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倩
摘要:本文重點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主要誤區和問題,從教學目標的細化,情感教育,多元化評價方式,鼓勵式教學模式等方面提出了應對措施,實現其教學質量的提升,學生寫作水平的真正提升。
關鍵詞:作文;教學;目標;情感;評價;鼓勵
中圖分類號:G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c)-0000-00
引言
寫作能力訓練是初中語文的重要教學環節之一,小學階段學生已經有了很大的漢字量,也進行了一段時間的寫作能力提升。到了初中階段,學生認識社會的能力進一步提升,他們的理解能力、創新思維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這時候的學生在作文的重點已經不在敘述文,更多的開始寫一些議論文,寫作教學的難度進一步增大。中考語文中的寫作占據一個很大的比例,也受到初中生和語文教師的重視,也正是因為過于重視,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偏差,筆者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多年,對初中語文寫作有著一些不成熟的認識:
1主要誤區及產生的原因
1.1作文定位存在偏差
作文是作者自我心理的真實流露,這樣就需要進一步描述一些自己內心深處的東西,這樣的文章才具有真實性[1]。然而中考作為應試教育的標桿,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著我們初中語文寫作的方向,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相應字數的文章,同時需要對給出的材料快速給出相關的理解,這樣才能準確把握寫作中心,不出現跑題的問題。這些應試教育的要求使得教師在開展寫作教學的時候,出現了教學重點的偏移,更多注重學生寫作速度的訓練,快速從給定材料中發現寫作的主體和觀點。同時配合更多公式化的寫作版本,使得初中語文寫作成為數學套公式的東西。很多學生逐漸失去了寫作的主動性,在語文寫作的過程中,只要按照教師給定的模板進行寫作即可,他們文章中的真情實感將進一步減退,由于是模板式的寫作,由于一些部分的寫作可能是他們不太擅長的,寫起來存在一定的困難,寫半天,也寫不出來,因此一些初中生的作文中經常出現假大空的問題,就是因為他們寫不出來。
1.2 訓練過程存在偏差
學生寫作能力在小學階段已經出現好壞之分,進入初中之后,這種寫作能力的差距將進一步拉大,因此需要進一步構建差異化的寫作教學模式,從而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要求。然而現實情況就是我們的初中語文寫作訓練更多的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一個標準的教學水平使得一些學生開展作文訓練游刃有余,一些學生就出現很多困難,使得他們開展作文練習的信心大打折扣,寫作的積極性不足,學習的主動性降低,這樣一來學生更多的出現了寫作懈怠,良好的寫作習慣難以養成,最終寫作能力只能原地踏步。
1.3評價方式存在偏差
目前,作文批改的主要方式相對單一,一般都是語文教師進行批改,這樣的評價方式使得更多的學生只能接受到教師一個人的評價。不論是學校還是家長都是希望語文教師認真批改學生的作文,給出最為詳細的批語,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改進寫作過程中的問題。好的文章是改出來的,這是很有道理的。這種單一化的作文批改模式使得學生在寫作能力的提升上只能收到語文教師一個人的指點,然后寫作能力不是語文教師最為擅長的,需要長期堅持寫作,才能有更多的體會和理解,現在的初中語文教師很難有時間、有精力進行堅持寫作,他們更多的精力放在了語文教學之中,學生的管理上等,因此語文教師并不是十分擅長,他們只是在學生寫作常見問題及近年來語文寫作的模式上有著較高的認識,因此這種狀態下的語文教師只能給出模式化的寫作評價,創新意識不強,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下,學生寫作能力提升的方向具有模式化,作文的創新性、發散性難以體現。
1.4寫作恐懼心理
