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喜梅
不論是學習還是工作,都是通過實踐活動來進行的. 對于數學這門學科而言,實踐活動顯得尤其重要. 數學是通過不斷實踐來積累知識和經驗的,因此想要學好數學,參與數學實踐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對于小學生而言,在學習數學這門課程的過程中,需要他們不斷投身于教師設計的游戲以及活動當中去,這有助于形成他們的數學思維和培養創新能力,使得他們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可以越走越遠,數學的學習越來越深入.
一、實踐操作,引導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積累經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由于小學生的心理發展和思維發展還處于成長階段,其積累的經驗是感性的,還需要不斷的深化過程. 因此,他們的理解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對于數學學習中的一系列抽象知識不能很快地理解完全. 作為數學教師就不能照本宣科地將課本上生澀難懂的文字直接講給學生們去聽. 因為學生在不能消化課堂中老師講解的內容情況下,應該通過實踐活動來引導學生積累生活經驗. 這樣,才能建立起更加正確的認知方式. 真正正確的教學方式,是應該想辦法去為學生建立一個數學實踐的機會或者平臺,并帶領他們積極地去參與進去,鼓勵他們動手去操作,通過自己親身實踐的方式去認識理解數學公式,在潛移默化當中培養數學思維意識. 例如:在教學“圓柱的表面積與體積”時,就開展了這樣的實踐操作活動. 教師帶領學生在實踐中了解圓柱體具有的幾何性質:通過剪開圓柱形直筒,將圓柱展開變成了矩形,之后再采取矩形計算面積的公式進行計算,通過轉換的方式來求得圓柱體側面積. 通過這樣實踐操作,學生從本質上認識了圓柱的性質. 并且探究了體積與表面積計算過程,這樣學生從中積累了認知經驗.
二、參與操作,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生成活動經驗
對于每一名學生而言,通過實踐活動之余,積累經驗之后,不一定會產生完全正確的結論,特別是對于不同的學生,往往他們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思考的方向不同,解答問題的方式也更是多種多樣,因此學習數學也存在了巨大的差異. 對于數學教師而言,教師要積極地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以保證他們學習的知識是正確的,只有充分正確理解了數學的知識點,才能在這門科目上有極大地提升. 當然,教師的指導是有限的,更多時候是需要把時間留給學生們,讓他們自己去開動腦筋,互相討論發現問題并加以解決.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時,就開展了這樣的操作活動. 課前準備一些教具,在課堂上發給每名學生一張由若干小格子組成的圖紙. 然后,讓他們在圖紙上作出平行四邊形,再通過分割拼接的方法,進一步化繁為簡,將平行四邊形變成多個三角形或者矩形進行計算. 從而推理出平行四邊形的公式為:底乘高的積再除以2. 通過這樣一層一層的分析,變換,學生們將一開始很困難的問題,逐步轉換成自己熟悉的簡單的數學知識,解答問題的同時也鞏固了之前所學的三角形知識.
三、優化操作,讓學生在動手過程中積累活動經驗
我們知道,活動是獲取經驗的最佳途徑,學生們可以通過數學實踐活動來發現自己存在的不足,以達到改正錯誤,不斷進步的目的. 數學活動既可以是進行繪圖創作,也可以是通過百搭各種形狀的積木以此了解幾何圖形特點的方式……學生們通過自己的感覺器官來認識數學幾何知識,不僅很快地就能夠熟悉掌握它們,并且也容易記憶,在今后運用這些知識的時候也不容易出錯. 就以計算三角形內角和這一章節來講,教師就可以要求學生先在白紙上畫出一個任意的三角形,之后將其剪下來. 這樣,就變成了三個小三角形. 學生在拼接過程中發現:把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剪下來后,重新拼接到一起. 原來三個內角加起來就構成了一個平角. 這時,有學生會對這個發現提出質疑,那么教師就可以利用量角器這個道具,幫助學生們來量一量任意三角形的三個內角的度數,再次進行相加,最后發現三個內角的總和依然是180°. 由此得出了三角形內角之和一定為180°這個道理. 這就充分說明了數學實踐對于學生們理解和記憶數學原理和數學定義有著極大的指導作用,相比起死板的背書和記憶公式,這樣的方法既簡單又有趣,也更容易讓學生們接受.
四、解決問題,引導學生在運用中積累活動經驗
著名的數學家玻利維亞說:“每個個體都會通過解決問題過程中在頭腦里形成積極的應用意識,并且隨著經驗的積累而愈加強烈. 在當前的教育標準中,提倡這樣一種教學理念:數學學習必須要求學生們百分百參與到其中去,特別是在解答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問題時. 要想達到這一要求,作為數學教師,首先需要讓學生們明白一個道理:學習數學,不僅僅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將來在實際生活的運用. 因此,我們應該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 這樣,就能在實際運用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學習過了有關長度和面積計算的知識之后,學生們可能會遇到買家具需要測量高低長短的問題,就可以通過這類知識,幫助父母解答或是測量該家具是否滿足擺放在家里的條件了. 生活中需要這樣解決問題的操作活動很多,如購買房屋、添置衣物等. 如此一來,父母們既會對學生們在學校里的學習感到滿意,也會使得學生們感到自信和滿足,對于學習更難的數學知識也就更加充滿動力了,學習數學的熱情也大大提升了. 由此不難看出,能夠解決問題,對所學的知識做到活學活用,才是數學學習的最高境界.
總而言之,數學學習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是實踐活動. 很多情況下,書本上是無法把一些經驗和技巧完全傳遞給學生們的,必須要求學生自己通過一系列活動,通過自主思考來領悟出來. 俗話說得好: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說的就是這樣一個道理啊. 因此,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對于數學知識的教學,一定要充分與實際結合,不能單單局限于書本,否則將會對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熱情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