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丹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醫院,河北 廊坊 065000)
?
丹紅注射液對腦卒中患者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的影響
劉丹丹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醫院,河北 廊坊 065000)
[摘要]目的觀察丹紅注射液對腦卒中患者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的影響。方法將116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8例,2組均給予常規治療,觀察組在此基礎上聯用丹紅注射液,觀察2組治療前后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變化。結果觀察組臨床療效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2組治療后血清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均<0.05),且觀察組改善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丹紅注射液能顯著降低腦卒中患者的血清 S100B、CRP和ANG-1水平,升高血清VEGF水平,能夠明顯改善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
[關鍵詞]丹紅注射液;腦卒中;S100B;CRP;VEGF;ANG-1
近年來隨著科技發展,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迅速提高,相應的腦血管疾病發病率也快速攀升[1],其中腦卒中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該病是由各種誘發因素導致的腦內動脈狹窄、閉塞甚至破裂,而致發生急性腦血液循環障礙的疾病,最終引起一次性或永久性腦功能障礙,具有高發病率與致殘率等特點,已成為全球性健康問題[2]。腦卒中分為缺血性腦卒中和出血性腦卒中,其中缺血性卒中約占87%[3],其癥狀除腦組織的血供突然改變以外,血清S100B蛋白(S100B)、C反應蛋白(CRP)等也相應發生一定程度變化,檢測這些項目對于了解并治療該病具有重要意義[4]。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筆者觀察了丹紅注射液對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S100B、CRP、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和血管形成素-1(ANG-1)水平的影響,并分析其對本病的診治價值,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選取上述時期本院收治的116例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均符合《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中缺血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5];患者腦MRI或CT顯示無出血;表現出神經系統受損的相關癥狀。排除近4個月內發生顱內出血者,近期有手術創傷及消化道出血等其他出血性疾病者,血小板計數小于100×109L-1者,妊娠者。該研究經過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患者分成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8例,2組性別、年齡、疾病分型等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2組一般情況比較
1.2治療方法所有患者入院后即接受常規藥物治療,包括改善腦部血液供應和控制水腫,應用血管擴張藥物、擴血容藥物控制血壓,給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等抗凝、溶栓等藥物,并控制血糖、體溫及維持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觀察組在上述常規治療基礎上給予丹紅注射液30 mL加入生理鹽水中靜脈滴注,每天1次。2組均以連用14 d為1個療程,1個療程后評定療效。
1.3觀察指標在治療前和治療后測定并記錄2組神經功能缺損評分(NIHSS)及血清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的變化。
1.4療效評定標準[6]基本痊愈:缺損評分降低大于90%,病殘程度0級,有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好轉:缺損評分降低18%~90%,病殘程度1~3級,部分恢復生活自理能力;無效:評分降低或增加在18%以內;惡化:評分增加大于18%甚至死亡。基本痊愈+好轉計為總有效。

2結果
2.12組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注: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2組治療前后血清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比較2組治療前血清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均>0.05);治療后2組血清S100B、CRP和ANG-1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下降(P均<0.05),VEGF水平均較治療前明顯升高(P均<0.05),且觀察組各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P均<0.05)。見表3。

表3 2組治療前后血清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比較
注:①與治療前比較,P<0.05;②與對照組比較,P<0.05。
3討論
缺血性腦卒中是一種致死、致殘率較高的疾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7],與高血壓、高血脂癥、心臟病、糖尿病、吸煙、飲食、飲酒、體力活動、腹型肥胖及心理等危險因素有關[8],該病發病率、病死率在我國一直位居各疾病譜前三位[9]。 超過30%的發病者均死亡,而余下的生存者均生活不能自理,伴有各種生理功能障礙,不僅對患者造成極大痛苦,也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沉重負擔[10]。丹紅注射液由丹參與紅花的提取物研制而成,主要成分為丹參中的丹參酮、酚酸類和紅花中的黃酮類、脂肪酸、揮發油、色素及多炔類,具有腦缺血保護作用,對血液流變學亦有影響,還能抵抗動脈粥樣硬化[11]。動物試驗發現丹紅注射液具有較強改善腦部血流與微循環等作用[12],將其應用于老年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亦取得了一定療效[13]。
腦卒中患者腦部血流動力學、血液黏度及血管形態等均產生一定程度的異變,同時血清中的多種檢測項目也會發生變化,隨病程呈現一定波動趨勢,研究這種變化與波動反過來又可以作為臨床上對該疾病治療效果的有效指標。相關研究顯示,升高的血清S100B、CRP、ANG-1水平與下降的VEGF水平均為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發病的獨立危險因子[14-15],故本研究檢測了患者血清S100B、CRP、VEGF和ANG-1水平變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2組治療后血清S100B、CRP和ANG-1水平顯著下降,VEGF水平明顯上升,且觀察組各指標改善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提示丹紅注射液能顯著降低腦卒中患者的血清 S100B、CRP和ANG-1水平,升高血清VEGF水平,具有改善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的功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竺. 全國第三次死因回顧抽樣調查報告[M]. 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08:14-17
[2]Sierra C,Coca A,Schiffrin EL. Vascular mechanisms in the pathogenesis of stroke[J]. Curr Hypertens Rep,2011,13(3):200-207
[3]Rosamond W,Flegal K,Furie K,et al.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08 update: 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Statistics Committee and Stroke Statistics Subcommittee[J]. Circulation,2008,117(4):25-146
[4]袁加文,王楓,孫曉江. 丹紅注射液治療急性缺血性腦卒中的臨床研究[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1,31(1):41-42
[5]中華醫學會全國第四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 各類腦血管病診斷要點[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79-380
[6]中華醫學會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 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及臨床療效評定標準[J]. 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83
[7]高潤霖. 更新理念強調篩查重視健康教育[J]. 醫學研究雜志,2012,41(11):1-2
[8]Martin D,Denis X,Lisheng L,et al. Risk factors for ischemic and intracerebral haemorrhagic stroke in 22 countries (the INTERSTROKE study):a case-control study[J]. Lancet,2010,376:112-123
[9]陳捷,亓樹彬. 缺血性腦卒中的流行病學[J]. 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00,8(3):179-181
[10] 王隴德. 中國腦卒中防控要有戰略與戰術[J]. 醫學研究雜志,2012,41(2):1-2
[11] 周松,陳騰,王青麗. 丹紅注射液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概述[J]. 中國藥師,2008,11(8):987-989
[12] 鄧芬,胡長林,謝運蘭. 丹紅注射液治療大鼠急性腦梗死的實驗研究[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7,5(5):421
[13] 王曉煥,蘇蘋,何字梅. 丹紅注射液對老年慢性腦供血不足病人腦血流動力學和血液流變學的影響[J].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4(4):286-288
[14] 陳小芳,劉海燕. 阿托伐他汀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S100B蛋白的影響[J]. 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19):5591-5592
[15] 田英,張梅,劉翠萍,等. 缺血性腦卒中患者CRP變化和臨床意義研究[J]. 河北醫藥,2012,34(3):337-338
[收稿日期]2015-09-18
[中圖分類號]R74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8-8849(2016)13-1459-02
doi:10.3969/j.issn.1008-8849.2016.1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