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旗琦
【摘 要】社會對于漢語言文學方面的專業化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對于專業人才的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對于漢語言文學教學的要求也越來越多。目前漢語言文學教學還處在發展階段,存在著一定的不足,在現實的教學中還需要不斷地進行創新,以有效提高漢語言文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漢語言文學 課堂教學 問題 策略
在21世紀的今天,漢語言文學的發展越來越受重視。然而在當前的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卻依然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一定要結合我國社會發展現狀來對現行的教學方式進行進一步革新,從而更好地完成設定的教學目標。下面我們就一起來探討一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困境與解決出路。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與要求
(一)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內容
高職院校中的漢語言文學專業主要是為了培養語文教師而設立的。在教學當中要求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關于語言、文學的基本理論;掌握有關于哲學、歷史方面的基礎性理論;掌握我國文學的發展進程和我國語文文字和文學方面的政策和方針;熟悉教育法規,具有初步運用教育學、心理學基本理論和漢語言文學教學基本理論的能力等。
(二)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教學要求
培養符合社會發展要求、具備較高綜合素質的漢語言文學領域的專門人才; 具備一定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知識修養,具備較高的審美能力、藝術素質和修養,具備良好的文學功底,掌握漢語言文學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熟練應用教育理論和教學手段,具有一定的口語和書面上的表達能力,并初步具備相關理論的研究能力。
二、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理論與實際應用脫節
雖然漢語言文學的教學當中有很多實踐內容,但是課堂教學還是與實際有著一定的差距,課堂上面更多的重視理論方面的教育。這就導致學生不能夠更加準確地掌握市場需求,制約了學生以后的發展。
(二)教師水平
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一個不斷發展的專業,但是目前我們教師的信息儲備卻一直都處于同一水平之上,基本沒有進一步的提升,教師在教學中基本上都依靠經驗來進行教學,從而導致了學生接受的信息知識滯后于社會的發展。
(三)沒有凸顯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漢語言文學課程,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依然是主體,沒有讓學生進行自由發揮。這樣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不利于學生進行獨立的思考,不利于學生建立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不利于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好地發展。
三、改進漢語言文學課堂教學的策略與方法
(一)提高師資力量的整體水平
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會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要打造一支專業性的教師隊伍,為漢語言文學教學注入新鮮的力量,也要組織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和外出學習,多學習一些創新的教學方式,來拓展教師的視野,從而更好地豐富教學內容,進一步做好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工作。
(二)引入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
任務驅動法是對于動手能力以及創新思維等能力的培養很好的一種教學方式。將任務驅動法引入到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中能夠促進學生更好的進步。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既需要獨立思考,又需要進行團隊協作,不但使漢語言文學課程方面的能力得到了鍛煉,而且也增強了合作意識。
(三)多與其他機構進行合作教學
合作教學就是根據課程的特點與一些在該課程領域優秀的單位來進行聯合教學。選擇一些在校的資深教授來進行到校指導,能夠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專業前沿信息,使學生更為快速地掌握行業動態,而且有著豐富專業經驗的人士也能夠幫助學生在漢語言文學的學習中少走彎路。也可以安排學生到企業中去進行短期實習,或者可以與企業簽訂定點培訓的合同,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以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提高就業率。
四、結語
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素質。在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潛力的發掘,培養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在教學上,要不斷地推陳出新,多結合市場來變換教學的模式和方法,以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從而為學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為漢語言文學專業的發展提供儲備力量,也為漢語言文學課程教學的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陳平原.文學史、文學教育與文學讀本[J].河北學刊,2013(02) .
[2]張虹.基于繼承的中外文學教育:守范與創新[J].中國成人教育,2013(02) .
[3]李迎春.回歸與超越:實現文言文文學教育功能的兩個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3(03).
[4]納張元.文學教育與民族凝聚力[J].大理學院學報,2013(01) .
[5]石華馨.語文教育與漢語言文學教育的對接性思考[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