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國余
摘 要:教育推動著社會的發展,社會推動著教育的改革,近幾年教育改革更是鬧得風風火火,更多人關注教育,教育的改革使教學本質也發生了改變,以往教育主要以教學生知識為主,但隨著社會的發展,教育已經不能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社會上更需要一些創新性人才,所以教育的改革將教學本質變成培養新一代的創新性人才,促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
關鍵詞:創新思維;創新能力;培養
教育的改革,21世紀的教育不僅僅在于培養知識分子,更重要的是在培養創新性人才,而創新性人才的培養是一個漫長過程,是日積月累起來的,所以我們應該給學生灌輸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在以后的學習發展中更要鼓勵學生不斷創新。下面我們就以初中的政治教學為例,簡單分析下教師如何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一、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喚醒學生的個性思維
首先大家都知道,在教學前教師都要設計教學目標,策劃一個教學活動,而這正是喚醒學生個性思維的前提。初中政治這門學科相對而言是比較開放的,與我們的生活非常貼近,教材中更多知識就是來源于我們身邊的生活,這就是喚醒學生個性思維的機會,教師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多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實踐,在實踐中學生的思維才會打開,同時多多開展課堂討論活動,在活動中學生思想融合,容易產生新的思想,新的思維,這就是創新,長期的活動討論有助于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二、逆向思維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也許有很多人并不熟悉逆向思維,所謂的逆向思維就是思維完全打開,不受任何思想的束縛,可以從多角度,全方位考慮問題。所以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著重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逆向思維不僅可以使學生的思維變得靈活,而且思維比較開放,創新意識比較強。也可以換句話來說,逆向思維不走常人的思想路線,不走常人的思維模式,更喜歡換位思考,多方面考慮問題。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開展辯論賽,政治這門課比較開放,讓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然后互換兩方的人員再進行辯論,也可以讓學生和老師辯論,多多讓學生做反方,這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總之,創新是社會發展的潮流,創新性人才更是在社會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本文主要談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激發學生的逆向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為社會的發展提供更多創新性人才。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