內容口頭再現的同時,還要做到與音頻的內容、語速、語氣、停頓等一致。這就需要學習者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敏捷的反應能力。
近年來,影子跟讀法被廣泛應用于外語教學中,相關研究證明了其有效性,主要體現在
①語音、語調、語速、語感的改善,②聽力的提高,③會話能力的提高,④自學能力提高,⑤注意力集中的培養等幾個方面。
2.影子跟讀法的實施方法
① 素材的選擇
鳥飼(2003)指出生詞率要在5%以下,且內容要具有連貫性。門田?玉井(2004)認為選擇的素材難度要略低于學習者的程度,這樣可減少學習者跟讀時的壓力。根據學習者情況選擇與其適應的材料。此外,還需兼顧學習者的興趣愛好,選擇一些影視作品、時事新聞等有趣的內容,這樣會給跟讀練習增添一些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學習者的熱情。
② 操作方法
由于影子跟讀法本身的特性,在跟讀時有兩種不同的側重點,一種是重視音聲,即注重音聲的模仿;另一種是重視理解,即著重于內容的理解。
另外,素材原文的提供與否也會對學習效果產生不同的影響。在具體的操作中,研究者一般都選擇提供素材原文,關鍵是在于素材原文的提供的時機。主要有初始期就提供、中間提供兩種形式。
在實施影子跟讀法的過程中,指導方法的不同會對學習效果產生很大影響。
③ 時間安排
在時間安排上,每次不必練習過久,時間過長的話,可能會造成壓力過大,產生厭倦感。齊藤?他(2006)提出每次10到15分鐘的練習較為適宜。
現有文獻中關于影子跟讀法具體在什么階段開始為宜,目前還處于摸索階段。宋協毅(2014)指出影子跟讀法可作為一種指導方法應用于初級階段學習中,同時,還指出一年級下學期時學生已掌握一定量的基本單詞和語法,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從此階段開始比較適宜。
3.評價法
評價法主要有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兩種形式。定量分析,即采用Excel、SPss等統計軟件來分析比較跟讀前后的測試成績,該法相對直觀、客觀;定性分析,即通過問卷調查獲取的反饋信息歸納總結出學習者主觀上對跟讀法的看法。現有文獻在進行評價時,采用過①定量分析法、②定性分析法、③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的分析方法三種形式。
4.現有文獻中的問題點
① 很多文獻對跟讀法效果的測試方法是對同一個實驗群在影子跟讀練習前后的測試成績的對比評價,如荻原(2005)、喬方(2012)等。跟讀練習的同時,學習者還進行著其他相關課程的學習,成績也受其他變量的影響,所以僅僅對跟讀練習前后的成績進行對比的評價法有待探討。
② 關于發音改善一般都是根據讀文章的錄音來評價的,而鮮有用會話這樣自發性的沒有素材原文的發音來評價。如荻原(2005)用的是朗讀原文的錄音,巖下(2008)則是用的是影子跟讀時的錄音。筆者認為在評價發音改善時,用自由會話的錄音來進行對比會更具有說服力。
二、 初級日語教學中引入影子跟讀法的構想
綜上,筆者提出在初級日語教學中引入影子跟讀法的構想如下:
1.素材
對于日語初學者,跟讀的素材選擇精讀課本較為適宜。一方面,精讀課本的進度比較合適,有助于知識的復習和鞏固;另一方面,初級精讀課本均含有會話形式的內容,在跟讀的過程中能夠鞏固發音,提高語感。
2.學習者情況
筆者認為剛學完五十音圖的初級水平及以上的學習者均可開始進行跟讀練習。
3.時間安排
影子跟讀練習需為期一個月以上,建議每周3次以上,每次10到15分鐘。
4.實施方案
事先向學生說明影子跟讀法的有效性。在選用精讀教材作為跟讀素材時,內容是之前學過的課文,在意思理解上應該不存在問題,因此,在跟讀時可著重于音聲的模仿注重音聲模仿的實施方案可在最開始就提供素材原文,具體操作如下:①邊看原文邊跟讀2遍;②不看原文,小聲跟讀2、3遍;③著重于音聲,進行跟讀 2、3遍;④選2人現場跟讀,給予個別指導。
在選用未學過的內容為素材時,在跟讀時可注重內容的理解。注重內容理解的實施方案可在中間提供素材原文,具體操作如下:①聽錄音2遍;②提供原文,確認意思;③邊看原文,邊跟讀2遍;④不看原文,進行跟讀2遍;⑤邊聽錄音,把主要內容寫下來。
5.教師指導
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對表現吃力的學生進行個別指導,其他的學生可以在課下把自己的跟讀錄音交給老師指導。教師盡可能在每次指導時,去發現是否有不擅長跟讀的學生,多多給予關注和指導。
6.評價法
評價法建議采用定量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在實驗前,需先確保實驗班和平行班成績處于同一水平。實驗后,對實驗班和平行班分別進行會話、聽力測試,用定量分析法分析對比兩班的成績。同時,也可將期末考試中的初級日語成績、聽力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最后,可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進行定性分析,即學生對跟讀法的看法。通過分析學生的真實感受來驗證影子跟讀法的有效性。
今后,筆者將不斷地把以上構想付諸于實踐,更加具體地論證影子跟讀法在日語初級教學中的有效性,并從中發現問題,不斷改進,使影子跟讀法能夠更加系統有效地應用于日語初級教學中。
參考文獻:
[1]鳥飼玖美子[監修?著書]?玉井健?染谷泰正?田中深雪?鶴田知佳子?西村友美(2003) 『はじめ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學習研究社.
[2]門田修平?玉井健 (2004)『決定版 英語シャドーイング』コスモピア.
[3]玉井健 (2005)『リスニング指導法としてのシャドーイングの効果に関する研究』風間書房.
[4]斉藤仁志?吉本惠子?深澤道子?小野田知子?酒井理恵子(2006) 『シャドーイング―日本語を話そう?初~中級編』くろしお出版.
[5]荻原廣(2005) 「日本語の発音指導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の有効性」 『京都経済短期大學論』第13巻,第1號,55 ― 71.
[6]巖下真澄(2008) 「日本語學習者におけるシャドーイング訓練の有効性―1 ヶ月間の縦斷的調査による検討」 『広島大學大學院教育學研究科紀要』第二部 第57號,219 ― 228.
[7]宋協毅.(2014) 「日本語教育に役立つ同時通訳訓練法について」東アジア日本語教育?日本文化研究學會1-13.
[8]葉桂剛.試談快速跟讀法[J]大學英語,19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