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萍
摘 要:文章的中心議題是課堂教學審美化,課堂教學審美化是農村小學審美教育的核心,它要求教師用美的方式來優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使學生快樂地掌握知識、發展情感、鍛煉意志、訓練技能,獲得素質的全面提高。
關鍵詞:課堂教學;審美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6)32-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62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離開了課堂教學談教育會顯得蒼白無華。因此,農村小學審美教育的核心是課堂教學的審美化。課堂教學審美化是認知活動和審美活動的有機結合,它要求教師用美的方式來優化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使學生快樂地掌握知識、發展情感、鍛煉意志、訓練技能,獲得素質的全面提高。
一、教學目標和諧美
教學目標和諧美,就是要求教學目標必須從知、情、意、技、能等方面全面計劃,考慮各個方面互相聯系、促進、制約的關系,把學生的發展方向定位在和諧上。在制訂教學目標的同時,尋求實現目標的最佳切入口。例如:在教學《長城》這篇課文時,班里沒有一個孩子目睹過長城的風貌,我只能讓他們先看課文插圖,看清城墻頂上的方磚、邊沿的垛子等,然后閉上眼睛幻想自己就站在長城上,腳下踏著方磚,手扶垛子……結果有一部分孩子興奮地叫著:我感受到了長城!
二、教學內容形象美
教學內容形象美就是在教學中把各種美的形象展示出來,使學生在審視、感受、理解、再造美的過程中獲得全面的發展。
(一)揭示美
美就像空氣一樣包圍著我們,生活中處處都是美,到處都能挖掘出美的體驗。
1.自然美
自然美蘊藏于大自然中,只要我們面對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就可以受到自然美的教育。農村小學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學生一眼可以望到綠油油的麥田,成片的樹林,紅通通的蘋果……豎起耳朵就能聽見青蛙練聲,小鳥歌唱……只要眼睛看看,耳朵聽聽,就會渾身舒服、精神煥發。任教多年來,我帶學生看過日出日落,春天踏青,秋天秋游,冬天打雪仗,我盡量引導學生用美的眼光看自然,我發現學生和我一樣,太愛大自然了——因為她的博大魅力實在是非語言能表達的。
2.社會美
人是社會的動物,生活于社會當中,哪里有人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哪里就能展現出人的創造力,展現出五彩繽紛的社會美。所以,社會美對人的教育和影響,就非常之大。我給學生講天馬的故事,引導學生感悟天馬的魅力,領學生游覽海藏寺,領會其濃厚的寺廟文化,和學生去雷臺游玩,了解其歷史文化……
3.藝術美
一個人的精神面貌,對現實的感受能力和創造能力都與他所喜愛的藝術是分不開的。小學各科都是藝術美的很好載體,但教師要適時的點撥,給學生創造感受美的氛圍。例如小學語文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蘊涵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凝聚了作者的美學要求和人生體驗。巴金的《海上日出》這篇文章,就包含了很多的美:大自然的壯美,語言文字的優美,思想境界的超凡脫俗,都融在字里行間。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如沐春風,不知不覺地受到陶冶,從而受到了美的教育。
(二)理解美
理解美的過程,是對教學內容中的形象美通過看、觸和大腦思維感知、分析、欣賞的全過程。我們通過對一篇文章、一部電影、一首歌曲、一個事件的感受后,觀察一下學生的內心思想有沒有被感染、被觸動?緊接著我們對感受對象進行挖掘、進行美丑對比分析,指出其中我們喜歡哪些人和事物,這樣,學生就知道向美的人和事物學習,剔除思想中自私卑小的一面。無形中,學生對生活中的一切就會有自己獨特而正確的審美觀,自然地也就理解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美。
(三)創造美
創造是學習的升華,有了創造,才會有質的飛躍。我在面對學生時,盡量鼓勵學生發展自身的美。發現室內外衛生整潔,及時肯定是美的;漂亮的書寫,及時肯定是美的;幫助了同學、做了好人好事等我都會及時給予肯定。結果,我驚喜地發現,學生創造出了驚人的美。他們在“誰是小能手”臺上創造出了一幅幅美麗的畫,一段段稚嫩但很美的文字,充分展示著自己的內心世界,訴說著心地的感受,我都不禁被他們感染了,多美的孩子們啊!
三、教學方法藝術美
教學方法若能與藝術完美結合,就可以讓學生愉快、喜悅、陶醉。
(一)形象直觀法
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采用各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給學生提供具體可感的形象,以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觸覺等多種感官,把學生的審美體驗推向高潮。形象直觀法,一是借助掛圖、模型、實物、電腦等,使認知活動從平面走向立體,從無聲走向有聲,從蒼白走向多彩,從而極大地豐富學生的內心世界,激起學生愛美的強烈欲望。二是指導學生動手操作,激發形象思維,使認識更清晰、更透徹、思維更具創造性。
(二)情緒感染法
兒童天真活潑、感情豐富。審美教育是情感教育,情感是發自內心的,要把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學校的規章制度等像水中鹽,花中蜜一樣融會在教師美好的心靈中,在與學生進行心與心的交流中讓學生自覺的領悟。審美教育就是一種愛的教育。在課堂上,對學生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贊成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都會讓學生感受到濃濃的師生情,感悟到師生間雙邊活動的美,從而達到非語言可以表達和交流的內心情感活動。
(三)情景表演法
情景表演可以加深認知活動,將認知推向創造階段,實現知、情、意、技、能等方面的整體性教育功能。在教學童話課文時,我讓學生在課堂上即興表演勤勞的小蜜蜂、聰明的小猴子、兇惡的大灰狼……學生在情景表演中既激發了求知的欲望,又獲得內心深處的體驗。總之,審美教育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工作,把審美教育貫穿在課堂教學之中,需要我們每一個教育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努力。
[責任編輯 齊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