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鳳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言教學的重要環節,怎樣才能使學生在低年級就能多識字,快識字,識好字呢?主要途徑可歸納為:一、創設情境,激發識字興趣;二、教給方法,引導輕松識字;三、拓展渠道,自主識字;四、指導書寫,鞏固識字。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如果注意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拓寬有效的識字途徑,構建愉悅的識字平臺,就能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領學生輕松快樂地步入“識字的王國”。
【關鍵詞】識字;情境;方法;渠道;書寫
![]()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一、二年級的教學重點?!弊R字是低年級學生掌握書面語言的第一步,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言教學的重要環節。如果單靠教師一方的努力,沒有學生積極地參與,熱情地釋放,識字教學課堂就沒有了生氣,教學的有效性也就難以實現。因此,識字教學必須抓住學生的年齡特點,運用各種途徑,使教與學真正融為一體,相得益彰。那么,怎樣才能使學生在低年級就能多識字,快識字,識好字呢?主要途徑可歸納如下:
一、創設情境,激發識字興趣
莎士比亞曾說:“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备璧乱苍f:“哪里沒有興趣,哪里就沒有記憶?!笨梢?,興趣是調動學生積極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在動力。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處于優勢,學習知識大都從興趣出發。因此,在識字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掛圖、實物、投影、游戲、表演以及多媒體等靈活有效的方式創設識字情境,促使學生感知漢字的組合結構,記憶漢字的書寫方法,理解字與字之間的意義關系,[1]激活他們體驗識字的興趣,使他們樂于識字,主動識字。
如人教版小學二年級上冊識字1,教學時,教師可以針對教材的特點,通過制作多媒體課件,為學生創設識字情境:課件中演示秋天來時那多姿多彩的美好景色,讓學生分別說說畫面上有關的事物,在這樣的基礎上,學生邊讀邊想象,聯系大自然實際,整體感悟詞語的意思,通過開火車讀、美讀、自由讀、小組讀等多種形式讀,讓學生熟讀生字新詞;通過“郵差送信”、“叫字排隊”的游戲,讓學生快樂識字;還通過自編字謎、猜字謎,讓學生自主識字;最后,通過動畫顯示生字的書寫筆順和間架結構,讓學生在一目了然之中掌握這些生字的結構特點,寫好這些生字。在多媒體創設的“迷人的秋天”這個識字情境中,畫面色彩斑斕,景色令人欣喜陶醉,教師富有激情的語言將學生帶入學習漢字的意境中,增強了主體感受,調動了學生的情感參與,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漢字的強烈欲望。
二、教給方法,引導輕松識字
人教版實驗教材《語文》低年級課本在識字課的編排上獨具匠心,充分體現“主動學,玩中學”的編排意圖,使學生在喜聞樂見的情境中學習拼音,認識漢字。教材中不但安排了“連、涂、畫、拼、擺”等教學活動,[2]大量采用了“我會讀”、“我會寫”、“我會說”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致力于體現學生識字方法的掌握這一特點。每個單元還安排有獨立的識字課,并且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如,一年級上冊“識字(一)2口耳目”主要讓學生領悟象形字的構字規律;“識字(二)4日月明”,則要掌握會意字構字方法。一年級下冊中還出現了三字經識字、對對子識字、知識性兒歌識字、用量詞識字、用諺語識字等。此外,每組的“語文園地”中也都有“我的發現”,不斷引導學生發現新的識字方法。如“加偏旁”、“換偏旁”“加一加”“減一減”、近(反)義詞識字等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除了充分發掘教材特點,交給學生上述識字方法外,還可以通過“編故事識字法”、“猜字謎識字法”、“編順口溜(口訣、兒歌)識字法”、“多媒體演示識字法”、“圖解識字法”、“動作識字法”、“聯想識字法”等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讓學生在生動活潑的教學中,輕松愉快地識字,從而使學生在耳聞目睹、潛移默化中掌握更多自己喜歡的或適合自己的識字方法,在以后的識字過程中,既可以獨立識字,又可以當“小老師”教別人識字,使他們從中感受到識字帶來的樂趣。