由于現在初中作文寫作的風向標是中考,這種應試化的作文教育模式更多注重應對中考作文的影子,應對這些的考試要求,很多學生感到力不從心,一些具有創新意識的學生在這種應試教育模式下,難以實現思維的拓展和發散,他們寫作過程中的創新意識難以被老師表揚,只能作為一種反面典型,作文寫作練習過程中缺少必要的空間和新鮮氧氣,教學就出現死氣沉沉的狀態,這些狀態使得學生不能有效自主開展寫作練習。久而久之,初中生對待寫作就出現畏懼心理,這種畏懼心理使得學生越來越厭惡寫作,回避寫作練習,這樣對他們寫作能力提升有著深層次影響。
3優化初中作文教學的具體措施
3.1細化作文教學的實際目標
寫作能力提升是初中階段開展作文練習的有效途徑,從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來看,寫作水平高低在于文章的漢字使用是否準確、有無病句等都是最為基本的要求,更為高層次的要求是文章的主題是否鮮明,有無表達出文章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在我們的初中語文作文練習的過程中,需要進一步將這些高層次的寫作能力要求注入練習過程中,要求學生更加具有創新精神,在論點的鮮明程度上追求更高的要求,在語言的組織上更加具有多元化的特征等。這些寫作要求不斷融入作文的實訓目標之后,教師教學、學生練習都將變得有的放矢。
3.2情感教學
語文作文練習可以都是通過一系列文章的閱讀和感悟,實現寫作水平。對文章含義的感悟是實現其語文寫作能力提升作為重要的教學方法和手段[2]。因為初中生的感情都是比較豐富的,可以進行有效的引導,我們可以實現對單元文章整體化的情感感悟,尤其是一些文章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一致的,一些文章弘揚精神一致的,我們可以進一步有效整合,將這些文章通過情感的脈絡聯系在一起,進行整組化的教學,因為,我們的語文教學不僅僅是語文寫作能力提升,同時兼有道德品質提升的要求,很多文章都是具有德育教育的意義,我們通過這些情感的脈絡將其整合在一起進行教學,這樣一來,學生可以進一步學習到良好的道德教育。這種良好的思想道德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寫作的正面性,積極向上的寫作態度。
3.3多元化的評價方式
引入多元化的作文評價方式,不僅需要教師批改學生的作文,同時需要實現學生之間的互改作文,不斷發現別人寫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在自己寫作的時候加以注意,這是學生互改作文的目的,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家長改自己孩子的作文,家長作為社會經歷較豐富的人,他們對孩子的文章將有更多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因此可以給出語文教師給不出的多元化的評價評語,這樣可以進一步拓展學生寫作的思路和創新精神,不斷提升學生寫作的主動性、積極性。
3.4鼓勵式的教學方式
十幾歲的初中生更加需要關注,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有人不斷的關注他們,這樣他們才能有自己的存在感。在初中語文作文練習的教學中,教師的表揚和鼓勵對學生來說不僅是最大的關注,更是對自己行為的一種肯定,這樣可以大大鼓勵初中生更好地完成相關的寫作任務。教師需要關注到學生平時在上課和課下的行為。教師是孩子們最為信任的人,他們在孩子們的心里有著很高的地位,教師需要在遇到學生一些成績的取得之后,需要及時在言語上加以鼓勵和肯定:“你很棒,繼續努力吧。”當遇到學生出現寫作困難的時候,也需要及時鼓勵他們:“你是我們心中的最勇敢的人,繼續干吧。”
4結語
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寫作練習存在一定的偏差,寫作能力提升需要多元化的思維融入,需要學生主動參與練習的積極性,需要教師教學方法和理念的轉變,這樣的作文練習才是具有有效性的,學生的寫作能力才能有效提升。
參考文獻
[1]范崚瑱.作文,讓孩子的生活說話——葉圣陶語文教育思想指導下的作文教學探索[A].葉圣陶教育思想在當代的價值——江蘇省葉圣陶研究會(2007)年會,2007,11:127-128.
[2]陳蒙亞.理性思維馳騁作文戰場 幫助學生攻破作文難關——淺談理性思維在學生作文學習中的作用[A].第五屆中國智慧學學術研討會暨第三屆中國思維學學術研討會,2013,11: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