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海波
近年來,跨境電子商務得到快速發展,為產業經濟轉型升級提供了新動能,成為新常態下推動經濟發展的新亮點。相對于跨境電商業態的發展,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則相對滯后,滿足企業需求的復合型人才相對稀缺。因此,盡快調整教學目標,整合教學資源,推動課程改革已成為跨境電商人才培養的當務之急。本文闡述了跨境電商的目前狀況,并對人次培養提出了一些建議。
一、我國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情況
中國跨境電商運營模式可分為四種不同類型:傳統跨境大宗交易平臺(B2B)模式、綜合門戶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B2B或C2C)模式、垂直類跨境小額批發零售平臺(獨立B2C)模式和專業第三方服務平臺(代運營)模式。當前跨境電商仍以傳統的提供信息服務為主體,隨著跨境電商產業鏈各環節的合作形成,行業將呈現多層次服務體系并行的趨勢,同時小額跨境電商交易也將實現爆發式增長。跨境貿易電子商務的商家和消費者遍布全球,擁有強大的市場潛力,而在政府和企業的大力推動下,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逐漸增加,已圍繞整個跨境貿易形成了一條從營銷到支付、物流和金融服務的清晰、完整的產業鏈。跨境電商作為分屬不同關境的交易主體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完成交易的一種國際商業活動,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快速發展。
二、跨境電子商務課程的人才培養目標及培養現狀
相對于傳統商務活動,跨境電商對人才培養的需求更復雜。第一,跨境電商的業務范圍是全球化的,屬于國際貿易范疇,這要求跨境電商的從業人員具有相當的外貿能力,能熟知外貿業務流程,能了解國際商務法律法規,能掌握國際物流相關技能。第二,跨境電商是利用互聯網搭建的電子商務平臺開展業務活動,屬于電子商務范疇,這要求從業人員具有一定的電子商務能力,要熟悉網絡客戶開發,能在B2B和B2C網絡平臺上發布產品,處理訂單,能利用網絡平臺做好產品互聯網推廣。第三,一定的語言技能,一個優秀的跨境電商人才應該具備良好的語言能力,能適用于應對全球營銷帶來的不同用戶需求的復雜性。然而,隨著跨境電商快速發展,能符合市場需求的復合型電商人才極為稀缺。根據相關部門發布的跨境電商人才研究報告顯示,有相當大比例的企業認為跨境電商人才供應十分緊缺,同時跨境電商培養還存在著嚴重的教學與應用脫節的現象。目前,國內開設跨境電商專業的院校不少,但課程則大多下設在商務英語專業或國際貿易專業體系中,沒有單獨的專業課程設置,實踐性課時較少,理論學習較多,技能訓練嚴重不足,實訓條件與應用脫節,企業用人需二次培養。此外,跨境電商教材缺乏行業宏觀要求,水平參差不齊,跨境電商師資隊伍建設滯后,具備綜合素養的培訓教師不足。
三、跨境電子商務課程教學實踐
結合跨境電子商務專業特點,筆者對跨境電商專業課程改革實踐如下。
(一)課程目標
1.知識目標
①通過閱讀電子商務相關的基礎材料,獲取基本的電子商務英語語言知識。
②學會用英語來進行產品描述,與客戶進行溝通、交易。
2.能力目標
①熟練掌握電子商務平臺操作,快速優質完成圖片地處理,產品上傳等平臺操作。
②掌握國際物流操作流程,準確進行成本核算。
③能進行買家行為分析,了解營銷手段并進行實踐。
3.素質目標
培養快速高效、耐心細致、踏實穩健、團隊合作的職業素養。
(二)教材及課程設定
靈活設定每堂課教學任務,利用網絡電商資源,認真準備時效性強且符合教學任務的各類材料,選材范圍包括跨境電子商務的發展趨勢、平臺操作理念、各國網購習慣及買家行為分析等。這些材料均選自國內外權威網站,并且進行選編,根據課程內容逐一穿插教學。
(三)教學方法
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方法,理論教學占30%,實踐教學占70%。教學方法有以下四種:
1.演示教學
以演示的形式展示平臺操作過程,如搜索關鍵詞、上傳產品、設置促銷活動等,在演示過程中進行講解、點評。該方法主要在平臺操作教學上使用。
2.案例教學
以某一商品為例,在平臺界面搜索較為成功和失敗的案例予以對比,講解商品關鍵詞的編寫方法、商品圖片優化處理等技巧,加深學生的印象。該方法主要在實踐操作部分應用。
3.任務教學
給學生布置任務,讓學生在真實環境中扮演賣家的角色,將課堂中學到的知識應用于實際交易中,該方法貫穿始終。
4.分組討論
課時或任務結束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提高其自身的綜合素質。教師最后進行點評完善。
(四)考核方式
根據跨境電子商務課程的特性,多采用多種考核方式相結合的形式,綜合考評學生對平臺操作的熟練程度、語言綜合能力、營銷業績及其團隊意識和創新能力,綜合認定后考核。
(五)教學效果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90%以上的學生認為, 其通過課程學習掌握了跨境電商的相關知識,并能熟練進行如圖片處理、產品上傳等操作;95%的學生認為課程實用性很強,為今后從事跨境電商行業工作打好了基礎;有60%的學生認為課程還應增加photoshop等操作內容的課時。
(六)建議
1.鼓勵教師通過多種途徑豐富自身專業實踐經驗,如在企業頂崗實踐,成立校內跨境電子商務公司,開展實戰研究。激勵教師開發跨境電商高仿真綜合模擬平臺,帶領學生通過平臺進行實踐操作。
2.加強校企合作,給師生提供更多頂崗實習機會,邀請企業一線工作經驗豐富的負責人參與課堂教學,縮短學校到企業之間的距離,更快適應日后的工作崗位。
跨境電子商務的迅猛發展對電子商務課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專業教師應根據就業崗位的需求和編號,及時調整教學目標,積極開展課程資源整合,推動課程改革,從而為企業、社會培養優秀的跨境電商人才。
(責編 李曉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