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苗
【摘 要】恰當地選準多媒體的運用與數學課堂教學的最佳結合點,適時適量的運用多媒體,就會起到“動一子而全盤皆活”的作用,發揮其最大功效,就可以減輕學生學習的過重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促進素質教育實施,培養學生非智力因素,符合現代化教育的需要,有效地培養更多的跨世紀的創造性人才。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整合運用
在新的形勢下,掌握現代信息教育技術,并正確合理地運用到課堂教學中,這是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創新教育的要求。但是如何能有效的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富有成效的小學數學教學創新實踐呢?本文就信息技術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地運用作一些初步的探討。
一、運用多媒體,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有人曾說:“沒有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欲望。”根據心理學規律和小學生學習特點,有意注意持續的時間很短,加之課堂思維活動比較緊張,時間一長,學生極易感到疲倦,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下降等,這時適當地選用合適的多媒體方式來刺激學生,吸引學生,創設新的興奮點,激發學生思維動力,以使學生繼續保持最佳學習狀態。 學生學習有了興趣,教學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根據情境教育的原理,創設充滿美感和智慧的學習氛圍,可使學生對客觀情境獲得具體的感受,激起相應的情緒,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使他們潛在的能力得到充分發展。
二、創設問題情境,激發求知欲
小學生好奇心強,要想不斷地啟發學生的求知欲,只有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活動的策劃者、組織者和指導者,如果教師能抓住教材中所蘊含的創造性因素,激起學生學習情感,創設富有變化、能激發新異感的學習情境,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把學生引入一種與問題有關的過程,使他們在心理上造成一種懸念,處在一種“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狀態。 例如,在教學“平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這一課題時,先通過復習幫助學生理清“組合圖形”間相結與內含的關系,再由觀察計算機網絡展示的各種組合圖形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圖,提出:如果要計算這些實物圖形的面積,該怎么想?學生回答,看該實物圖近似于什么圖形,就運用圖形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在計算機將實物圖變化為規則圖形后再提問:現在你會計算它們的面積嗎?學生發現盡管變化成規則圖形,但因為沒有學習過它們的面積計算公式,故還是無法計算。此時我就追問:你們現在最想知道什么呢?這一問題引起學生議論紛紛,有些說我們先要把這個圖形分割成幾個以前學過的圖形,并利用相加或相減來計算出這個圖形的面積。最終師生共同歸納出“平面組合圖形的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課題的提出是通過計算機網絡展示出生活中的數學情境后,調動起學生的求知欲,再由他們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后,躍躍欲試地想去努力解決問題,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已達到最高點,他們的思維開始活躍,充分做好了全身心投入到新課學習活動中的準備。這種學生的思維,完全是主動學習的一種表現,更是培養創新意識所不可少的。
三、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突破教學難點
小學生的思維正處在由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這就構成了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與數學的抽象性之間的矛盾。如何解決這一矛盾,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能夠成功地實現由具體形象向抽象思維的過渡。由于多媒體形象具體,動靜結合,聲色兼備,所以恰當地加以運用,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例如,在講解“圓的面積”一課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圓面積計算的方法這一重點,我先在電腦上畫好一個圓,接著把這個圓分割成相等的兩部分共16份,然后通過動畫把這兩部分交錯拼好,這樣就可以拼成一個近似的長方形。反復演示幾遍,讓學生自己感覺并最后體會到這個近似的長方形面積與原來的圓的面積是完全相等的。再問學生還發現了什么?這個近似的長方形的長、寬與圓的什么有關?從而導出求圓的面積公式。使得這課的重難點輕易地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培養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四、創設生活情境,讓數學回到生活中去
數學本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為了讓學生學有用的數學。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瞄準與學生生活經驗的最佳聯結點,并架起橋梁,使數學知識因貼近生活而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感受生活化的數學,用數學眼光看待周圍的生活,增強學生的數學意識,培養學生的數學興趣和素養,提高學生的實踐應用能力。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設計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貼近他們實際的生活素材。
例如在學習統計的初步知識中有關求平均數的內容時,教師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身高1.5米的小明要趟過一條平均水深0.8米的小河,他會有危險嗎?在學生們的爭議中,教師適時演示課件,有時小明能安全渡過,有時又遇到危險直呼救命。在生動有趣的生活情境中,學生理解了平均數的含義,突破了難點,認識了事物的本質。
信息技術進入數學教育帶來了機遇,也帶來了挑戰。我們只有迎難而上,不斷探索、研究,注重實效,優化整合,才能跟上時代的步伐,更好地發揮計算機網絡輔助教學的優勢,使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