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東海
摘要: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在教學中,必須遵循由淺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規律,體育課組織教學方法的合理運用,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基礎,教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不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更應當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學生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友愛、溫暖、情誼和教誨,當這種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后,他們便會以更大的激情上好體育課。
關鍵詞:初中生;體育課;興趣的培養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也是影響學生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因此,應該關注學生的運動興趣,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健康地成長。
一、根據學習內容選擇教法是引發興趣的前提
在體育教學中,教學內容新穎且豐富多樣,難度深度安排適當,是激發和培養運動興趣的前提。對教材內容是否興趣應該站在學生的立場上考慮。當然這并不是說競技性的田徑項目對學生而言興趣相對不強,就不去選擇其作學習內容,教師完全可以利用豐富多樣的 教學手段和方法將這些學習內容教“活”,使學生喜歡參與這些項目,并達到學習目標。因此,要使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興趣是可通過教師的創造性勞動體現出來的,只要我們合理安排教學內容,設計好每堂課的教學,那么,我們收到的效果肯定是不同的,如耐久跑的教學,每節課重復著繞操場跑道跑,學生練習幾次就會乏味,教學手段單一、呆板、太傳統,不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興趣就會降低。如采用追逐跑、接力跑、越野跑,自然自然地形跑等練習手段,學生就不感到乏味,而結合游戲、競賽的練習方法,就更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同時,我們可以結合本校的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學生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如輪滑、攀巖等。只有學生對學習內容感到新穎,深度、廣度合理,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生能夠做到學有所得,在學習中增添興趣,在興趣中促進學習,感到所學內容似曾相識而又陌生,需要通過主觀努力,反復練習、不斷積累,才能逐步掌握。伴隨這一練習的過程中不斷產生滿足身體和精神需要的多種運動體驗,這種體驗才會帶來學生對體育運動更多的關注,投入和參與。
二、循序漸進由淺入深,是發展興趣的關鍵
在教學中,必須遵循由淺到深,由低到高,由易到難的規律。如在一堂課中前滾翻的技術學好了,就可以在下節課中教前滾翻分腿起。教師的教學只有結合教學規律以及教材和學生的特點,不斷更新教學模式創造性地使用新教材,才能讓學生體會到教學之樂。例如:彎道跑教學時,對動作要領、離心力和向心力的關系,教師暫時不講,只向學生提出一個問題:沿圓圈跑時人體的感覺是怎樣的?(即身體怎樣,腳掌怎樣著地)。然后讓學生沿彎道跑三次(慢、中、快)體會動作,再用提問的方法讓學生回答上述的問題,學生基本能作出正確的回答。這時就把學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為:克服離心體放松,身體向內沿傾斜,兩腳著地有不同,左腳前外側,右臂前內往和外,左臂離身前后擺,擺臂幅度外大內較小,右肩稍前沿線跑。這就是彎道跑的動作要領。既有效地促進學生在思考中練習,在練習中思考,又使學生越練越想練積極練,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融洽師生關系是培養學習興趣的保證
教師不是領導者而是指導者,不僅僅是年齡上的長者,更應當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學生需要從教師那里得到尊重、友愛、溫暖、情誼和教誨,當這種情感需要得到滿足后,他們便會以更大的激情上好體育課。這種情感建立在師生情感交融的基礎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感情融通包括情感和信息兩個方面,感情和信息融通了,可以增強師生之間的相互信任感和了解的程度。
1、多用激勵的語言。要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有趣的例子、別開生面的課堂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富有啟發性、激勵性的教學語言,可促進學生進行積極的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
在體育教學中,表現特別好的學生,最大的期望莫過于得到教師恰如其分地評價和鼓勵;有某些過失的學生,最害怕的莫過于受到教師的挖苦和冷遇。遇到上述情況,正確的做法應是:該表揚的,就實事求是地給予表揚,并提出新的期望,鼓勵其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有過失的,論過要適度,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激發其補缺改過的動機和行為。
2、熱愛學生、尊重學生、信任學生。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主體,強調把時間還給學生,把課堂的空間還給學生,讓學生充分“動”起來。不懂得尊重學生,唯我獨尊,課堂就會顯得冷淡,學生壓抑,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尊重學生就要抓住課前準備、課中調節、課后反思。課前要認真備課:教學結構要考慮氣候、季節、天氣的變化因素;課內教材的搭配要考慮學生的全面鍛煉及對三基掌握的有利;課的運動負荷要依據學生的年齡、性別、體質的不同而機動掌握……課中要靈活調節隊列站隊的背風、背陽光直射,掌握和控制課的節奏和氣氛。在對待課堂上的偶發事件,或對違紀學生的處理上,對男生或女生,對性格開朗或內向寡言的學生則特別要注意批評的環境和處理的方法;課后要冷靜反思:課的質量是否達到預期效果?課內對學生的表揚是否使學生受到鼓舞?即使是批評,是否使學生得到激勵。只有尊重和愛護學生,學生才會與老師主動配合,積極參與,課堂自始至終處于良好的情感環境之中。對學生沒有情感,沒有尊重和愛護,就沒有教育。
3、參與到學生中。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參與學生的練習,和學生一起做游戲,一起打比賽。當他們打籃球比賽興趣下降時,就參與到他們的比賽中。當學生長跑體力下降時,就和他們一起完成剩下的距離。
總之,體育具有別的事物和別學科所不具有的樂趣,否則,我們就無法解釋人類為什么如癡如醉地愛好和從事體育運動現象了。一句話,興趣是人們從事活動的強大動力。人的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上、在活動中發生、發展起來的。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更應該學習和領會課標精神,及時更新觀念,不斷激發和培養學生運動興趣,引導他們由無趣到有趣、由有趣到樂趣、由樂趣到知趣的更高認識。體育運動對青少年影響十分深遠,探討學生運動興趣的培養還有諸多方面,需要我們廣大體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和挖掘。只有認識到培養學生運動興趣的重要性,最終才能達到體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為促進學生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