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紅
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的基礎。新課標要求一年級、二年級“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如此大的識字量,怎樣才能讓學生輕松、愉快地掌握這些字,真正做到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義呢?
一、激發學生主動識字的興趣
1.游戲激趣
由于低年級識字量大,課時緊,教師要想在一堂課中完成教學任務,讓學生學會,就必須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根據低年級學生頑皮、活潑、好動的特點,又喜歡游戲。把游戲引進課堂,引導學生在豐富多彩的游戲中識字,寓教于樂,讓學生真正喜歡漢字,對識字產生濃厚的興趣,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教師就應該在平時多收集學生喜歡的游戲,根據識字要求,設計不同的游戲活動。盡可能通過游戲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變單調的讀、重復的寫為有情趣的讀、有滋味的記,從而有效地提高識字教學的質量。
2.多媒體課件激趣
實踐證明,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識字教學,能激起學生學習漢字的欲望,有利于培養良好的認知策略。如先出示一組象形字,由實物圖和象形字對應組成,再到現代漢字簡化字,逐漸演變的動畫形式出現,富有動感的、生動有趣的畫面一定能使學生產生一種神秘感,從而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識字教學,把孩子牢牢吸引住,提高識字效率。
3.競賽激趣
由于低年級學生爭強好勝,自尊心強,愛表現的特點,有意引進競爭意識,可以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要善于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加以肯定,使學生產生一種愉快的情感體驗,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激烈的競爭中,大家情緒高漲,充滿濃厚興趣,記得也較牢固。
二、靈活運用多種識字方法
1.故事識字法
小孩子都喜歡聽故事,在識字教學中,若能把一個個抽象的漢字演繹活化成一個個生動有趣的小故事,讓他們通過聽故事、講故事,從而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記住生字。每一個漢字的字義都隱藏著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我在講解生字的時候就會穿插一些小故事。
2.運用漢字的構字規律識字法
漢字字形雖然復雜但仍有規律可循。在漢字中,獨體字占小部分,絕大多數是合體字,而合體字中形聲字占70%以上,形聲字的特點是形旁表義,聲旁表音。如木字旁:大多是與樹木有關聯的字,如“松、柏、樺、樹、柳”等。代表與水有關聯的字:如河、湖、江、海等。歸類后,可以加深學生對形聲字構字規律的認識,大大提高了識記生字的效率。
3.歌訣識字法
歌訣的要求是簡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結構,又指字義,可以師生自編自用。例如:簡單點的“土里埋,木帛棉,日月明,魚羊鮮,禾火秋。”難一點的“西下美女誰不愛(要),口中有口難開口(回),法字三點水不在(去)。”學生讀著朗朗上口,饒有趣味,記起來也就輕松多了。
4.聯系生活識字法
認讀生字只靠我們課本的幾百個生字增加學生的識字量,會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要拓展學生的識字面,增加學生的識字量在生活中也可以學習,生活中有一本“無字書”。例如:街道的店面、招牌、廣告牌、標語等,也能夠提高識字效果,開闊學生的視野。在教學中自我發現,對于這些學習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讓學生感受到了生活就是識字的大課堂,其識字興趣大大增強,識字量有了明顯的提升。
5.對比識字法
對于形近、音近的字,很難區分、辨別,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比較,找到異同點,就好記住了。如教學“喝”和“渴”時,學生非常容易弄混,可以同學生一起編順口溜識記:口渴要喝水,“渴”是三點水,喝水要用嘴,“喝”是口字旁。這樣才能記得快,記得牢。
三、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鞏固復習生字
在教完某一單元后要做到及時鞏固復習。為學生創設練習和運用所學生字的機會,采用多種手段,主要是以讀寫結合的方式進行。首先鼓勵學生互相檢查識字情況,可以用識字卡片檢查;再用學過的生字進行口頭組詞、造句、練習說話。將字詞放到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再次復現,然后根據學生掌握的不同情況安排寫字練習,讓學生讀寫結合,達到復習鞏固生字的目的。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姿勢與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寫字姿勢與習慣是教師共同的任務與追求。第一學段的寫字要求突出一個“好”字。要求學生一出手就做到“書寫規范、端正、整潔。”要達到這個要求,就必須堅持一個“少”字,同時還應注意:重視對寫字姿勢的指導。引導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技巧。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識字教學是一項艱巨的教學工作,只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總結、積累和探索識字教學的經驗方法,靈活多樣地引導學生識字,充分調動學生的識字興趣,教給他們科學的識字方法,培養他們自主識字的能力,再通過多認少寫,周期復現,進行鞏固,強調規范書寫,就可以輕松完成新課標提出的識字要求,為閱讀和寫作奠定良好的基礎。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綏化市海倫市向榮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