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明
摘 要:強化實踐教學是提高獨立學院教育教學質量的戰略抓手。實踐教學動力機制的構建是促進和保障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的關鍵。獨立學院在實踐教學機制構建方面尚存在許多問題,應采取解決措施如下:建立和健全人才開發激勵機制;加大經費投入,建立經費保障機制;加強實踐教學硬件環境建設;建立科學高效的監督評價機制。
關鍵詞:獨立學院;實踐教學;實效性;監督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志碼:A ? 文章編號:1002-2589(2016)02-0205-02
加強實踐教學是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12〕4號)精神的重要舉措,推進應用型大學內涵建設,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必然選擇。目前獨立學院實踐教學尚存在基礎薄弱,教學效果不佳,質量不高,學生的整體素質跟不上形勢發展的要求等問題。建立健全實踐教學的動力機制,激發實踐教學活力,就成為提高實踐教學效率和質量的關鍵。
一、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的重要地位
獨立學院是教育大眾化時代的產物,因其在教育市場的特殊性(在人才培養和學術積淀方面和公辦本科院校有差距,同時辦學定位方面又要高于高職高專),因而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又有較高專業技能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成為大多數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的定位選擇。加強實踐教學在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實現應用型人才目標中的地位也顯得尤為突出。
1.實踐教學是質量工程的內在要求
加強教學改革,提高教育質量是高等教育永恒的話題,也是本科教學質量工程的核心內容。質量工程啟動以來,教育部先后出臺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教育工作合格評估指標體系》等系列文件,在明確教育發展目標和規劃的同時,也對推進高校內涵建設,提高教育質量的內容做出明確規定。這突出了能力培養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地位,強調了實踐教學的重要性。周濟在2007“質量工程”啟動視頻會議上強調:必須堅持以強化實踐教學為著力點,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實踐教學內容,完善實踐教學體系[1]。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獨立學院教育工作合格評估指標體系》指出:獨立學院應確立“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的目標定位,明確了實踐教學在獨立學院教學工作中的重要地位[2]。
2.實踐教學是獨立學院應對教育市場、人才市場競爭,促進可持續發展的保障
獨立學院是民辦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起步較晚,無論硬實力還是軟實力和其他本科和高職院校都存在較大差距。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決定》(國發〔2014〕19號)明確提出,要“采取試點推動、示范引領等方式,引導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轉型,重點舉辦本科職業教育”。這是我國教育體系的重大改革,也是高等教育發展的時代所趨。這一政策的出臺為新時期高校的人才培養提供了非常明確的發展方向。因此加入應用型人才培養行列的高校隊伍將逐步壯大,獨立學院在教育市場的競爭中將處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堅持以社會需要為導向,以培養應用能力為核心,加強實踐教學,突出人才培養的實效性,唯有如此,才有可能在眾多教育競爭對手中彰顯特色,謀求長遠發展。
當前,國情、世情、教情都發生了廣泛而深刻的變化,對人才培養也提出了新的挑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日臻完善,使得企業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同時也使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技能型人才、復合型人才和創新型人才成為時代的新寵。傳統的重知識輕能力的人才培養觀念已經難以適應時代發展對人才提出的要求。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適應的高素質勞動者成為未來十年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核心任務。面對教育市場和人才市場的激烈競爭,獨立學院更應順應高等教育轉型發展的大潮,以實踐教學為抓手,加快向應用技術類型院校轉型發展的步伐,順利推進學校內涵建設和可持續發展。
二、獨立學院實踐教學的現狀
獨立學院作為由母體本科院校而衍生的一個新個體,在辦學模式方面大多存在著和母體院校同質化的現象。雖然有不同的人才培養目標,但由于缺乏對實踐教學的系統認知,重理論,輕實踐,實踐教學管理體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實踐師資隊伍建設跟不上形勢的發展,實踐教學水平不高等問題已成為實踐教學的嚴重障礙。
三、提高獨立學院實踐教學實效性對策分析
實踐教學動力機制的科學構建是加強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有效性的關鍵。實踐教學動力機制,就是圍繞解決實踐教學有無動力以及動力大小而選擇的一套互相聯系的調節方式。實踐教學的內在動力機制的基本功能,在于通過優化實踐教學的各個組成要素,使其在實踐教學中發揮出積極的功效。
1.建立和健全人才開發激勵機制
