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涵



摘要:文章選取GICS分類下2011~2013年信息技術行業的有關變量數據。采取因子分析法和線性回歸法實證分析了該行業現金股利政策的主要影響因素。實證結果顯示:信息技術行業現金股利主要受到盈利能力和上年現金股利發放量的影響;企業成長性對于現金股利發放的影響并不顯著,與傳統理論不符。此外,影響2011和2012年現金股利發放量的資產流動性不再是影響2013年現金股利的關鍵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和應收賬款周轉率,對此,政府因加大對控股股東監管,企業需加強催收賬款能力。
關鍵詞:信息技術行業;現金股利政策;因子分析;影響因素
一、引言
股利政策是上市公司財務管理三大政策之一,股利通常被定義為根據股東所有權比例,對公司盈余(不論是過去的或是現在的)進行的分配。股利政策主要涉及的是支付盈利或是留存它以供再投資。對于股利政策的闡述需要對其一系列主要的決定因素進行思考——比如一個公司的盈利情況;或是影響投資者的因素,在公司中,是保存或是處置他們的投資。股利是根據管理條款支付給股東,也是根據它所選擇的需要遵循的股利政策的形式來做出的管理決策。管理條例經常給管理者一些指引——保留一部份的收入,把其他部份以股利的形式給公司的股東們。自從過去的60年以來,一系列的對于股利政策的競爭性的解釋條款已經呈現,然而,在股利政策的決定因素方面至今都沒有在學術界形成一個廣泛統一意見。Black(1976)認為什么因素影響公司股利政策,而這些因素之間又怎樣相互影響都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他將其稱為“股利之謎”(Dividend Puzzle)。本文通過因子分析法來驗證這系列因素中影響現金股利的關鍵因素。
二、文獻回顧
國內的研究主要是在國外研究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無論是過去經典的股利政策理論還是現代興起的股利政策的理論,都沒有專門針對高科技企業的,這可能與高科技企業興起的年代有關.但是這些理論根據股利政策與成長性以及投資機會作出了一定程度的區分,這可以作為研究高科技企業的基礎。高科技企業具有高成長性、高風險性、高投入以及高收益性。由于高科技企業中,人的因素較多,無形資產也較多,可能會產生較高的代理成本。
鄭琳(2007)以高科技上市企業2001~2005年的數據為樣本,利用最小二乘法對多元線性回歸模型進行分析。研究表明:當投資用實際業務支出表示時,現金股利與之表現為顯著的負相關。而企業的成長性與現金股利確不成顯著的負相關,說明我國對中小股東利益保護不夠,因為大股東急于派現,也因此沒有考慮企業長遠的發展。
張小鵬,左殳(2004)通過對中、美的高科技的現金股利發放進行比較。通過數據分析表明:我國高新產業相比傳統理論、美國而言具有著較高的現金股利。原因是通過提高現金股利從而降低凈資產提高凈資產收益率來滿足再融資條件,而并不是現金過剩。
李志強(2005)以高科技上市公司2000~2002年的數據為樣本,通過建立多元線性回歸模型,對影響高科技行業現金股利的因素進行了實證研究。研究表明有五個因素會顯著影響現金股利—公司上年的現金股利、每股經營凈現金流量與現金股利顯著正相關;企業的資產負債率、流動比率、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與現金股利顯著負相關。流動比率與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對現金股利的影響之所以與傳統意義上的觀點不同,可能因為高科技企業具有高成長性,因此需要大量資金支持。
因此本文提出下列假設:
假設1:盈利能力是影響信息技術企業現金股利發放最為關鍵性的因素,上年的盈利,當年的收益與當年現金股利發放呈正相關關系;
假設2:資產流動性不是影響信息技術企業現金股利的關鍵因素;
假設3:企業的成長性不是影響信息技術企業現金股利的關鍵因素;
假設4: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是影響信息技術企業現金股利的關鍵因素。
三、研究設計
(一)樣本及數據來源
本文數據全部來自WIND數據庫終端,選擇GICS分類下信息技術企業,共342家,以2011~2013年為報告期,剔除ST企業、*ST企業,數據不完整以及現金股利發放數額為0的企業。因此本文選擇信息技術行業企業的樣本數為51個,以研究對此行業現金股利發放產生關鍵性影響因素。本文使用SPSS軟件進行分析研究。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首先利用因子分析工具分析出影響信息技術行業現金股利發放的主要因子,再利用回歸方法分析相關因素的影響大小,并進行對比。
