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實習是高校教學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今后的學習和實際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實習管理仍以傳統的方式為主,費時,費力,難以對學生的實習情況進行實時監控,效果不佳。本文針對高校學生實習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用戶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系統功能設計,以期實現對學生實習情況的動態、實時管理。
關鍵詞:實習管理;功能設計;管理系統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c)-0000-00
實習是高校教學內容中一項重要實踐課程,通過畢業實習,更好的實現將大學期間所學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將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親身感受到由一個學生轉變到一個職業人的過程,增強責任感、使命感。通過調查發現,目前國內大部分高校學生實習以校聯實習為主,自主實習相結合的模式,日常主要依靠電話等傳統方式與實習生聯系,近些年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數量急劇增加,實習崗位更加分散,亟需設計一個實習管理系統,能夠實現對學生實習情況的實時監督、監控。
一、用戶需求分析
頂崗實習是高校人才培養計劃及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根據教學計劃安排,國內高校大部分學生在畢業前一般都要進行為期6個月至1年的畢業實習,形式上以校聯實習為主,有特殊需求的學生自主實習為輔的方式進行。校聯實習學生的管理一般由各系(部、院)指定專人負責實習學生的日常管理工作;自主實習學生由于實習地點較為分散,日常管理主要以實習單位管理為主,學校和所在系(部、院)不定期抽查為輔的方式進行。日常的管理主要通過手機、QQ等方式進行溝通。這種模式也日漸暴露出一些不可避免的弊端,比如溝通渠道單一、聯絡不暢通;安全事故、意外傷害難以實時監控,事后處理無法彌補;實習過程管理難以控制,考核評價流于形式;實習總結滯后,統計困難,實踐成果難以積累,成功實習經驗難以共享等?;趯W生實習管理情況的調查分析,發現對畢業生的實習管理需求主要集中于:
1、學校、實習單位、學生之間能夠進行實時溝通,實現三方信息共享。
2、實習單位能將每個學生每時每刻的實習情況通報給指導教師,指導教師可隨時隨地的將管理信息傳遞給學生。
3、實習生實習總結、實習報告、實習評定、實習單位評價等信息能及時匯總、整理
4、對頂崗實習全過程進行管理、監控、評價。
二、系統功能設計
根據用戶的需求分析,不難發現在學校、實習單位、學生之間建立一個溝通的平臺,解決學生在校外定崗實習中的聯絡不暢和管理不便是系統功能設計的重點。因此,按照用戶權限不同劃分系統主要分為學校(指導教師、系部、教務處)、實習單位、學生以及后臺管理四個子系統組成,其具體功能結構圖如下:
各子系統具體功能描述如下:
1、學校(指導教師、系部、教務處)主要負責管理、分配實習任務、管理實習學生,具體如下:
1)教務處:按照學生專業類別及實習單位各專業需求情況確定實習生人數,將指標下發各系部;對系(部、院)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和通報;對實習學生違紀情況進行登記管理,定期通報;對各種原因未完成實習任務的學生不予辦理畢業手續;發布最新學校通知等功能。
2)系部:處于實習的中間環節,負責向教務處實習科上報實習情況匯總,向指導教師傳達實習相關政策及規定。具有管理分配實習學生;分配、管理指導教師;查看實習學生基本信息;傳達實習政策及通知;統計、管理實習數據等功能。
3)指導教師:直接聯系管理實習學生。具有審批學生病、事假;審核學生變更、終止實習單位申請;對學生轉發學校最新通知;批閱實習日志、實習總結;溝通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管理、查看學生實習考勤情況;學生實習成績評定等操作。
2、實習單位:學生實習情況的反饋;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評價;負責實習中期考核;學生實習鑒定等功能。
3、學生:與指導教師之間的溝通、評價;提出實習變更、實習終止、請病、事假申請;查看實習通知;發布實習日志、實習總結等信息,以供指導教師查閱等功能。
4、后臺管理功能:主要面向系統管理員,實現整個系統基礎數據(包括學生信息、教師信息、實習成績等)的管理及維護;實現各種用戶身份、密碼、訪問權限的分配和修改。
作者簡介:
蔡金偉(1985—),女,漢族,河南南陽市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信息資源管理、信息系統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