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紹平
【摘要】對于我國現在出現的社會環境問題,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水土流失,二是土地荒漠化,這兩個問題是相對應的,互相存在的兩個問題,而水土保持則是對土地荒漠化的一種對抗,隨著工業化的越來越普及,工業的越來越發達,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的問題也越來越嚴重,一旦出現水土流失,對于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每個物種都有著巨大的危害,甚至會導致某些物種的滅絕,而遭到這種破壞之后的整個生物圈會失去平衡,同時又是非常難以恢復的。本文就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如何應對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發展趨勢進行概述。
【關鍵詞】水土保持;荒漠化;發展趨勢;生態環境
引言
水土保持是指對水土流失的一種對抗,荒漠化是指由于氣候原因和更多的是認為因素所造成的一種土地退化現象,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都是一種土地退化現象,其危害影響力很大。
一、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漠化的原因
1 自然原因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作為一種自然災害,其自然原因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包括:天氣、氣候、地貌、土壤以及受到的植被影響。而我國獨特的地形又尤其受到影響,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同時黃土面積之廣也是世界上之最,黃土在收到風化的情況下又缺少了綠色植被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非常容易出現侵蝕的現象,另外,我國的大部分地區屬于季風性氣候,其突出特點是降雨集中,且多暴雨。這種雙重影響是我國造成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的重要原因。
2 人為因素
人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的原因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包括對土壤空間的不合理運用、亂砍亂伐、破壞生態植被以及尾氣排放導致的空氣污染等等。
3 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危害
生態環境的惡化,影響人類的生活,對人們的健康有很大的危害作用,同時對附近地區的生產、經濟的發展都產生巨大的影響,同時水土流失會破壞土地結構,降低土壤肥力,影響農業生產,水土流失會導致農田中的大部分水分流失,導致農作物的生產能力降低, 還會導致一系列的自然災害,威脅到周圍人群的人生安全,對生活質量也有很大的影響,沙漠化會導致溫度升高,空氣污染嚴重,沙塵彌漫,這種天氣易出現火災,毀壞房屋與其他公共財產,總的來說會阻礙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對于人類來說,這樣拉大了人民群眾的貧富差距,會發生土地流失與土地荒漠化的地區一般都在偏遠地區,偏遠地區本身的經濟發展就比較落后,這樣就更大強度的拉大了貧富差距,城區人民生活水平質量的不斷提高,而偏遠地區卻越來越貧苦,影響我國實現共同富裕的政策的施行。
二、如何應對水土流失以及土地荒漠化
1 加強綠化以及植被種植
對于針對這種自然災害我們本能可以采取的應對措施就很少,只能不斷的加強綠化以及植被的種植, 以此減輕水土流失以及荒漠化的加強,我們的生活中需要不斷的通過綠色植被來改善我們的生態環境,綠色植被的種植以及綠化還可以很大強度的改善空氣質量。
2 退耕還林
在很多人口密度小、降水量充足的地區應該實行大面的退耕還林政策,為生態環境的自然修復做出一定的條件,生態環境的有效恢復在很多方面也帶來很大的好處,比如可以有效的增加土地土壤的肥力、農業的生產,提高單位面積下的農業糧食生產率。
3 節水灌溉
在人群密度集中的地區,對糧食的需求量增大,退耕還林的政策就顯得不太實用,在這種地區就應該推行節水灌溉,現在水資源的缺失同樣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水是生命之源,有效的節省水資源的流失可以保證土壤的肥力,節水灌溉不僅可以使農作物生長的更加旺盛,還可以有效的節約多余的水,同時也提高了水分的充分利用率,避免了水資源的浪費,根據不同的糧食產物所需的水分的不同,給予糧食產物不同的生長土地,也讓土地資源最大限度的發揮了最大的作用,不同的糧食、不同的地區以及其后都應該有不同的灌溉方法。根據糧食作物的特性需要作出不同的調整。
4 防風固沙
防風固沙有很多有效的方式,例如設置沙障,設置沙障可以抵擋沙塵的侵蝕,減緩土地沙漠化的程度。同時還可以將所降雨量保留在植物沙障中,為植物的生長提供所需要的水分,促使植物的高效生長。
三、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的發展趨勢
1 荒漠化面積仍呈擴大趨勢
我國的荒漠化現象很嚴重,在整個世界中,是受危害很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全部受荒漠化土地總面積是262.2萬平方千米,在整個國土面積中占到比例達到27.2%,甚至超過全國現有的所有耕地面積,有將近4億人口受到荒漠化的危害,而直接受到荒漠化影響造成的經濟損失達到540億元。
2 水資源匱乏
我國同時也是一個水資源匱乏的國家,同時水旱災害嚴重,但我國的水資源總量體積居于世界第六。水資源匱乏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國人口基數過大,人均水資源遠遠低于世界人均水資源,在世界各國排名中位于121位,聯合國將中國也列為缺水國家之一,我國的水資源匱乏的數量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將會出現持續匱乏的現象,這要求我們必須要提高節水意識,對水資源起到更加充分利用的效果。
3 水土流失現象仍然很嚴重
我國的水土流失現象仍很嚴重,目前有很大的水土流失面積需要加強管理,在治理這個過程中是一個相對長期的過程,所用時間之久遠不如我們想象,我國的水土流失現象強度很大,生態惡化的現象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時呈現一種逐漸惡化的趨勢。同時在我們治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種邊治理邊破壞的現象,這樣就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時還大大浪費了人力、物力、時間資源。
4 森林覆蓋率低
我國森林面積為134萬平方千米,分布較為集中,主要在東北和西南地區,其他地區的森林覆蓋率所占比例較少,我國開展的植樹造林面積隨廣,但存活率低,并且沒有得到一個有效的管理,亂砍亂伐,使森林植被增長緩慢。某些地區甚至在逐漸降低。
四、結束語
我國存在著很多自然災害,資源的匱乏和人口基數的巨大都導致了我們面臨著對抗自然危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生態環境是包括著水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以及氣候資源的總稱,它的影響力包括著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要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注意到對這些危害做到有效的解決措施。
參考文獻:
[1] 范博瑩.淺議我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的發展及對策[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5,5(32):760.
[2] 唐清亮,石鐵玉,付秋萍等.新形勢下水土保持與荒漠化防治專業的機遇與挑戰[J].安徽農業科學,2016,44(14):276-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