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承洪
【摘要】初中階段物理學習能力,即觀察、實驗能力,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自學能力,創造和探索能力的培養,必須與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相適應,采用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方法,結合實踐教學來逐步發展和提高。筆者將結合教學體會,淺談如何使學生通過本學科的學習以實現培養各種能力的目標。
【關鍵詞】培養 學習能力 觀察 實驗 激發 創新意識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實行)》中指出:“倡導學生自覺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作為基礎教育的物理學科,培養各種物理學習能力成為物理教學的首要任務。
1.培養觀察、實驗的能力
觀察是研究物理問題的根本方法,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基本手段。因此,在演示課和學生實驗課中,培養學生的觀察實驗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觀察“水的沸騰”一課中,由于學生第一次接觸到酒精燈、石棉網、鐵架臺等物品,好奇心促使他們迫不及待地動手實驗。實驗中他們往往更多的注意溫度計示數的變化,而忽略水在沸騰前后內部的變化,容器壁出現的變化等其他現象。筆者適時進行了引導,學生在有了目的性的觀察后,就進一步發現水在沸騰前后內部氣泡有大小的變化,容器壁上出現了水珠,水面上方有“白氣”,甚至有的同學還發現了蓋子上的水珠。通過觀察,學生認識到了沸騰的特點,區分出其與蒸發的不同。筆者及時表揚了學生們觀察的認真全面,又鼓勵他們課后對生活中例如鏡子上的“哈氣”,冰棍周圍的“白氣”等現象的主動求知。
通過這樣的課堂訓練,學生的觀察目的越來越明確,觀察越來越準確細致,觀察能力逐步提高。同時由于方法得當,學生們的實踐能力也進一步提高,能詳細記錄分析實驗數據,最終歸納出實驗結論。
2.培養分析、概括的能力
對于初中生而言,分析概括能力是物理思維能力的一部分。初中物理的概念和規律,多數是從物理事實的分析中直接概括出來的,因此在教學中,重點是指導學生從認識大量的物理現象或科學事實開始,通過觀察物理現象分析找到共同特征概括物理概念規律,培養學生初步分析、概括能力。
初中物理第一冊第八章至第十四章、第四章至第十二章有關力學和電學的基本概念、規律的知識,必須通過觀察和實驗,在獲得感性認識后,通過思維活動上升到理性認識,才能形成概念得出規律。
例如“歐姆定律”的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明確不變的物理量(電壓或電阻),分析變化的物理量(電流)與另一個不變的物理量的關系,最后得出“歐姆定律”的內容、表達式;然后再分析“歐姆定律”使用的條件必須是同一電路中的電流、電壓與電阻。
這樣,師生通過雙邊互動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抽象思維和聯系能力,培養了學生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3.培養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
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簡單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可以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的聯系和課堂討論的方式來進行。教師在示范中,要突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注意與學生實際生活相聯系,幫助學生通過熟悉的現象理解所學的物理知識,知道物理知識在生產和科學實踐中的廣泛應用。
它包括運用數學工具解決簡單的物理問題,通過觀察、實驗的手段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應用物理知識說明、解釋簡單的物理現象等,提倡的是學生自己依據物理事實,獨立思考分析,自己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并對結果進行評判。教師只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評價即可。
4.培養自學的能力
培養自學能力首先培養學生的自信心,其次培養學生的自學興趣,再者指導學生學會閱讀。另一種方法是在課前課后培養學生的預習和復習習慣。
初中生正是活潑好動的年齡,自學習慣的培養不是短期能做到的,需要教師不斷地鼓勵引導。“功”的教學中,筆者采用的就是課前預習法,課上再由學生分組講解、學生出題、學生回答的自學自講方式進行。通過舉例、演示等方法,學生說明了做功必須的兩個因素,然后得出功的公式、單位,連注意事項都一一列出。原本以為很難理解的一個概念、公式被學生分析得有聲有色,學生們在興奮與歡快中很快掌握了相關知識,教師的表揚更使他們的自信心與自學興趣大增。
5.培養創造和探索的能力
現代科學實驗表明:人的創造能力可由訓練獲得與提高。一個智力平常的人可以通過正確的引導和激勵,增強創造意識,掌握和運用科學的創造方法。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重視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
(1)激發創造動機,培養創新意識
創造動機是學生進行創造活動的內驅力,只有學生產生發自內心的活動要求和欲望,才能真正調動其全部能量進行創造活動。可以從A、聯系學習內容介紹科技發展前景;B、設計問題情境,提供創造機遇;C、建立興趣小組,鼓勵小發明小創造等幾個方面入手。
(2)培養學習興趣,激發創造性思維
一個人如果對創造發明的目標有濃厚的興趣和好奇心,就會把注意力指向這個目標,調動一切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刻苦鉆研。因此,在教學中要注意培養和發展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把物理學中大量生動直觀的實驗展示給學生,讓他們在不斷地觀察中發現新問題,進一步探索,找到新發現。
或許,鼓勵學生一個小小的偶然發現,可能導致較大的發明誕生。
(3)重視智力的開發是創造力培養的關鍵
創造力是智力的高級表現,而想象力和思維能力被稱為創造力的兩大支柱。愛因斯坦說:“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
為培養發散思維能力,應增強學生發散思維意識,培養學生求新求異、獨立思考的精神,遇到問題不拘泥于原有的方法,多角度多方面進行思考,而一題多解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有效手段。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學習能力的培養必須與初中生的身心發展相適應,只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知識特點,由淺入深,最終才能達到掌握知識、培養能力的目的。在循序漸進的學習過程中,也才能逐步發展和提高他們的物理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 2011版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