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素梅
【提要】非金融專業學校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進一步為我國社會金融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但是,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漸發展以及金融體系的逐漸完善,對非金融專業應用型人才需求逐漸提升。因此,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在對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從其應用能力入手,對其進行金融學教學,從而實現理論能力和實踐能力結合的復合型人才。論文從應用能力培養培養入手,研究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的改革,以期通過該種方式進一步提高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質量。
【關鍵詞】非金融專業 金融學教學 應用能力 改革
前言:
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改革是促進我國財經類教學發展的關鍵因素。近幾年隨著復合型人才培養理念的逐漸深入,針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式也正在逐漸的完善[1]。隨著我國經濟的逐漸增長,財經類專業學生在其學習過程中為了適應我國市場發展趨勢,掌握市場金融方向,必須具備完善的金融理論體系。但是,當前我國各高校針對非金融專業學生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重視程度不足,教學方式缺乏合理性,導致非金融專業學生對金融學的學習缺乏興趣,為其未來非金融專業的學習帶來了影響,降低了學生對金融的宏觀理論和宏觀政策分析。因此,高校針對非金融專業金融教學實施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完善教學內容
當前我國非金融專業金融學的教學內容主要是以黃達的《金融學》教材,人大版內容為教學內容,在其教學內容上更加強調的是金融學自身的內容,與其他學科之間缺乏有效的銜接性,且教學內容較為單一。非金融專業學生在學習金融學后會直接進入自身所學專業的內容,不會在針對性的學習與金融學相關的專業,如商業銀行學、金融市場學等[2]。因此,在對學生進行金融學教學的過程中必須保障學生能夠全面的掌握金融學教學內容,從未為其后期的學習奠定基礎。完善教學內容是其教學改革優化的主要內容。在完善金融學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可以從金融學理論層次和實踐層次兩方面對其教學內容進行完善,這樣能夠從非金融專業學生的應用能力和理論能力兩方面保障學生學習內容的全面性。
二、突出教學的實用性
突出教學實用性的主要目的是更加明確非金融專業學習金融學的目的,從而培養非金融專業學生金融學的實際應用能力,使非金融專業學生具備與自身專業知識相結合的能力,為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發展奠定基礎。在優化教學措施的過程中首先,使非金融專業的學生充分的認識各種金融工具,使其具備分析金融市場變化,分析金融市場宏觀政策與資產價值之間的關系等,從而達到非金融專業學生具備基本理財實用性能力的目標[3]。其次,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必須堅持以教學內容的實用性為中心內容,例如對于貨幣起源、貨幣供給等歷史及理論知識內容可以略講解,對于市場需求、金融分析工具等具有實用性的課程可以突出講解。利用教學突出金融學的實用性,提高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質量。
三、教學思維轉換
教學思維方式的轉換主要是從教師教學思維和學習學習思維兩方面對其進行轉換。在教師教學思維轉換上教師必須明確自身在非金融專業學生課堂教學中的任務和位置。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教學可以采用學生自學、自講、自評的方式進行教學,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思維轉換。此外,在學生學習思維轉換方面,學生必須明確自身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具有學習的主導性。必須明確自身的學習任務,從而參與到課堂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實現學生互動、師生互動等教學活動,以轉換學習思維,提升自身的學習質量。
四、改進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改進是直接提升教學質量的方式,在非金融專業金融教學方法改革的過程中可以從啟發引導教學、模擬實踐教學兩種教學方法入手,從而完善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改革方法,提高教學質量。應用啟發引導教學主要是指教師在對非金融專業學生進行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選擇具有實用性的金融熱點話題和典型案例進行課堂話題教學,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思考,使用金融分析工具對其進行分詞。模擬實踐教學的應用能夠借助金融實驗室開展模擬股票交易、模擬證券交易等實驗教學,幫助學生在模擬實踐過程中掌握金融知識,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
總結:
非金融專業學生在學習自己專業前需要學習金融學,保障自身對金融專業具有系統、準確的思維體系概念,為未來專業的學習奠定基礎。因此,在對非金融專業實施金融學教學至關重要。為進一步提升我國高校非金融專業金融教學的質量,未來在其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完善教學內容、突出教學的實用性、教學思維轉換、改進教學方法四個方面對其進行改進和完善,為我國金融領域人才的培養奠定基礎,促進我國復合型人才教學體系的完善。
【參考文獻】
[1]呂秀梅.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非金融專業金融學教學改革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4,20:53-54.
[2]馬莉.基于應用能力培養的高職非金融專業金融學課程實踐教學研究——基于問卷調查數據的統計分析[J].教育觀察(上旬刊),2014,12:74-76.
[3]史明.應用型本科非金融專業金融學課程課堂教學改革探索——以北京城市學院會計專業為例[J].北京城市學院學報,2013,02:4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