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玲
摘 要:在當代英語教學模式中,老師無法讓學生共同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的現象較為普遍。就這一現象提出“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該模式不僅能使課堂充滿活力,更能讓學生愛上這門課程,有很高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英語;小組合作;教學模式
在這個以漢語作為交流方式的環境中,學生對英語的學習難度是較高的,而極大部分的學生除了死記硬背并不能找到合適的英語學習方式。很明顯這樣的效果是不盡如人意的,努力卻得不到等價的回報,大大打擊了學生對英語這門課的信心,從而失去興趣。但是英語作為國際上的通用語言之一,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面對著事倍功半的教學效果,老師肩上的壓力又沉重了。
一、分組學習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基石
分組學習顧名思義是把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內的成員通過合作、討論、比拼的方式實現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的模式。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的提問也許對個人來說很困難,但人多就是力量,在組內成員共同的努力下就顯得不是不可戰勝的。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正確的答案,不僅學習了這堂課的知識點,更提高了教學的質量,其成功的自豪感也會提升對英語這門學科的興趣。
二、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實施
課堂中,老師在講臺授課卻不與學生互動,就像在茶館中的說書人,自娛自樂。這種獨角戲的教學模式是不能提高教學質量的。而小組合作的模式則會彌補這一不足之處,例如,在學習JEFC 七年級下 Unit 1 Can you play the guitar?老師通過讓組員自編自演的方式來加深學生對本節課單詞和語法的記憶。這種合作表演的模式就是小組合作學習的體現,又如,在學習JEFC 七年級下 Unit 3 How do you get to school?時,讓組內成員分別向小組長匯報自己的交通方式。最后老師根據小組的完成情況做出評價和對不足的地方進行糾正。
三、老師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掌控是成功的關鍵
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老師起到了主導的作用,需要認真負責地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步驟進行引導和監督。在掌控教學進度的前提下,幫助學生解答困難的問題,老師作為一員參與其中也是一種很好的方式。當有態度消極或者不能積極參與的情況,老師要端正組員態度,耐心勸導,聽取意見,使學生達到合作學習的目的。
在當今教育的格局中,小組合作學習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通過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老師能夠更加輕松地完成教學任務。所以,老師只要根據自身教學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合理地運用合作學習的方法,就能培養出更多的英語人才。
參考文獻:
周萍.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教學實施中的幾個誤區[J].黑龍江教育:中學版,2005(06).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