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斌
【摘要】當前,高校學風面臨嚴峻挑戰(zhàn),因此加強學風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文章從影響學風建設的三個關鍵因素入手,探討了強化學風建設的方式方法,其中三個因素分別為學生因素、教師因素、輔導員因素。研究具有理論和實際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 社會實踐能力 要素
學習是學生的首要任務,也是其本質工作。通過系統(tǒng)學習,可以完善學生知識結構,提升學生基本理論素養(yǎng),在加上與實踐教學合作,保證學生有效的將知識加以運用。為了保證學生進行良好學習,需要對高校學風進行有效建設。當前,高校學風建設受到諸多因素影響,建設良好學風,需要系統(tǒng)分析因素學風的關鍵因素。進而在關鍵因素方面開展工作,可以有效推動學風建設。
一、 概念界定
李宇飛(2005)認為學風就是學習風氣,其中包括學習環(huán)境、學習態(tài)度、學習效益、學習原則、學習效果、學習風格、學習方法等。王巧玲(2007)認為學風即為學習風氣,包括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動機、學習目的等。楊曉東(2003)認為學風包括學術風氣、治學風氣、學風風氣等。尹燕萍(2007)認為學風是一種集中體現(xiàn),包括學習效果、學習方法、學習態(tài)度、學習紀律、學習目的等,反映了一所學校的整體風貌。宋明江、李德全(2007)認為學習風氣是學校的精神面貌、辦學理念、文化傳統(tǒng)的整體表現(xiàn),是學校治學原則、態(tài)度、精神的綜合顯現(xiàn)。
綜合以上表述,學風是一所學校學術風氣、學習風氣、教學風氣、管理風氣、精神面貌等的集中體現(xiàn),本研究主要探究學生的學習風氣,所以在文中特征學習風氣。學風建設旨在依據(jù)一定的方式方法,打造校園良好的學習風氣。
二、因素分析
1.學生因素。學生因素指學生自身影響學風的因素。其中包括學習態(tài)度、學習環(huán)境、學習狀態(tài)、考試及外部干擾。學習態(tài)度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生自己態(tài)度端正,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其本人會有較強的主觀能動性,并且能夠盡自己最大努力完成學習任務。學習環(huán)境,學校環(huán)境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學生在自己的圈子中,如果學習上進心強的同學較多,一定程度上會促使自己學習。教學環(huán)境、圖書館環(huán)境較為舒適,也會對學習有促進作用,進而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學習狀態(tài)是指學生學習狀況,學生學習狀態(tài)好,學習進步快,學習成就感多,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提高學習興趣。考試及外部干擾對影響學風,考試頻率高、外部環(huán)境干擾大、考試難度大等,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
2.教師因素。教師因素是指教師對學風的影響因素。其中包括授課態(tài)度、課后指導、教學管理。授課態(tài)度,是指教師上課態(tài)度。教師上課積極性高、上課認真、責任心強、有激情,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較好幫助提升學習上課專注力,進而促進學風建設。課后指導,是指教師在課堂教學外利用課下進行指導。如果教師有這方面的行為,會讓學生覺得教師很負責,繼而會促使學生學習。同時,學生在遇到難題時,可以及時得到解決,不會挫傷學生學習積極性,進而有有利于課堂教學及學生學習踴躍性。教學管理,是指教師對教學任務的管理。教師在布置任務后,加強監(jiān)督;在課堂上,強化管理,及時勸勉不認真學習的同學,進而有助于保證有效完成整個教學任務,進而保證學習學習風氣。
3.輔導員因素。輔導員因素是指輔導員對學習風氣影響的因素。其中包括走訪宿舍、學生活動、日常監(jiān)督。輔導員要經(jīng)常走訪宿舍,關心學生寢室生活,了解學生寢室氛圍,對不利于團結、學習的寢室行為,要要及時制止,進而保證寢室良好的學習氛圍。輔導員經(jīng)常參加學生活動,了解學生在活動中的表現(xiàn),對于那些不積極參加活動同學,要及時發(fā)現(xiàn),了解原因,采取辦法,提高積極性。學生活動能夠有效提升班級凝聚力,進而會提升整體的學習風氣。同時,輔導員要注意對活方案進行指導,對活動形式進行監(jiān)督,保證整體活動效果,才有助于提升學生興趣,進而改善學習風氣。輔導員加強日常監(jiān)督,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不積極學生,并進行積極引導。另外,采取辦法,對后進學生進行幫助,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學習,改變學習方法,進而有效推進學習任務的完成。對后百分之二十同學強化管理與監(jiān)督,可以改變提升集體的積極性,進而促進學習風氣改善。
三、結束語
學風建設是高校的一項艱巨任務。當前,信息來源廣,獲取知識的途徑多,學生對學習的專注力不高,嚴重影響了學風建設。因此,高校要采取各種手段,強化學風建設,改善校園學習風氣。從學生、教師、輔導員三個群體入手,可以有效改善學風,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宇飛. 大學生學風建設的再思考[J]. 江蘇高教,2005,01:119-120.
[2]尹燕萍. 關于高校強化學風建設的思考[J]. 教育與職業(yè),2007,08:21-22.
[3]王巧玲. 高校學風建設的現(xiàn)狀與對策思考[J]. 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7,01:119-121.
[4]宋明江,李德全. 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2007,08:80-82.
[5]楊曉東. 高校學風建設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J]. 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03,09:62-63.
[6]陳玉棟. 試論高校學風建設的概念、主體及特性[J]. 高教探索,2014,04:92-96.
[7]梅榮. 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大學學風建設的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3.
[8]羅滌. 心理契約視角下的高校學風建設策略探析[J]. 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04:109-112.
[9]劉彥,董俊杰. 學生干部在班級學風建設中的作用研究——以北京科技大學為例[J]. 思想教育研究,2009,S2: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