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婷
文學類文本閱讀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也是中考考察的一大板塊。觀近幾年中考語文閱卷,文學類文本閱讀題情況不如人意,提高學生文學類文本閱讀能力是備考難解之“結”。
一、由閱卷觀學生存在的問題。
我們從閱卷中發現,學生在文學類文本閱讀中存在不容忽視的硬傷。
(一)語文知識缺失
閱卷中發現,學生失分很多時候并非因為粗心等其他可避免因素。相反,不少學生對語文知識缺失,導致題無從下筆或不著邊際是失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遷移能力欠缺
中考文學類文本閱讀篇目選自課外,但是考察的知識與能力和課內一脈相承。學生面對一些題目時,往往聯系不上課內相關知識和能力。即使老師講過,也不能靈活運用。
(三)思考能力欠缺
備考過程中,老師們往往會歸納答題模式供學生參考,以便學生結合具體文本分析。這本是用心良苦。但在閱卷中,我們發現許多考生機械套用,缺乏思考能力。
(四)端正態度欠缺
部分學生欠缺端正的態度,對學習和中考無所謂或放棄,導致每年閱卷中都存在大量空白或接近空白的試卷。這也極大地制約了整體備考效率的提高。
二、由閱卷反思備考現狀
上述問題的出現,是長期以來備考狀況的反映。我們備考中的一些現象,是導致學生問題形成的重要原因。
(一)倉促備考,快馬加鞭
不少學校和老師認為,備考是九年級第二學期的任務,與七八年級無關。在這種思想的指導下,不可避免地使七八年級文學類文本閱讀教學與九年級備考呈現割裂狀態,教師們對整個初中學段沒有整體規劃,備考就是倉促之中的臨陣磨槍。
之所以造成這種局面,一方面是教師主觀上的被動,簡單滿足于上完課本完成任務的想法;另一方面是某些學校傾向于某些老師長期把關初三,使相當部分老師沒有對整個學段整體了解。
(二)考點瀏覽,走馬觀花
大多數學校的中考備考時間集中在最后的15周,時間緊內容多。于是,在備考中,老師們更多地把目光集中在古詩文默寫和課內文言文以及作文,文學類文本閱讀的復習備考不作為重點,難免走馬觀花。
(三)考題猜測,心猿意馬
臨近考試,良莠參半的預測題、壓軸題鋪天蓋地。老師們獲得這些信息之后,往往打亂原有復習計劃,轉而進攻這些預測題,期望以這種方式命中中考題。而事實上,文學類文本閱讀題被命中的幾率微乎其微。
(四)忽視學困,野馬脫韁
在備考中,老師們的精力主要集中在知識鞏固和應考訓練上。而一部分學困生和邊緣生逐漸在思想態度上游離了我們的課堂,甚至完全脫離了我們的教學。如果我們沒有及時發現并穩住這部分學生,他們極可能像脫韁野馬一樣,與預定目標完全脫軌。
三、由閱卷探備考對策
如何改善我們備考中存在的問題,提高中考文學類文本閱讀備考效率?筆者結合教學實踐和調研體會,提出以下幾點備考對策:
(一)轉變觀念,規劃備考
1.整體規劃,從容備考
把備考融入整個初中學段,有規劃地從容展開。是指要把語文閱讀量的積累、知識和能力的獲得落實到三年日常閱讀教學中去。讓學生實現從課內知識、技能向課外運用的過渡。這樣在中考中因為語文知識缺失、遷移和思考能力欠缺而無從答題的學生比例應該會有所減少。
2.循環教學,認識完整
學校層面上,應盡可能地給初中語文老師提供循環教學的機會。讓老師們對整個學段有一個完整的概念。循環教學的老師,對整個初中階段學生需要積累、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會有更清晰的認識,在平時的閱讀教學中思路也會更明確。
(二)細化指導,形成能力
1.具體細化,思路指導
考點要具體成各種形式的考題,對學生要有答題思路的指導。以語言品味考點為例,學生面對題目若能首先判斷賞析點屬于哪個方向,再順著思路分析,得分率會大大提高。只有細化并有清晰的思路指引,學生才能有的放矢。
2.變換角色,學生命題
讓學生嘗試命題,這種方式首先可以一掃復習的疲倦狀態,讓學生對文學類文本的復習產生新鮮感和積極性;其次,通過命題,讓學生了解一個文本可以變化出哪些入題的內容。再次,消除學生對中考題的神秘感和恐懼感。最后,讓學生嘗試命制答案和點評,實際是教會學生答題與完善答案的一種途徑。
(三)扎實根基,立足文本
文學類文本閱讀題選擇的文本都是文質兼美的作品,往往還可能是名家之作。這類作品需要細細推敲,是難以憑滿天飛的預測題命中的。最保險的做法還是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解題能力。只有扎扎實實把這些能力訓練貫穿和落實到閱讀教學中,立足課內外閱讀文本,通過反復的積累和運用,實現課內知識向課外能力的遷移,學生閱讀能力才有可能逐步提升。
(四)關注學困,保衛底線
1.備考攻心,雙管齊下
對游離于教學之外,介于學與不學邊緣的學生而言,他們首先要解決的是心態問題。筆者在教學實踐中感到,多一些有溫度的個別談話和輔導,會讓相當部分邊緣生向大部隊靠攏。這對于提高整體成績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2.降低要求,保衛底線
文學類文本閱讀題有一定難度和比較大的區分度。提出合理的梯度要求,使學困生在心態上不至于因為太難而放棄。學困生在訓練中可以有所選擇地針對性地走低端路線,以該大題中的低難度小題為得分目標。有所提高之后,再循序漸進提升層次。
由閱卷反觀我們的教學和備考,在文學類文本的閱讀教學中,當務之急就是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習慣與態度,督促學生積累一定的閱讀量,教給學生相關的語文知識和閱讀文本的方法,落實閱讀能力的訓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期待學生在中考文學類文本閱讀題中有明顯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