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蔣婉波
【摘要】 批判性思維的是創新能力培養的核心。思維相關理論的學習和研究,創設良好的課堂氣氛和教育環境,設計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形成“積極思維的習慣并且進行廣泛的閱讀。
【關鍵詞】大學生;批判性閱讀教學;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
![]()
一、引言
近幾年,作為課程改革以來重要教學目標之一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在中國受到重視和倡導。現今的高等教育呼吁培養創新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能力的培養息息相關。而對英語專業的大學生來說,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更為重要。美國社會學家薩姆納認為批判性思維是“我們反對錯覺、欺騙、迷信以及誤解我們自己和現世環境的唯一保證。”是“對付生活難題的一個方法。”批判性思維能夠使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理性的看待問題,判斷事物的表象與本質,進而形成獨到的認知能力和批判閱讀能力。
在新修訂的《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提出“培養學生細致觀察語言的能力以及假設判斷、分析歸納、推理檢驗等邏輯思維能力”是英語閱讀課程教學目標的主旨,而英語批判性閱讀能力是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就目前的閱讀教學現狀來看,前景并不樂觀。大多數的教師不重視培養自身的批判性閱讀理論;上課時依然采取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側重語言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學生進行閱讀策略和技巧的講解與指導。雖然重視了閱讀內容,但是卻忽視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由于學生自身存在被動學習、聽之任之、課外閱讀量少的問題,為教師在培養其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的路上設置了障礙。因此,本文力圖將批判性思維和批判性閱讀理論應用到英語閱讀教學中,從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探討在英語專業閱讀教學中培養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問題,探究培養創造性外語人才的途徑。
二、理論基礎
(一)批判性思維
最初,恩尼斯認為:“批判性思維是集中闡述相信客觀事實并根據其做出決策的合理性反思性思維。”后期,他又將人的主觀意識引入到此概念之中,強調既重視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技巧和能力,又重視培養批判性思維的意識與精神。
鐘啟泉主張:“批判性思維是一種對于某種事物、現象或主張,發現它們的問題所在,并根據自身的思考邏輯對其做出主張的思考”。
筆者認為,批判性思維是指有技巧地應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對所接收的信息進行解讀、分析、評估、推理、解釋和自我修正,以審慎的態度思慮議題和解決難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主要包括批判性思維意識的提升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提高。
(二)批判性閱讀
華萊士認為:“批判性閱讀是對文本的高層次理解,包括解釋和評價的技能,使讀者能夠分辨重要和非重要信息、區分事實和觀點、確定作者的目的和語氣;并且通過推理推導出言外之意,填補信息上的空白部分,得出符合邏輯的結論。”
朱光潛在《談美書簡》中說:“所謂持`批判的態度'去讀書,就是說不要盡信書,要自己去評判書中何者為真,何者為偽,何者為美,何者為丑。”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批判性閱讀就是指批判性思維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有意或無意地運用了批判性思維的方法,不僅消化吸收了文章的篇章結構和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歷史和權力關系等圖示辯證的分析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觀點。
(三)英語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
英語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即在英語閱讀中,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的展現。英語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是在閱讀過程中,讀者有意或無意地運用了批判性思維的方法,不僅消化吸收了文章的篇章結構和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社會、歷史和權力關系等圖示辯證的分析理解文章的內涵和作者的觀點。
三、培養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的方法
就英語專業的學生而言,培養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既要強調教師至關重要的作用;也要求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重視批判性思維能力。具體措施如下:
(一)教師方面
1.加強對批判性思維理論的學習和研究
教師自身應加強批判性思維相關理論的學習和研究,這是提高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不可或缺的。只有教師自身具備批判性思維能力,才能對學生進行有成效的指導和培養。首先教師要重視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并有將其提高的自主性;其次要通過閱讀相關書籍和期刊論文了解批判性思維研究的發展動態。同時,教師的教學理念必然會影響其教學方式、方法。教師首先要在心中樹立與學生平等的思想、在教學過程中踐行以學生為中心的理念,才能在教學實踐中有效提升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其次從教師發展的角度上看,教師不僅要具備學科專業基本知識,還應具備有關語言學、課堂管理、邏輯思維、社會、政治等諸多的百科知識,從而提高其教學能力和交際能力。
2.活躍批判性思維的課堂氛圍
鼓勵他們自己發現、自己思考,將自己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活學活用做出選擇和判斷;鼓勵學生進行思考性閱讀,著力于超越作品和作者,形成與作品、作者不同的見解;鼓勵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使他們在討論的過程之中相互觀察、相互內化。這一系列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在此過程大學會以批判性的思維辯證的看待問題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思維方式。正如其他國家教育家所主張的,批判后要形成自身的建設性意見或設想,破而后立,有破有立,才能日臻完美.
