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英
【摘要】小學低年級階段的學生,年齡具有非常明顯的特色,處于這個階段的學生,智力還在發育中,學生的學習能力不足,所以需要教師采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數學在小學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一門科目,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要善于發現問題,結合數學知識,利用直觀教具進行數學教學。數學很多知識都是抽象的,理解力比較弱的學生可能很難理解教師課堂上講的知識,另外,有的學生可能會認為數學知識比較空洞、乏味,進而喪失數學學習興趣。針對這些問題,教師可以科學采用直觀教具,輔助小學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本文就此方面進行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數學 教具 小學生 教學 輔助作用
一、前言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正好是剛從家里走向學校的小孩,它們的知識積累還很少,智力發育還沒完全。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沒有很好的思維邏輯,對于抽象問題更是不好理解。如果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老師只是口頭上授予知識講課,估計理解的學生比較少,而且上課的時候他們也會感覺很枯燥,小學生比較躁動調皮,如果在課堂上失去了興趣。學生會從小討厭上數學課。所以在低年級數學課堂上授課的時候需要結合直觀的教具來講課。直觀教具是多種多樣的,對那些小學生來說,顏色鮮艷的卡片,外加一些卡通人物以及一些逼真的模型實物等都可以被當做一種直觀的教具。而這些輔助用品在課堂上也是必不可少的東西,使用的時候也要恰到好處,不能被學生當做玩具來玩耍,所以使用好教具也是上高質量數學課的關鍵因素。
二、激發學習興趣
對低年級的小學生來說,他們比較調皮愛玩,如果對于那種不感興趣的事情他們就很不喜歡做,如果強行的實施只會變得討厭,那樣的教法只會事倍功半。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低年級的數學課堂上我們可以通過直觀的教具來培養孩子們的興趣,從而使他們可以更好的學習知識,比如小學生學習加法的時候,我們可以使用逼真的塑料模型,這些模型可以是蘋果、香蕉和梨等,而低年級的小學生對這類東西比較感興趣,學生們就會慢慢進入老師的教學主題,而且對此感興趣,也會漸漸的愛上數學這個課程。老師所講的加法相對小學生來說應該是比較抽象的,但是通過模型來講,將抽象的問題具體話了,學生也容易理解上課的時候也不會感到枯燥無味。
三、培養邏輯思維
對小學生來說,思維和智力才剛剛開始形成,這些學生的思維發展是比較淺的,他們認識一個實物是從外表面開始了解的,好看、好玩等特征,然后在老師的引導下理解到抽象的意思,最后可以形成一個具體的概念思想。在課堂上利用教學器材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們的邏輯思維能力,也更好的學會那些數學概念,去理解好這些數學公式,還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記憶能力。
1、幫助形成數學概念
數學教具有利于學生們對數學概念的形成,對于剛開始接觸數學的小學生來說數學對于他們可以說是天文數字了。可能在此之前他們從沒接觸過老師所講的內容,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直觀的教具來幫助學生們形成這個數學概念,比如在一年級的課堂中會有一課用來學習數的組成,老師們會教學生各個數字的組成,用旗幟代表“7”,用口哨代表“6”,用眼睛代表“8”,這樣形象而又有趣的方式使得學生會更容易的去接受這些數字概念。還可以通過火柴棒,要求學生們通過幾根火柴棒擺出所要求的數字,對于這樣的上課形式學生們呈現出一種非常好奇且躍躍欲試的心情,學生們也能通過這些教具很好的理解數字,也能培養他們的上課興趣,形成一個正確的數學概念。
2、豐富學習感知
學校教學所用的課本內容會根據各個學生年齡段的特點而去制定相應的書冊,在低年級的數學課本中都會有一些看一看、拼一拼、做一做等實踐活動的課本內容,遇到這些內容就可以很好的運用數學教具來完成這個環節,在老師的引導下組織學生們使用教具去完成那些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們的興趣也能豐富他們的感知能力,在實踐活動的時候他們的各個器官也都能活躍起來,視覺、聽覺和觸覺。那個年齡段的學生正是好動的時候,這就能更好的活躍氣氛。
四、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新型教學理念中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是很重要的,也是教學的目標,這不僅是低年級的教學目標,這也是所有階段的老師所希望的,老師所教育的內容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并且通過學習的過程去自主學習更多的知識。所以自主學習能力還得從小做起。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具的使用中,學生能夠更加貼切的去學會知識接觸具體的內容,而不是一種抽象的知識,學生在使用教具的過程中逐漸有了興趣,在老師的引導下解決問題,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探索精神,一種好奇心理。這樣學生就會自主的去發現、探索、思考并學習更多的數學知識,這樣就能培養一種好的學習方式,不僅可以使得學生們方便理解知識,也能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五、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在低年級數學課程中使用直觀教具可以豐富學生們的動手能力,還可以培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使得數學課堂不會那么枯燥無味。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們體驗那種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的過程,可以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能夠更加生動形象具體的去學習知識,使得教師的教學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低年級數學課本中有一課是“厘米與米”的教學,如果單單通過課本上的數字圖片來講解這個數學概念,大多數學生是很難接受的,這種抽象的概念他們不好理解。這個時候就可以通過教具來引導他們將這個抽象的概念轉變為具體的東西。首先可以通過直尺、筆、橡皮等告訴學生兩邊有封閉的端點的線條即為線段,然后用直尺量出手掌的長度,這樣也就可以認識到厘米的概念,再根據自己一個手掌的長度去量課桌的長度這樣就可以認識到米的概念,這個教學過程豐富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也更加直觀簡單的讓學生掌握了厘米和米的數學概念。
六、結語
小學低年級數學課上直觀教具的使用是很重要的,教具的輔助功能很強大,它對老師們的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學生能夠很好的去理解知識。不過在使用教具的時候要注意安全問題,小學生可能會沒那個意識。因此在使用教具的時候老師要多加提醒學生們安全的使用好教具。
【參考文獻】
[1]王堂英.在數學教學中運用直觀教具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J].學周刊,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