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洪清
《教育部財政部關于實施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的意見》(教高〔2007〕1號)、《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7〕2號)兩個文件,都對全面深化本科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出了要求。
所謂人才培養模式,就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論指導下,為實現一定的培養目標,在培養過程中所采取的某種培養學生掌握系統的知識、能力、素質的結構框架和運行組織方式。“應用型人才注重在生產或工作實踐中具體應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那么,應用型本科教育應該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法才比較適合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呢?
一 項目式教學法——應用型本科教育教學的有效形式
應用型本科教育主要培養應用技術型高級專業人才,其“培養過程中最突出的特色是重視實踐教學,突出實踐能力培養”[2]。“項目式教學”是指師生通過共同實施一個完整的真實的項目工作而進行的教學活動[3]。它是“建立在建構主義和情景學習理論基礎上體現行動導向教育理念的教學方法[4]。項目式教學是將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轉變為以完成項目、職業體驗和解決問題為主的多維互動式教學,其顯著的特點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 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5]
項目式教學法的另一個特點是強化了實踐教學,突出了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它既能在生產或工作實踐中培養學生具體應用專業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能讓學生具有更“寬”“專”“交”的知識結構,強調了理論、知識、方法、能力的協調發展,使學生具有更強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崗位適應性;不僅具有勝任某種職業崗位的技能,而且具有知識、技術創新和知識、技術二次開發的能力。學生學習的實踐性、主動性、互動性、創造性在項目式教學中能得到充分體現。因此,項目式教學法能更好地適應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的要求。
二 學院在項目式教學法方面的探索與實踐
(一)強化理性認識,探索項目教學的內涵和本質特征
四川工業科技學院是一所高等職業院校升格而成的應用型本科高校,工科類專業是學院設置的主體專業。通過項目式教學,強化工科學生理論知識的綜合運用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突出教學的實踐性是學院教改工作的主要方向。為了探索項目式教學的本質特征,統一思想和行動,學院多次召開全體教師、教學管理人員和全體學生干部、學生代表參加的“推進實踐教學,實施項目教學”的主題研討會、動員會,下發了《關于制定專業實踐教學計劃和大力推進實踐教學的幾點意見》,要求各專業在樹立實踐教學意識的基礎上,圍繞項目式教學,完善專業綜合職業能力目標體系,調整課程結構和課程設置,將專業綜合職業能力分解并落實到相關課程模塊和教學內容,制定各專業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計劃和實習實訓教學計劃,研究實踐教學各個環節的整合,全面實施項目式教學。
(二)分解培養目標,構建適合項目教學的能力目標體系和課程體系
1 構建綜合職業能力目標體系
為了更好地適應項目式教學,我們把專業綜合職業能力目標分解為學生思想道德素質、通用能力和專業核心能力三大部分。它是構建課程模塊,設置課程,制定項目式教學計劃和開展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的依據,也是確定課程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2 構建綜合職業能力課程體系
我們把應用型本科構建課程體系的基本目標,定位在建立實踐課程體系,適應項目式教學上。為此,我們調整了課程模塊,將課程體系分為思想道德素質課程、通用能力課程、專業核心能力課程、專業基本理論知識課程以及素質和能力拓展課程五大模塊。這種模塊課程,既強調了理論知識課程的寬度和長度,又突出了通用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注重了學生思想道德等人文素質的提高,兼顧了學生個人特長和能力的拓展。模塊化課程使項目式教學的目的性和針對性更加明確和突顯。
(三)突出實踐特色,制定實踐教學項目和教學規范
1 確定項目選擇和項目教學的原則
“教學項目的選擇與開發要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能力和課程的教學目標三個因素。在此基礎上,結合行業、企業的實際工作項目、工藝規范與技術標準,選擇具有明確主題和活動內容的典型項目”。[6]因此,我們制定了項目選擇和項目教學的幾個原則:(1)典型性和針對性原則。項目必須是“真問題”“真課題”;項目教學必須同專業綜合職業能力目標體系緊密結合。(2)綜合性和差別性原則。項目選擇應該以專業為基礎,體現多學科,一般不限于某一學科;不同專業應有不同項目或項目應有不同的側重點。同一項目的教學對不同專業應有不同要求和不同的考核標準。(3)理論和實踐并重原則。通過項目教學能引入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的講授,使學生在獲得能力的同時獲得必需的理論知識。(4)可操作性、實效性原則。項目的選擇和教學,要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行動導向和學生的實際操作;學生的訓練以及考試考核成績評定要具有實效性。(5)開放性、互動性原則,即項目開發和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師生能互動。
