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莉
【摘要】在當前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英語教學效果受到了老師和學生的普遍關注。在英語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進行實踐和創新,希望能夠尋找更有效的方式提高英語教學的效果,提高英語的流通和傳遞。本文通過對我國當前英語課堂教學中關于信息傳遞方式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分析,將語言學習中的相關理論運用到實際的教學中。對英語教學的傳遞策略設計方式和原則進行詳細的闡述,為英語教師提供科學的理論基礎。另外,根據不同類型的課堂實踐教學中遇到的問題,提出與之相適應的英語教學傳遞策略的設計理念。
【關鍵詞】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英語教學;傳遞策略;設計
![]()
一、導語
在我國當前的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為了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一味地進行教學形式上的變換,而忽略對教學中有效信息傳遞的實效性。在我國當前的英語教學中,教學信息傳遞的實效性偏低是當前英語課堂上存在的一個普遍現狀。本文旨在從理論上研究英語教學信息傳遞效果,提出有效提高英語課堂信息傳遞實效性的對策。在教學中運用相關傳播學理論,結合不同類型教學課程以及不同類型教學風格和受眾,提出提高英語教學有效的傳遞策略,豐富英語教學課堂,為英語教師提供更加完善的英語教學方式指導及方法。
二、英語教學傳遞策略設計研究的理論依據
(一)教學傳遞的概念
所謂教學傳遞指的就是通過對多種理論的綜合應用,伴隨相關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而形成的一門學科,對其概念并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界定,存在很多不同觀點。在教學中進行以教授為主的教學理念的設計的研究過程即為對教學方式進行評估的過程。而如果運用以設計為主的教學理念上的設計,更注重教學設計同教學原理的結合,可以有效地解決教學中所遇到的問題。
(二)基于構建主義的英語教學設計理念
構建主義的學習體系更加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知識的學習的構建主導者,而教師起到的只是輔助的作用,并不提倡教師對學生進行直接的知識的教授和思想植入。基于構建主義的英語教學設計理念所強調的教學設計主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建立明確的“以學生主體”設計思想。只有明確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才能夠確保教學設計理念制定和實施效果以及目的,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注重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調動和激發,引導學生在不同的環境下運用所學到的語言知識,并可以根據自身對學習的接收情況來調整和自己相匹配的方式,將學到的知識有效的轉化成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學以致用。
2.注重英語教育中“語境”的構建。在構建主義的理論中認為,英語的學習是需要結合一定的語境的,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促進學生運用自身知識的結構和相關經驗去進行新知識的學習,并能夠在豐富原來知識體系上注入創新的思想,對自己原有的知識結構進行重新的排列。
3.加強英語學習中的協作性。在構建主義下的英語學習中,要加強英語學習中協作性,建立學生同學校、同課堂以及同教師之間的相互協作關系,強化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掌握。
4.將實現構建主義作為學習的最終目的。在構建主義的教學中強調對學生英語語言能力的提高,將學生作為主體,將所謂教學的設計主體圍繞學生進行開展,老師進行輔導和幫助。在此過程中,始終將這一思想作為設計的核心理念,進行英語教學策略的設計。
三、英語教學傳遞策略設計研究的研究
(一)英語語言教學傳遞策略設計原則
由于當前對構建主義學習模式的理論研究具有多樣性,對英語教學方式的研究也比較廣泛,但是對于在構建主義學歷理論下的英語教學設計同傳播學理論相結合的方面的研究比較少。本文將圍繞此展開研究,總結出英語語言技能教學傳遞策略設計中遵循的原則:
1.通過對圖示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原則。在進行英語學習之初,不僅要對語言的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進行有效的教學傳遞,同時更加注重對圖示的學習和認知,深層激發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潛在認知。
2.將英語的輸入和輸出方式有機結合原則。在對英語的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進行傳遞時,也要注重將聽和讀技能性結合作為英語的輸入技能,將說和寫技能結合進行傳遞作為語言的輸出技能,注重技能之間的有效結合,而不是技能之間的孤立學習。
3.建立科學的語境原則。在英語語言的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進行傳遞的過程中,要準確的尋找到語言學習的關鍵切入點,幫助學生搭建科學合理的語言學習環境,輔助學生進行語言學習,通過有效地傳遞方式將語言的傳遞技能教授給學生,鞏固學生的語言學習知識機構和學習效率。
(二)英語語言教學傳遞策略設計方式
在針對英語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對英語的聽,說,讀,寫方面的技能的學習屬于程序性的知識,在對英語教學傳遞策略設計模式上可以應用這一程序性的設計模式
1.建立“聽”“說”型英語課堂教學傳遞策略設計模式。首先通過教師對教學的內容進行編排,借助多媒體等方式傳授給學生,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認識以及知識輸入接口。然后學生按照自己接受和掌握能力對教師進行反饋。教師在學生反饋的結果中進行分析,總結教學方式實施的效果,對于學生不能掌握的知識點再依次進行篩選講解,增強學生的學習和理解情況。在此過程中,教師要給予下學生更多的在幫助和引導。
2.建立“讀”“寫”型英語課堂教學傳遞策略設計模式。在“讀”“寫”程序上的教學策略設計上仍然需要教師在語言傳授之初建立對語言學習的圖示認識,通過編排向學生進行傳遞,通過不斷地傳遞和反饋,進行教學過程的全面分析和反思,幫助學生構建程序性的知識體系結構,輔助學生制定自主學習的方法和策略。在學習過程的始終都要對學生進行科學的指導,在關鍵時刻,使用不同手段幫助學生構建英語學習模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本文將構建主義學習理論作為英語教學策略研究中的理論依據,建立以英語的傳播模式,對不同類型,不同語言技能上的英語語言教學傳遞策略進行研究,并提出合理的英語教學傳遞策略設計模式。在將該模式應用于英語教學的課堂上,不僅能夠幫助教師提升了英語教學中有效信息的傳遞,科學的調動了學生的英語學習自主性和創新性,提升了整體的英語教學質量。在不斷地發展過程中,進行不斷地優化和完善這一設計模式,將英語教學傳遞策略的設計模式發展成為一種日趨完善的教育模式,有效確保英語教學中的實效性傳遞。
參考文獻:
[1]崔雅萍.多元學習理論視域下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可持續發展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2.
[2]何振蓮.從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視角論中學英語學習策略的培養[D].重慶師范大學,2011.
[3]丁小月.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策略研究[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09,04: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