3.設置合理的課堂教學模式
在此以《現代大學英語精讀1》第一單元Half A Day為例對課堂的教學模式進行說明。
(1)猜測
首先,讓學生根據文章標題思考文章大意,幫助學生調動已有的文法知識以及邏輯思維進行有目的的閱讀,讓學生激發并運用的圖示知識分析和理解文章。其次,教師設計問題讓學生進行討論。如,作者為什么要寫這樣一個主題? 之前是否閱讀過與本文章主題類似的文章,認為觀點是否正確? 例如,通過閱讀文章標題Half A Day 可知本文與生活有關,對于這一主題,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教師可以在閱讀前讓學生們結合實際生活猜測文章可能描述的內容以及作者的主要觀點。例如,教師可以設置這樣的問題:What is your daily life? Can you share it with us? Why did author have this title?
(2)閱讀
閱讀是批判性閱讀模式的重要環節。在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邊讀邊依據上下文的內容以及已有的圖示知識對文章的內容進行全面分析,反駁或領悟作者提出的觀點。這就需要學生在閱讀時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辯證的看待對作者在文章中所提出的觀點。
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類似的問題:What is the main opinion of the passage? Is this opinion right? What is your viewpoint? 認為日新月異的變化對生活有益;有的學生同意作者的觀點,認為社會的變化對生活有害;還有些學生持中立意見,認為社會的變化既改善了的生活也讓人類逐漸迷失了自己。此外,教師也可以向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不能一味地根據教學設計表達自己的觀點。
(3)評價
在此環節中,學生可以隨意表達自己的觀點。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文章的各個方面進行討論或辯論。此環節即可讓學生深入思考文章的主題,理解主題的多層面觀點,也可讓“生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互動。
例如,教師可根據閱讀內容的主題設計辯論活動:Is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beneficial for our life? 學生根據自己的觀點自主形成正反兩方,兩方學生在本組內交流觀點,商討另一方可能提及的觀點,并思考如何進行反駁。最后,師生雙方共同表達哪一方的觀點更令人信服。這種類型的思考和辯論不僅讓學生鍛煉了口語能力、提高了口語水平,而且由于與他人分享觀點,提升了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4)寫作
基于前三個環節,學生對文章的內容有了整體的把握,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進行批判性閱讀教學最后一個活動——寫作。這樣,既沒有將閱讀從聽說讀寫的技能中割裂開,又可以訓練學生通過文字表達自己的觀點。
例如,通過之前的辯論活動,學生對以及牢固的掌握了本文的重點以及作者的觀點。教師可以讓學生寫議論文,這樣,學生可以根據文章內容和已有的圖示知識對進行寫作,表達自己的觀點并辯證的看待文章的觀點。
(二)學生方面
1.擴大閱讀量
多讀書能使人全面地了解大自然、社會和人生,廣泛地接觸各種各樣的思想和觀點,增強腦中圖示,為批判性閱讀奠定基礎,從而引發積極思考。作為英語專業的學生,要多讀與專業有關的書籍,讀得越多,就越能擴大知識面,了解到更全面的信息;在讀的過程中要利用圖示,積極思考,對獲得的知識和觀點進行梳理、比較和辨析,從而形成自己的看法。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思考,學生的思維也就會更全面、深刻,進而提高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
2.關注自身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的發展
絕大多數大學生只關注自己所學的知識、學業成績等,很少注意自身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要讓學生真正地關注并意識到具有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性和對自身的影響,就要使其在學習、閱讀了批判性思維的相關理論和訓練后,與實際相聯系。有研究表明,對研究的被試進行批判性思維能力的培養之后,他們并沒有獲得使用這些技能的一般習慣,而且無法獨立判斷這些技能在什么時候再次使用。因此,教師要注意指導學生把已掌握的批判性思維相關理論和技能應用于現實生活的各個領域,這樣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才會最大程度地提高。
四、結語
批判性閱讀思維能力培養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推進了素質教育。使教育不僅培養掌握先進知識的人,更培養具有批判思維的國民。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全面的人”、“完整的人”,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批判性思維教育是不可或缺的。在不斷發展的知識經濟時代,大學生必須利用以具備批判性思維對各種信息做出篩選和判斷,形成自己的觀點。有效地提高批判性思維能力需要師生共同發揮創新潛能。教師要不斷充實自己,為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提供土壤和環境,使學生在閱讀時做到:讀懂文章的內涵,讀懂文章的外延,并與其它同類文章進行對比分析;學生要重視自身思維能力的培養,主動學習、積極思考、廣泛閱讀。最終達到學生會有意識地、主動地調動其批判性思維技能,逐步建立起個性化的學習策略,在提高其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同時有效地拓寬知識面,全面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并最終建立其穩定的批判性思維體系。
參考文獻:
[1]Tricia Hedge,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2]劉慧,王賀. 大學英語“預讀議寫”批判性閱讀教學模式探究[A]貴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
[3]廖乃幟 論大學生批判性思維及批判性閱讀能力的培養[A]前沿,2012
[4]吳夏蕓 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大學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A]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1
基金項目:本文為吉林師范大學高等教育教學研究重點課題《英語專業師范生課堂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的階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