(三)變量設計
基于前文的研究分析,本文選取了23個解釋變量(表1),作為信息技術類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的影響因素。其中,因變量為每股現金股利(X24)。
(四)實證分析與實證結果
通過以上文獻和自變量的分析,影響信息技術企業現金股利發放的影響頗多,采用多元線性回歸的方法逐個分析,可能會造成工作量過大,以及多重共線性問題。因此,先采用因子分析法進行降維。
1. 因子分析
(1)KMO和Barlett的檢驗
通過表2可以看出,KMO的值從2011年至2013年都接近0.5,因此是適合做因子分析的。而且,sig的值都為0,說明變量之間是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根據企業的盈利能力、資產流動性、盈余能力、股權結構、股利政策的穩定性、國家政策所選取的指標與現金股利的發放具有較大的聯系。
(2)2011~2013信息技術行業提取因子的總方差解釋
通過降維得到的因子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釋自變量的信息含量,信息丟失量是否足夠小。通過因子解釋原有變量總方差情況表(表略)可知:2013年提取了7個因子,能在80.166%程度上解釋原有變量;2012年提取了7個因子,能在81.510%的程度上解釋原有變量;2011年提取了7個因子,能夠在76.416%的程度上解釋原有變量;因此,因子選擇較好,信息丟失量較少。
(3)旋轉后的因子負荷矩陣(由于篇幅有限,本文選取有顯著影響的載荷,本文設定大于0.6的因素是有顯著影響的載荷)
由表3可知:
參考2011~2013年有關顯著影響的載荷,進行綜合命名:因子1命名為當年及上年盈利能力、上期現金股利政策;因子2命名為資產流動性和企業成長性;因子3命名為股權結構;因子4命名為企業成長性;因子5命令為經營能力及企業價值;因子6命名為資產流動性;因子7命名為股權結構。
2. 多元線性回歸
分別對2011~2013年所提取的因子與當年所發放的現金股利進行回歸,以剖析影響現金股利發放的關鍵因素,采用逐步回歸,結果如表4。
因此,方程如下:2013年y=0.166+0.115F1+0.032F5
2012年y=0.181+0.108F1+0.034F2+0.037F5
2011年y=0.214+0.081F1+0.054F2
四、結論
(一)總體結論
本文的實證支持假設1、假設3;不支付假設2、假設4。即盈利能力是影響信息技術行業現金股利發放最為關鍵的因素,此外,信息技術行業現金股利發放較為穩定,多是上年股利發放作為重要參考。資產流動性是影響此行業現金股利發放的第二重要因素,流動性越大,現金股利越大。然而,企業成長性、股權結構并不是此行業現金股利支付量的關鍵因素。然而,從2013年回歸方程中可知,因子5中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與現金股利呈現正相關。可從一定意義上證實信息技術企業并不重視企業發展,控股股東與管理層間第一類代理成本較為嚴重,控股股東急于轉移現金股利,以防止管理層不當投資或是急于擴大規模。
(二)相關建議
盈利能力仍然是影響信息技術企業最為有力的因素,不光是當年的收益,而且去年的收益以及對未來收益的預期都會影響現金股利的發放;此外保持現金股利發放的穩定性也是企業制定股利政策的關鍵性因素。信息技術企業股利政策較為規范和穩定,因此企業要加強自身的盈利能力。
影響2011年和2012年關鍵性因素的資產流動性不再是影響2013年的關鍵性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應收賬款周轉率和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而應收賬款又與銷售掛鉤,因此銷售額的賒賬在多大速率上得到收回成為影響現金股利的關鍵因素,所以要加快催款催賬、企業要對賒賬單位進行信用評價等。第一大股東持股比例成為了新的影響現金股利發放的因素,而成長性與現金股利發放并不呈顯著關系,說明我國信息技術企業對中小股東權益保護不夠,大股東急于派現。要加強對于大股東方面的監管,要從長遠利益出發。
參考文獻:
[1]鄭琳.我國高科技企業股利政策研究[D].山東大學,2007.
[2]李志強.上市公司現金股利政策影響因素分析——來自滬、深股市高科技企業的經驗證據[J].內蒙古財經學院學報,2005(04).
[3]張小鵬,左殳.中美高科技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比較[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4(07).
(作者單位:江西財經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