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文娟
摘要:聲樂教學工作是音樂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聲樂教學是老師將歌唱藝術和技巧傳授給學生的一個關鍵環節,是一種特殊形式的育人活動。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雙向心理活動,會對學生的心理產生一定的影響,進而完成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對聲樂教學工作有著明顯的干預作用。文章對聲樂教學中的心理互動效應進行了詳細分析。
關鍵詞:聲樂教學 心理互動 效應
聲樂教學中,是老師與學生之間進行互動的重要過程。聲樂教學能夠讓學生準確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進而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在聲樂演唱中,“外在表現”則指的是演唱者的肌肉和肢體之間的協調動作,而“內在表現”則指的是歌唱者的心理活動。因此,要重視演唱者在演唱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加強老師與學生之間的心理互動。
一、聲樂教學中的集中心理互動效應的形式
(一)聲樂教學中的合作心理互動形式
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師生之間會產生一種合作式的心理互動形式,這種心理互動形式是在師生之間彼此配合的基礎上形成的。聲樂老師在進行互動的過程中,他們之間將會產生一個共同的目標,這一共同的目標產生的幾率越大,那么師生之間的合作率也就會隨之顯著的提高。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開展教學活動的重要前提就是藝術美。老師與學生之間往往是通過歌曲的旋律和唱腔來將感受和想象進行融合,進而就形成了一種情感上面的共鳴。這樣就完成了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產生了師生之間的合作與互動。
(二)聲樂教學中的對抗性的心理互動形式
聲樂教師在從事聲樂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優勢會出現“不和諧”的狀況,這就產生了對抗式的心理互動效應。這種形式的心理相應的產生是學生對聲樂教學工作的一種抵觸心理。聲樂教學是一種技術含量較高的教學活動,在這個過程中,聲樂教師需要在第一時間對學生的學習狀況及學習態度有所了解,這個過程又必須是與學生之間進行直接交流的過程。學生與老師其中的一方利用自身的消極心理來對抗聲樂教學,都會對整個聲樂教學過程產生嚴重的影響。因此,聲樂教師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來激發學生的聲樂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到這一活動中來。
(三)聲樂教學中的競爭性心理形式
聲樂教學活動是一種特殊意義的教學活動。因此,聲樂課堂上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較為濃厚。與此同時,聲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有時會將個別學生作為特例進行講解,這就激發了學生之間的競爭心理,學生之間競爭性的心理互動就會對聲樂教學產生一種嚴重的不良影響,也就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影響,影響了學生的發展軌道。因此,需要聲樂教師利用學生的競爭心理,并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以便能夠讓學生成長為有用的社會人才。
二、促進聲樂教學心理互動效應的具體措施
(一)有效的掌握學生的心理特征
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心理特征的把握是十分關鍵和重要的。而要對聲樂教學過程中師生之間的心理互動進行一個正確的引導,就需要把握學生的心理特征,在此基礎上進行教學工作,使學生的學習態度和水平都能夠達到明顯的進步。因此,需要聲樂教師在掌握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基礎上,與聲樂教學目標進行有機結合,才能收到最佳的教學效果。聲樂教師要對學生的心理有所了解,并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環節。例如:某聲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不能正確的對聲音的好壞進行區分,他們往往采用偏激的方法將高音唱出來,這樣就養成了不良的唱歌習慣,因此,該教師主張應用科學的聲樂理論來指導學生學習,進而讓學生能夠意識到聲樂主要是在咬字和發聲的配合中進行的。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聲樂感覺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聲樂學習效果。聲樂教學中,聲樂教師需要讓學生全面展示自身的才華,讓學生意識到自身的存在感,進而實現學生的人生價值。同時,教師在教學工作結束后,還應該積極做好總結,并進行自我反思,以便能夠充實自己,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技能,并使自身的主體精神得到有效的升華,完成與學生之間的心理互動。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也要定時對自己的學習情況進行自我評價,找準自身的定位,促進自身的長遠發展。
(二)聲樂教師需要培養科學的教學心理
聲樂教師在學生的聲樂學習過程中,起到一個積極的引導作用。因此,要讓師生之間進行良性的心理互動,就需要老師能夠起到一個良好的、積極的引導作用。聲樂教師能夠有一個良好的心理,就能讓老師更加的愛護和關心學生,進而啟發學生的積極心理,與學生之間多進行溝通,也就誘發了學生的良好心態的養成,進而能夠對學生的心理起到一個良好的調控作用。老師的鼓勵與引導,是學生學好聲樂課程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聲樂老師積極利用學生的內心情緒進行工作,能夠有效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課堂上的緊張氣氛。
(三)聲樂老師要養成一個優良的心理素質
在教學工作中,教師會對學生產生一定的影響,聲樂教師的心態會感染學生。因此,每個聲樂教師都應該有自身獨特的魅力和性格,并對學生的個性特征有所了解。聲樂教師要自覺的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加強對自身耐力的培養,并對自身的人格進行完善和健全。聲樂教學中,教師教學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進而與學生進行心理互動,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聲樂水平。
三、結語
總而言之,聲樂教學工作是一項意義重大的工作。聲樂教師的教授對象是學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意識,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幫助學生發掘自身的興趣和愛好,并有效開拓學生眼界,讓學生的聲樂演唱水平能夠得到有效的提高,進而培養出更加適應社會發展的聲樂人才。
參考文獻:
[1]楊曉晴.聲樂教學中的心理互動效應探析[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04).
[2]劉正君.淺談聲樂教學中“心理互動”的操作與應用[J].青春歲月,2011,(08).
[3]徐靜璇.聲樂教學中的心理互動效應[J].通俗歌曲,2013,(07).
[4]任莎莎.聲樂教學中的心理互動效應[J].才智,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