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山洪
【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很大。作為農業大國,農田水利是農業生產快速、健康發展的首要條件。當前,隨著農村經濟的不斷改革和發展,農村農田水利的建設和管理存在著投入不足待建工程還很多,工程分布不均,配套工程不完善,工程權責不明,工程管理跟不上,工程效益衰減等問題。這些問題已成為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主要制約因素。因此,加強農村水利工程建設與管理,讓未建工程早日得到開工,已建工程發揮最大效益是當前農村水利迫在眉睫的工作。
【關鍵詞】農村;水利;現狀;發展
一、農田水利工程現狀
我國幅員遼闊,土地眾多,農村遍布全國各地,農田水利處處有涉及,水利工程處處有需求。正因我國地大物博,人口眾多,所以,當前的農田水利還存在著很多問題。
1. 資金投入不足,待建工程還較多。前些年,因國家還很窮,國家把每年的水利投入大都給了大工程、大項目。對給予農民很大幫助的“小工程、小項目”投入不足。加上農村水利基礎設施見效慢,工期長,效益不明顯。水利部門和政府部門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更愿意把資金投入到見效快,收益高的形象工程。雖然,近幾年國家加大了對農村農田水利的投入,但因面廣點多,分到鎮村的資金已是九牛一毛,加上農村農田高低不平,增大了工程的投入,鎮村根本無法解決資金缺口,只能等著國家的扶持。現農村農田水利待建的工程還很多。
2. 水利工程分布不均。因平坦地區的工程投資少見效快所以溝渠交錯,用水、排水很方便,有些地段可以說是重復投資。但大面積的坡田、梯田因投資大、見效慢因而溝渠簡陋,甚至沒有溝渠,大都成了“靠天田”,“望天田”。農民的收成得不到保障。
3. 主體工程的配套工程不夠完善。目前, 配套工程不夠完善是農村農田水利的一大通病。主體工程完工了,配套工程卻跟不上。諸如水庫建好了,溝渠卻遲遲不能開工,大量的水不能及時到達田地,工程失去了建設的目的。原先工程規劃的面積得不到灌溉,工程沒有發揮應有的效益,群眾怨聲載道。還有的工程主渠道建成了,支渠卻滲漏不堪,明明看著主渠水流到支渠了,可流著流著水卻不見了。急需澆灌的農田得不到水的滋潤,農作物要增產是不可能的了。
4. 工程權責不明。部分工程建成后權責不明,有的工程建成后雖有部門、村社對其進行管理。但部門間、村社間的權責劃分不夠明確,致使部門、村社間權利重復、責任無人承擔。形成該管的沒人管,不該管的人人來管,最后導致工程部分出現問題整個工程就處于癱瘓狀態,根本發揮不了工程的效益。現大部分村社小型水利工程實行了改革,產權、責任到村到人,雖劃清了權責,但還是沒有執行到位,工程與沒改前相差不大。
5. 工程管理跟不上。“重建輕管”是大部分已建工程存在的一大毛病。有的工程雖有專門管理人員,但因種種原因,管理還是不到位,工程久了就不能正常運行。還有的工程建成后就沒人管理,卻人人使用。工程剛建成時運行良好,可是久而久之,工程小毛病沒人去管,沒人去解決,小毛病變成了大問題。諸如小溝渠之類的工程,大伙只知道在田間地頭用水,卻不想到上游清挖,更不想把損壞的地段修好。
6. 工程效益衰減。大部分水利設施建成時間已久其設計標準低,配套不全,質量差,設備技術落后且排灌標準低,工程老化失修,設備報廢嚴重,發揮不了應有的效益。工程急需改造、修繕、重建已成了勢在必行的現實問題。
二、存在問題解決方案
1. 加大小型水利工程的資金投入,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發動群眾投工投勞,鋪開以“政府補貼為主,群眾投勞為輔”的建設模式,達到“以最小投資獲得最大建設”的目的,逐年解決小型水利待建工程。
2. 合理布置水利工程,加大對缺溝少渠地方的工程建設。不能因為地勢復雜、投資大就不予工程布置。要根據實地情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實現田田有水灌,地地有溝排,糧食大豐收的目的。
3. 加大主體工程配套設施建設。主體工程未完前就應啟動配套工程的建設,使主體工程和配套工程同時完工,同時投入運行。這樣既省時又及時發揮了工程的效益,也避免了主體工程完工后配套工程遲遲不動,甚至一拖再拖最后到了沒人問津的地步。
4. 工程的建設管理權利、責任、義務要明確。不要出現權利重疊和沒人擔責的現象。只有權責分明了,各部門、各村社才能各履其職,各享其利,各擔其責,工程才能正常運行。小水改成果要落到實處,不能只是書面上改革了,而實際上沒什么變化。
5. 加強工程的建后管理。工程建好后要配專人長期管理,主管部門要定期不定期對工程進行檢查,對管理人員進行培訓。當前,大部分農田水利設施無人管理,水利設施遭到破壞和被盜的屢見不鮮。工程存在的小毛病得不到及時修復,導致工程沒人管,眾人用,工程效益一年不如一年,最終整個工程處于癱瘓狀態。
6. 充分調動群眾積極性,定期對已建工程進行維護、清挖......。讓“我護工程,工程為我”的宣傳口號深入人心,落到實處。讓工程在群眾的維護下運行,讓群眾在得利的基礎上維護工程。這樣,工程才能發揮其應有的效益。同時,要不斷引用新的排灌技術,使工程的效益進一步得到提高。
三、結束語
農村是國家的主要組成部分,農業生產是農村致富的主要手段,水利是農業生產的命脈,是社會發展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水利發展了,農民才有豐收的可能,農民豐收了,國家才會不斷富裕、富強起來。因此,農村水利建設在整個國家建設中應占有不可動搖的地位。雖然,工程在建設、運行當中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只要全民總動員,全民投入到工程的建設和管理當中,我相信水利工程一定會發揮最大效益,使群眾富裕、國家富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