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菲
摘 要: 隨著科學文化的進步發展,我們進入了信息化的時代。與此同時,信息化教學也應運而生。很多中學都利用多媒體來教授英語知識,多媒體輔助教學已經成為現代化教育中的一種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恰當的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利用圖形、圖像、動畫等多種媒體信息刺激學生的感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然而有的中學英語教師只利用電子設備做成課件,在課堂上讓學生自學。本文嘗試分析此做法的利與弊,并且怎樣將教育信息化與英語教學的整合,從而提高中學英語教學的質量和效率。
關鍵詞:教育 信息化 中學 英語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6)05-0137-01
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構成某一系統、某一領域的基本要素,并對該系統、該領域中信息的生成、分析、處理、傳遞和利用所進行的有意義活動的總稱。我們稱對信息的生成、分析、處理、傳遞和利用為信息技術。因此,對某一系系統、該領域的信息化是將信息作為構成該系統、該領域的基本要素,并在該系統、該領域中廣泛地應用信息技術的有意義活動的總稱。
信息化教學,即計算機運用在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的指導下,主要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
一、中學英語信息化教學的利弊
1.信息化教學的優點
1.1信息化教學有助于教師與學生自學
在信息化教學方式中,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學校提供的網絡平臺,信息資源來自學。在日常學習過程中,如有疑難問題,學生除了在網上交流或者用電子郵件方式向老師請教的學習方式外,還可以自己通過網絡教育平臺查找相關的學習資源。過去培養學生自我學習的能力強調利用好兩個工具,即字典和圖書館。現在更應該強調互聯網學習。具有信息時代教育觀念的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自我學習及獲取信息和知識的能力。同樣,教師要注重自身素質的提高,學習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學習利用計算機設計教案、課件等。新時代教育觀念的教師會通過互聯網學習各種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理論知識。新時代教育觀念的教師會通過網絡教育平臺與教育專家交流,學習教學經驗。新時代教育觀念的教師會利用新技術開發課程課件應用到課堂中,讓學生學得輕松。
1.2信息化教學有助于轉變學習方式,提高學習效率
信息化教學不僅是一種物理上能夠看得見的方式的轉變,也是一種教育思維的轉變,是推動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從信息化入手,改變思想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不強問題;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的狀況;改變課程結構單一,學科體系相對封閉,難以反映現代科技、社會發展的新內容,脫離學生經驗和社會實際的困惑;改變學生死記硬背、題海訓練的狀況;改變課程評價過于強調學業成績和甄別、選拔的功能等。就課程的本質與課程的功能來說,教育信息化要求中小學的新課程體制應成為一個開放體系。
2.信息化教學的弊端
2.1信息化的教學無可避免的要使用計算機,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很多,計算機在使用時會產生大量輻射,對身體有害,而且長時間的看著電腦屏幕,有損我們的視力。其次,應用信息化教學會接觸到網絡,而網絡中的不良網站,就像是一顆定時炸彈,隨時都有可能給學生的健康發展帶來不良影響。而且如果學生沉迷網絡,會浪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長期使用信息化教學,導致學生們的書寫能力下降,有些常用的漢字都不會寫了,動手能力變弱。
2.2習慣性的上網搜索資料,對網絡有強烈的依賴性。有任何問題不是先自己動腦,而是上網搜索,久而久之,導致思考問題的能力減弱,懶于動腦。我想對于已有的資源,我們的利用會讓它們變得有價值,但最終的目的是為了減少我們前進的障礙、給我們以啟發,以便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創新,去解決出現的新問題。
二、信息化教學與中學英語的整合
1.教師的講授與多媒體相結合
我國外語教學的目標是發展學生的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初步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能力。英語教學中有很多與語音和活動影像的內容。而這些內容無法與文字內容融合。只能以課本、錄音帶、錄像帶三種形式分別出版,不利于教學。而豐富多彩的一體化電子教材則可以圖、文、聲、像并茂。教案教材以因特網信息資源庫為支撐,擁有無限的教學資源。在中學英語課堂中,教案是教師通過電子設備傳到學生的IPad上,在課堂中自學英語。有利于教學的個性化和學生學習的自主化。
2.加強多媒體課件的設計
多媒體課件能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有利于知識的獲取,創造最理想的學習環境。英語教師在多媒體課件設計過程中,不但要考慮到學生這一主體,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還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要求、學習者的狀態來設計多媒體課件,這樣才能真正體現出多媒體課件的教育性,達到提高教學效率的目的。
3.英語教師要對自己重新定位
教育信息化改革了英語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育關系,教師在信息的海洋中不斷學習,才能跟得上信息時代的步伐,給學生提供最新的知識。教育信息化使學生擁有多種知識來源,也可以從其他途徑獲得教師所不掌握的知識來反饋給老師。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應該成為英語教學組織者、指導者,學生建構意義的幫助者、促進者和學習伙伴,而不是知識的講解員,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體和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動接受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
三、總結
信息化教育為我們展示了未來教育的美好前景,但是,教育信息化是一個適應性社會過程,它意味著存在一種與傳統的教育環境發生作用的活躍傾向,它的性質決定它是否能很好地適應環境,及如何適應環境。因此,我們必須清醒的認識到,信息技術的應用不會自然而然地創造教育奇跡,它可能促進教育革新,也可能強化傳統教育,因為任何技術的社會作用都取決于它的使用者。如果說信息技術是威力巨大的魔杖,那么教師就是操縱這個魔杖的魔術師。因此要將信息化和教育緊密、恰當地結合起來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邱延霞:談高職英語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整合[J].中國成人教育,2007,(19).
[2]王銳:淺談多媒體應用在中學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當代教育科學,2010,(6).
[3]馮士明: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中應注意的問題[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