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梅
為深入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我們開辟了一條分層教學的道路,其堅持的主要教學思想便是尊重每一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巧妙地將每一名學生的特點轉換為教學的動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升學生自身的數學學習能力。
一、教學目標分層,激發學生學習樂趣
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我們首先注重的應該是教學目標的分層設計,通過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的目標教學使得學生能夠獲得最充實得的數學知識。譬如,在《升和毫升》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針對不同的學生制訂了不同的教學目標,具體如下:
平時成績優秀,課堂表現積極的學生:其目標是熟練地掌握升與毫升之間進行的各種換算,并且能夠適當地將其運用到一些簡單地應用題的解答當中。
平時成績一般,課堂表現平平的學生:其目標主要是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并且能夠解答這部分的應用習題,經常與成績優秀的同學進行交流。
平時成績略差,課堂表現一般的學生:其目標主要是能夠熟練地掌握基礎知識的運用以及能夠解答基礎知識部分的所有習題。
平時成績極差,課堂表現消極的學生:其目標主要是能夠理解這部分知識的內涵,能夠集中注意力進行學習任務。
在進行數學知識的分層教學時,我們首先要精心制訂每一個教學目標,并且在進行教學時嚴格按照目標進行教學實踐,從而符合尊重每一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的教學初衷,創建以生為本的教學課堂。
二、教學內容分層,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將我們所需要講的教學內容分層,再講給學生們,這樣不僅可以將教學內容全面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們更加清楚地了解整個教學內容,同時還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們能夠自主地去剖析數學,了解數學,更好的學習數學知識。
譬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針對不容層次的學生作了以下教學內容的分層設計:
成績優異的學生:這一部分學生形式成績各方面表現的都非常優秀,因此,針對這一部分學生主要教學內容便是一小部分小數加減法基礎知識習題的練習,之后便是應用題解答的引用并且不斷地進行練習,最后便是難題的解答。
成績一般的學生:針對這一部分學生的主要教學內容便是小數加減法基礎習題的不斷練習,最后便是應用題基礎習題的練習,不斷地加強與鞏固。
成績較差的學生:針對這一部分學生的主要教學內容便是小數加減法基礎知識的深層記憶與鞏固,之后便是基礎習題的不斷練習。
成績極差的學生:由于這一部分學生的特殊性,我所設計的主要教學內容便是利用一些簡單的習題集中其注意力,然后讓其初步接觸小數加減法的復雜習題案例。
因此,在進行教學內容的分層教學時,我們要進行精心地設計,讓學生在根本上提升個人的學習成績,走進數學知識最深層的世界。
三、教學評價分層,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在教學任務結束之后我們應對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評價,而在以往的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許多數學教師并沒由意識到教學評價環節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性,從而造成大部分學生在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之后處于一種茫然的狀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我們也要格外注重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不同內容的教學評價。
比如,對于平時成績優秀的學生我們不能一味地只是進行夸獎,利用“你太棒了”“你真聰明”等這種毫無營養的評價只會不斷地增長這一部分學生的虛榮心,使其完全地處于一種自我的狀態,從而形成其無法面對失敗的心理世界。
對于形式成績一般的學生,假如我們只是以“你應該向xxx學習學習”“你這里是不正確的”等話語進行教學評價的話,對其學生成績的提升將會完全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在對其進行評價時我們應該表明在向xxx學習時應該學習他的什么,是學習的狀態還是解題的思維等等,而在指出其錯誤時我們也應指出其這里為什么會做錯,指出其錯誤的思維方式,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問題。
對于學困生的教學評價是我們有史以來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大難題,因此,在對于這一部分學生進行教學評價時我們應該不斷地激勵其不要放棄希望,只要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從而提升其學習信心,使其走入數學知識的世界。
所以,在教學評價分層環節,我們應根據不同學生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方式進行評價,使成績優秀的學生不會過于驕傲,成績較差的學生也不會對學習失去信心,所有學生都找到自身的平衡點,實現共同進步以及教學課堂的全面發展。
總而言之,在進行數學教學的分層教學時,我們要抓住每一名學生的特點,根據其特點進行深入探究以及不同方面的分層設計,從而實現分層教學的最終目的,尊重每一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貫徹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創建生機勃勃、絢麗多彩的數學知識分層教學課堂。
(作者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