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悅
摘要:針對智能防雷減災技術的應用與功能需求,本文在分析弱電系統防雷步驟的基礎上, 分析了接地保護應用的注意點,介紹了直擊雷和雷擊脈沖的防護技術措施。詳細介紹了智能防雷的技術要求,對于進一步提高智能防雷減災技術的應用具有很好的借鑒和指導意義。
關鍵詞:智能防雷 ;減災技術 ; 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TU89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6)04(b)-0000-00
引言:
雷電是一種常見的大氣現象。雷電能產生強大的電磁脈沖,其具有發生范圍廣、頻率高、強度大、破壞性大等特點。隨著電子網絡計算機的發展,智能化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特別是在信息產業的方面,通信和計算機網絡、自動控制等微電子設備和電子系統在各行業內的應用也日益廣泛。然而,雷擊事故卻給人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影響,基于此,如何加強防雷減災技術工作是目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任務。根據多年工作經驗總結,并結合智能的電子設備,我們對智能防雷減災技術的應用開展了會議討論,以期為同行提供參考,并找出合理有效的防雷減災技術,為防雷減災技術做出應有貢獻。
1傳統防雷減災技術應用與防雷方法探討
1.1避雷針
我們經常所說的避雷針裝置其實質并不是能用于避雷的“針”,而實際上是“閃電傳導器”,即能把把閃電導入大地的接地裝置。安裝時需確保避雷針與引下部分可靠的電氣連接,也可以根據需要進行焊接連接。
1.2接地
只有一套完整而良好的接地裝置才能夠降低引下線上的電壓,防止直擊雷電損害,有效的釋放閃電的能量入地。若沒有好的接地系統裝置,電子設備就不會完善,不能很好地為防雷服務。因此,接地裝置是整個防雷系統工程中最不可或缺一個環節。
1.3屏蔽
從物理角度上來說,屏蔽就是從空中將閃電電磁脈沖波入侵通道予以全部阻隔,使閃電無法入侵,達到防雷效果。
2 不同類別的防雷減災技術
2.1直擊雷
要做好防雷工作,如果只局限于完善避雷針、避雷網等設備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這些裝置只能解決雷擊時強大的雷電直接較高建筑物的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雷擊事故。對于直擊雷的具體防護措施,我們應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按照防雷規范條例,選擇合適的接閃器,接地和均壓環等措施達到較為全面的直擊雷防護措施。
2.2感應雷
感應雷,顧名思義就是雷電引起的靜電感應。根據防御雷電引起的靜電感應和電磁干擾的想法,設計出了籠式避雷網的方案,利用的是法拉第籠原理,其很好的保護了日常使用的電子設備。
2.3球型雷
做好防護球型雷的最佳方式是籠式避雷網,其要求在建筑物墻面上不能留下孔洞,而且煙囪與出氣管上口都要求加裝鐵絲網與地面連接,如果建筑物達不到籠式避雷網條件,就要在建筑外窗上安裝金屬紗網并用金屬導向大地。
3 智能防雷減災技術應用分析
3.1弱電系統雷擊電磁脈防護的步驟
首先,提升信息系統自身的電磁兼容性,可以從提高信息系統自身抗電磁干擾能力和控制干擾源兩方面入手。其次,在做雷擊風險評估時,需要加強雷電磁場分布預測工作。為了減小雷電磁場對信息系統的侵蝕,我們需要將技術設備放置在雷電感應能量最小區域,而且不得超過信息系統所必須的磁場條件要求。最后,要保證導體間距有效降低各類金屬導體間的相互影響。所以,雷電綜合防護工程不容忽視。
3.2直擊雷的防護
防雷保護是一個系統工程,它的第一道防線就是受雷、引流、接地。采用金屬材料當作接閃裝置攔截雷電閃擊,使用金屬材料做引下線,將雷電流安全地引下并流入大地,是目前最主要且最有效的解決方法。直擊雷完整的裝置由接閃器、引下線和接地裝置組成。其中,避雷針、避雷線、架空避雷網和避雷帶都是接閃器,智能建筑大多數使用避雷帶和法拉第籠作為接閃器。
3.3雷擊電磁脈沖的防護
雷擊電磁脈沖,是指由于雷云對大地間放電產生的雷電電磁脈沖,感應到附近的導體中存在著過電壓,雷擊電磁脈沖是一種干擾源,是閃電直接擊在建筑物防雷裝置和建筑物附近所引起的效應。這種過電壓可高達幾千伏,對微電子設備的損害造成極大的危害。它主要是通過電源線路、各類信號傳輸線路、天饋線路進入建筑物的對各種導體設備和系統造成破壞。因此,對雷擊電磁脈沖的防護應該側重于入侵通道上,在入侵通道上將雷電過電壓、電流放入地面,以達到保護設備的目的,從而真正起到安全保護接地的目的。
3.4智能接地的保護應用
(1)保護接地。保護接地的原理是將設備正常運行時,不帶電的金屬外殼和接地裝置之間用專門的材料進行良好的電氣連接。比如用一些金屬構件設備將PE線與建筑物內的用電設備連接起來,值得指出的是不能將PE線與N線連接。我們經常看到觸電事故,其主要原因是沒有做好保護接地,導致漏電而使金屬外殼帶上電壓,使電氣設備其中一端的絕緣發生破損,一旦有人觸碰到就會引發觸電事故。有了良好設備的金屬外殼和大地連接,實行正確的保護接地以后,只要接地的電阻符合安全及標準要求,即使有漏電發生,也可保障人身的安全問題。
(2)防雷接地。防雷接地的目的主要目的是把大量的雷電電流迅速導入大地,從而達到防雷的效果。隨著智能建筑的發展,其建筑主體內部有大量的電子設備以及與其相對應的布線系統,特別是建筑物的各層頂板、底板、側墻、吊頂內布滿了智能化數控設備的布線。而這些電子設備及布線系統分為:防干擾要求高、耐壓等級低、防干擾要求高、最怕受到雷擊的部分組成。因此,對于智能型建筑,防雷接地設施的安裝是非常重要的,并且要做到嚴密性和可靠性。智能建筑的所有設備接地必須根據防雷接地系統,建立嚴密、安全的防雷結構。
4結語
雷電對于智能建筑的破壞性是巨大的,然而也是不可估量的。因此,研究和應用面向智能建筑的防雷減災技術是不可或缺的。隨著電子網絡計算機的發展,智能化在生活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就增加了雷擊的可能性。因此,研究防雷技術是科技安全、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本文重點介紹了常用的防雷技術, 探討了智能防雷減災技術的應用,并側重于對智能建筑的防雷要求分析,對于提高智能建筑的防雷減災技術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小青.建筑物內電子設備的防雷保護[M].北京: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2]虞昊,等.對中國防雷事業的思考[J].雷電防護與標準化,2013.
[3]曾永林.智能大樓的電磁兼容設計[J].雷電防護與標準化,2012.
[4]李垂軍,林正,黎梓華.智能建筑防雷設計技術評價,2013.
[5]田艷婷.淺析綜合防雷減災技術的應用.應用科學,2012.
[6]羊長高,蘇柏成.智能防雷減災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資訊,2011年27期.
[7]江期洪.淺談智能建筑綜合防雷技術及施工措施[J].山西建筑,2007年23期.
[8]周海霞,范林林.淺析現代智能建筑物防雷技術[J].科技風,2012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