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
新課改后,高中語文加入了文言文的學習內容,但是也引發了一系列矛盾。因為文言文對于許多學生而言是非常枯燥的,而它又是培養高中生人文素養與實質內涵的重要途徑。如何協調二者之間的關系,促進文言文教學水平的提高是值得語文教師思考的問題。
一、新課改后文言文教學存在的問題
1.思想模式的固定化
文言文對許多高中生而言難度很大,不僅形式多樣,內容也非常難懂,但是他們又不得不學,因為這是考試的必考科目。不難想象,學生從心理上抗拒卻又不得不學的結果會是怎樣的?還有一些學生認為,文言文已經過時,其中的一些思想也不是現代人所能理解的,甚至有些落后。所以對文言文學習產生了抵觸心理。而從教學內容上來看,教師也本著應試的思想來進行講授,把考試內容作為重點,不考核的內容則不進行講解,這種基于考試而學習的思想注定會產生問題。
2.學生沒有足夠的學習熱情
文言文的學習枯燥而且乏味,許多知識點都不易理解,這對學生的學習造成了很多障礙。通常的文言文上課模式就是教師一味地進行知識講解,把重點劃給學生,讓學生記住。這樣的教學模式不僅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消化,對教師能力的提高也產生一種抵制作用。教師在無數遍的教授過程中甚至可以倒背如流,這樣連事先備課都省下了,又何談教學理念的創新呢?學生在枯燥的環境中導致學習效率極其低下,學習能力也會逐漸退化,甚至對語文課堂產生厭惡心理。
3.教學模式單一
通常的文言文學習中,教師都固守著原有的教學模式進行知識輸送,主要方式為單一的講授,完全不注重實踐環節的訓練,使學生不能掌握文言文的要點。這樣枯燥的學習環境會打消學生的課堂積極性,不利于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高。教師不會將學生的學習特點與文言文融合到一起,導致整體的教學氛圍都變得乏味。
二、對文言文教學的建議
1.注重閱讀與記憶的結合
在高中文言文學習中,通常的學習模式都是死記硬背,沒有對語感進行良好的培養。創新式的語文教學應該將閱讀和記憶進行有效的融合。只有培養好學生良好的語感,才能做到對知識理解程度的優化。比如,在學習《陳情表》時,“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學生對這一段進行朗讀,教師在一邊對內容進行解讀,這樣就能夠讓學生深刻地體會到李密當時的思想,既闡述了他對國家的忠義之心,又表明了自己不能從命的原因,將自己的孝順之心與愛國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學生對文本情景有一個基本體會的時候,教師再進行講解,這樣的文言文學習方式不僅能夠將詞與句產生連接,更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誦讀示范,增強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語感,同時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學過程中要注意知識的延伸性
文言文的講授過程與其他科目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對于知識的延伸尤為重要。教師如果能夠將文言文的學習方法正確傳授,避免一味的“死記硬背”,那么學生的學習必將事半功倍。養成文言文閱讀的能力,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創新教學模式的體現。教師要將同一類型的文言文進行歸類,這樣,學生解決問題的角度就會變得多元化,進而能夠實現知識的串聯,加強學生對文言文的理解。比如,當高中生在學到《歸去來兮辭》這篇文言文時,其中的“聊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的厭惡,并且說明自己堅持理想,不同流合污,向往自由自在的隱居生活的意愿。而學生們之前就學過《愛蓮說》,其中的名句大家也一定記得: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它同樣也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的理想。所以教師在講述《歸去來兮辭》之前,可以引導學生對《愛蓮說》進行回憶,將兩部分知識串聯到一起,同是向往隱居生活,同是對意志的闡述,作者的思想是相通的,感悟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這樣的教學模式有兩方面的好處,一方面是對以前知識的回顧,另一方面能夠促進新知識的消化與理解。
3.對教學方法進行擴展
語文教學的思路非常廣泛,教師要轉換教學思路,進行多方分析探索。在文言文教學過程中,也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學生的主人翁地位,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教師傳授為主的方法。古人的文化和思想與我們截然不同,所以閱讀理解就存在許多問題。教師可以將多媒體與文言文的講授相結合,為學生們設置好背景畫面,這樣不僅能夠使課堂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對學生的學習也比較有利。比如,在學到《琵琶行》的時候,其中寫道: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白居易為我們描述了他此時心情的復雜,就猶如這雜亂的琵琶聲一樣,憂郁不得志。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琵琶彈奏的樂曲,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引導學生對此場面進行想象。教師也可以搜集古代美女抱琴而彈的畫面,渲染一種凄涼的氣氛,讓學生們深切地了解這種心情,進而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心情。教師也可以通過歡快與憂傷的對比,讓學生們知道仕途不得志是怎樣的一種感覺。學生對整體文章理解程度的加深,對重點詞語的掌握也就更加容易。
綜上所述,新課改后的高中文言文學習雖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但是它的發展前景也更為開闊。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創新教學模式,更深入地探索語文教學的實踐流程,將文言文教學加以發展。同時學生也應該意識到,文言文學習對高中生的進步作用,它能夠培養學生的知識涵養,陶冶情操,鑄造人的正確價值觀念,為學生邁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