2 確定項目教學的教學大綱
項目教學必須編寫出項目教學大綱,處理好理論與實踐、素質與能力、主要項目和非主要項目等關系,明確項目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考核方式和學生成績評定標準等構成要素,以避免孤立地進行項目式教學。
3 編寫項目教學教材和資料
為了解決教材和相關的資料問題,我們采取了先資料,后教材的作法:第一階段,用2年左右時間,通過借鑒、收集整理、自己編寫,解決項目教學急用的各種資料。第二階段,用5年左右的時間,編寫出項目教學課程教材,并在教學實踐中逐步修改完善,力爭達到出版要求。
(四)建設實習實訓基地,為實施項目教學提供硬件支撐
為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學院成立了以院長為組長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領導小組,負責實習實訓基地建設中的決策和規劃。下設辦公室,成員由教務處、招生就業處、學生處、二級學院等處室、部門的負責人組成。
經過近幾年的努力,學院建設了一批比較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這些基地大致可分為以下三種類型。
第一種:單純實習實訓型。主要用于與教學進程相適應的課程教學項目實習實訓,大多設置在校內或學校附近交通方便的地方。
第二種:校企雙向合作型。企業和學院分別在對方建立人才培訓基地和實習實訓基地,選擇相關專業畢業班的學生組成培訓班,學習企業需要特設的課程和企業的相關規章制度,熟悉企業業務運作情況。培訓結束,學生即可到企業參加綜合項目的實習實訓。
第三種:實習與就業結合型。企業接受即將畢業的學生頂崗實習并準就業。
(五)完善實踐教學的評教評學體系,加強項目教學的管理和考核
1 完善教學督導組織,加強對教學過程的督查、督導
學院完善了教學督導組,委派一位副院長主持督導組的工作,增加了教學督導辦公室的人員,制定了《教學督導工作條例》,建立了會議制度、聽課制度、教學研討制度和定期提交教改意見和建議的制度。
2 健全評教評學制度,促進教學管理規范化
我院的評教評學制度由學生評教、教師評學等六個部分組成。評教評學活動的主要方式是問卷調查和召開座談會。為規范問卷調查,教務管理部門編制了6種表格,列出了評教評學的項目和評分標準或等級標準。普遍的評教評學活動,即全院師生人人參與的評教評學活動每學期2次,專項評教評學活動即針對某位教師或某門課程的評教評學活動每學期1~2次。
3 改革考試制度和學生成績考核辦法,探索項目教學考評的長效機制
為了保證項目教學取得實效,我們確立了形成性診斷考核和總結性評價考核并重,以形成性診斷考核為主的考核體制。推行知識、技能和素質全面考核,建立以能力考核為主的考核內容結構;將考核重心轉向實踐環節的項目教學,注重學生平時的學習和訓練,將平時成績所占比例由原來的30%,提高到50%。擔任通用能力和專業核心能力培養任務的課程,其項目能力測試成績所占比例不低于60%,且實行能力測試成績“一票否決制”。
通過探索和實施,我們總結出了“項目教學”的三個基本特點:(1)根據專業培養目標和課程教學目標,制定教學項目和項目目標;(2)根據項目教學目標組織教學;(3)保持教學項目之間一定的順序和連續性,上一個教學項目完成后才能轉入下一個項目的教學。
應用型本科教育是突出學生應用能力培養的一種高等教育形式。大力推進實踐教學形式的改革,實施項目教學,有利于培養高等技術應用型人才。實踐性教學是打造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彰顯其專業潛能特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的關鍵環節。[7]我們學院在項目式教學方面做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今后還有許多工作要做,特別是探索項目教學的環節、內容、方式方法和規律,使項目教學更加符合應用技術型高級專業人才培養的特點和要求。
參考文獻
[1]張士獻,李永平. 本科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綜述[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版),2010(10).
[2]高玉平,胡志民.在互利雙贏中拓寬和深化校企合作-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開展校企合作的創新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1).
[3]凌紅,楊興平,等.在五年制高職實行學分制選課管理與學生管理的實踐研究[C].盧鐵成.科學發展 探索創新:四川省高等教育學會第十次高等教育學科優秀科研成果總覽[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12.
[4][6]陳旭輝,張榮勝,等.項目教學的項目開發、教學設計及其應用[J].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9(8).
[5]陳研.項目教學法在高校課程教學中的研究[J]. 中國教育學刊,2013(11).
[7]張建斌.應用型本科人才分型培養模式及實施路徑[J].繼續教育研究,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