三、拓展渠道,自主識字
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僅靠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它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生活成為學生識字的資源,引導學生將生活中那些自己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識字的材料,真正體現了“要使教材成為學生的世界,轉變為讓世界成為學生的教材。”
人教版實驗教材設計的“展示臺”是展示學生學習成果的平臺,借助這個平臺,可以開發和利用豐富的學習資源,拓展學生識字的空間,增大學生的識字量,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家長的指導下到街上認廣告牌、宣傳標語、店鋪招牌,[3]到商店里認學習用品、家用電器、各種生活用品、水果、蔬菜的名稱等;讓學生在生活中注意收集自己發現的錯別字;引導學生從閱讀課外書、報紙或看電視、電影中認識新字;可以布置學生收集商標,做成剪貼報或識字本,定期鞏固、交流、展示,比一比誰的課外識字量大,識字渠道廣,學習積極性高,并從中評選“超級識字明星”。這樣,既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大大提高了識字量,又培養了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動手動腦的能力,還能發展學生的觀察力,讓他們明白“時時處處皆語文”,從而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用語文。這真是一舉多得!
四、指導書寫,鞏固識字
識字與寫字是融為一體的,低年級語文教學是以識字為重點的,若將識字與寫字割裂開來,識字不訓練寫字,是達不到目的的。但由于寫字教學比較枯燥、乏味,小學低年級的學生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指導學生寫字時,如果只是一味地向學生講解偏旁部首、間架結構、筆順規則、起筆運筆等寫字技巧,久而久之,學生就感到乏味、無趣,無心寫字,在下面亂講話,玩東西,教學課堂就會陷入鬧嚷嚷、亂哄哄的局面。因此,教師一定要別出心裁地設計好寫前的導入,采用不同的方式激起學生的寫字欲望。如通過娓娓動聽地講述古今書法大師練字的故事,激發學生熱愛寫字的情感;展覽優秀習字本,表揚書寫美觀的學生,展示取得進步的作業等,喚起全班學生高漲的熱情,形成你追我趕、不甘心落后的生動局面。在指導學生寫字時,教師可以通過猜謎語、編順口溜、打比方、演一演等方式,激發學生興趣,幫助學生記住生字的特點。如在教寫“思”字時,教師可這樣引入:“下面我們要請出一位神秘的嘉賓登上田字格了,這位神秘的嘉賓有個特點是‘十張口,一顆心,你們猜一猜它是誰?”教師的話語一下子激活了學生的好奇心,學生由此興趣盎然地參與到寫字教學中去。又如,教寫“淚”字時,教師可以這樣告訴學生:“‘淚字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三點就像人的淚珠,右邊的‘目字指眼睛。寫它時要注意左邊三點水要寫得窄一些,右邊‘目字要寫得寬一些。”這樣簡潔生動的表述,很快就讓學生記住了“淚”字的特點。此外,教師還可以采用課件、投影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幫助學生掌握正確規范的書寫姿勢和書寫方法,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可參照的“書寫形象”;通過評一評,比一比,矯正學生不正確的書寫行為,促進學生把字越寫越漂亮,興趣越來越濃厚。
總之,在小學識字教學中,教師要做好引路人,要以學生為本,創設豐富多彩的情境,拓寬有效的識字途徑,構建愉悅的識字平臺,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引領學生輕松快樂地步入“識字的王國”,使識字教學成為培養學生熱情探索祖國語言文字的熱土。
參考文獻:
[1]陳慧君.讓孩子們樂于學習孩子[J].小學語文教學,2004(5)
[2]趙紅梅.快樂識字,自主識字[J].時代教育文薈,2013
[3]蔣蓉.把握教材特點,采用多種方法提高低年級識字效率[J].時代教育文薈,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