實踐師資隊伍是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基礎和保障。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在于有效激發教師這一教學主體的活力和積極性,為此建立科學合理的人才開發機制就顯得尤為必要。
(1)制度層面,應實行人本管理:實踐教學在應用型人才培養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其課時相對較少且對教師要求較高而普遍不受歡迎。教師費了很大精力開展實踐教學,但課酬管理的一刀切,使他們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價值回報。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教師從事實踐教學的積極性。以約束為主的大學教學過程質量監控系統的權威性和有效性正面臨著危機,其根源在于監控系統中激勵機制的淡化及其“去人文”傾向,嚴重忽視了教學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人文活力與人本資源要素。大學應在反思教育價值與管理理念變革的基礎上,重構教學過程質量管理體系,核心是實行人本管理,形成激勵機制與約束機制的合力[3]。因此學校管理層應徹底改變以往管理制度制定中忽視人本因素過分強調制度對人的約束作用的弊端,將人本關懷滲透師資建設中。本著同勞同酬的原則,優化薪酬管理辦法,在課時系數和職稱評審及個人年度評優方面適度向實踐課教師傾斜。
(2)培養方式層面:學校應將實踐教師培養規劃納入常態工作。通過“外引內培”,“送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加大對實踐師資的培養力度。對外大力引進高素質的雙師型人才,在教師引進方面側重于對教師從業背景的考察,對于有較好專業從業背景的教師,可在引進條件方面適當放寬,同時做好這類教師引進后對其課堂授課技巧的培訓。通過制度規范,引導其加強理論教學的技能提升。在引進的同時,更應著眼于對現有師資的實踐技能的培育。學校可制定教師參加“教師創新教學能力提升”行動計劃,組織教師參加國內外的教學方法系列培訓。還可通過“教師企業流動工作站”,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4]。
在校內遴選實踐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師,由各系相關教研室牽頭,定期為其他相關專業實踐課教師進行培訓,或開展校內實踐教學經驗交流會等。在校企合作的方式下,利用政策引導,鼓勵企業精英為學生開展實踐教學,同時借此機會進行校內實踐師資的培養。
(3)監督管理層面:通過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定期對教師的實踐教學進行考核,評估。對不符合實踐指導教師能力要求的教師取消其指導資格,保證實踐教學師資隊伍能力的先進性和可靠性。
2.加大經費投入,建立經費保障機制
教學經費投入多少是衡量領導是否重視教學的“試金石”[5]。實踐經費保障機制的建立和完善事關實踐教學的開展能否可持續進行,也成為推進實踐教學的基本動力。
學校教務部門應制訂相應的實踐教學經費使用管理辦法,保障實踐教學經費使用有法可依。經費的使用可實行學校總量控制,學校按實際運行情況統一下撥的方法,由教務處和督導室對實踐教學運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學期末統計運行工作量,上報財務部門下撥經費。在經費使用過程中各教學單位應按教學計劃合理安排學生的實習和實訓,并上報教務部門,接受教務部門的審核和監督,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進行。
3.加強實踐教學硬件環境建設
校內教學實驗室、校內外實習基地是實踐教學的主要載體。基于獨立學院實踐教學中實驗室建設水平不高,綜合利用率偏低,實習基地偏少,產教融合度不深等問題,一是加大實驗室經費投入,提高資源整合力度。通過優化人才培養模式,合理規劃專業實踐教學內容,增加設計性,綜合性實驗項目,提高學生綜合專業技能。二是建立相關激勵制度,廣泛發動教職員工行動起來,利用一切可能的資源,逐步擴大實習基地的簽訂數量。三是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建立校內模擬仿真實驗室,以解決實踐教學資源緊缺的問題。
4.建立科學高效的監督評價機制
教學管理提高實踐教學質量的關鍵。建立有效決策監督機制是保證實踐教學質量,不斷推進實踐教學的必要一環。決策監督機制是一個上下聯動的有機體系。為此獨立學院首先應成立由學校黨政一把手、相關副院長、相關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及專業系主任等組成的實踐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領導小組,集中審議或解決質量監控實施方案、開展計劃以及質量監控中出現的問題,指導基層開展實踐教學質量監控工作。其次成立由督導室和教務處及各系共同組成的院系兩級實踐教學監督評價機制,各評價機構要做到分工合理,權責明確。
實踐教學評價體系是開展質量評價的依據。為此可以將督導聽課評課、學生評教、教師互評、教師評學、領導評價、社會評價關乎實踐教學質量的要素納入實踐教學評價體系,并通過相應的制度支撐把實踐教學評價落到實處。實踐教學是一項系統工程,唯有不斷優化系統組成要素,才能充分激發其在實踐教學體系中的積極功效,把實踐教學推向前進。
參考文獻:
[1]楊其濱,焦方義.金融學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思路與對策[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08(10):49-50.
[2]樓建偉.獨立學院實踐教學改革探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s1):212-214.
[3]龔怡祖.大學教學過程質量監控系統的管理學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5):81-85.
[4]管平,胡家秀.高職院校創新型高技能人才培養體系的構建與實施[J].高等教育研究,2013(2):57-59.
[5]周濟.大力加強教學工作,切實提高教學質量[J].中國高等教育,200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