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瑞(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市 100070)
淺析基于學生學涯發展視角的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效果評價
楊瑞(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 北京市 100070)
本研究以學生學涯發展為視角展開分析,通過對師生關系的研究回顧,將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現狀進行分析,并提出改善的建議對策。
學生學涯發展;師生關系;導師制
【DOI】10.19312/j.cnki.61-1499/c.2016.09.057
本科生導師制已經成為各大高校培養本科生專業素質、學術水平的重要舉措,本研究以國內某財經大學為例,分析現有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的現狀,從學生成長需求和學業發展的角度評估現有本科生導師制的實施效果,找出本科生導師制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需要改進的方面,為全面推進本科生導師制提供數據支持,并結合發現問題對本科生導師制如何完善提出建議與對策。
師生關系式教育活動中最基本、最重要,同時也是最活躍的人際關系系統。師生關系是指教師和學生在共同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通過相互影響和作用而形成和建立起來的一種特殊人際關系,師生之間在教育過程中所發生的直接交往和聯系,是教師與學生之間以情感、認知和行為交往為主要表現形式的心理關系。可見,培養良好的師生感情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最終的教育效果。
在導師制實施過程中,導師對于學生進行指導的具體內容及形式在此期間形成了交互性的問題,其中涉及了導師方面及學生方面的因素。在指導過程中,師生關系是影響此交互問題的重要影響原因。具體情況如下表1。

表1 本科生導師制實施現狀匯總
由表可知,超過62%的學生與導師不夠親近,說明學生同老師的關系多處于較為冷淡的狀況。良好的師生關系是雙方協調的結果,不只需要導師對于學生具有責任心,也需要學生對導師信任,建立與導師之間的關系鏈條,促進雙方的溝通,在各方面進行及時的溝通和處理,能夠充分改善導師指導的效果。
同時,在兩道對比題我們發現,現有導師指導內容多為知識性學習方面的指導,而通過本科生期望來看導師肩負的責任不只是指導學生進行知識性學習,更需要實踐性的工作指導,幫助學生在本科階段形成良好工作理念更好地應用理論,同時不可避免要幫助學生建立完善和成體系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針對不同年級而言,低年級同學更需要思想經驗及三觀完善方面的指導,良好的指導可以對學生后期的綜合素質發展形成影響。針對高年級同學,除了課題和專業性研究的指導,更多的則是社會經驗方面的指導,導師的指導內容也應該由此更加多層次多樣化。然而目前導師多為專業課授課教師,在教學上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思維慣式,從指導內容上來說,導師們更需要對學生負責,對已經承擔的導師工作負責,形成更好的指導體系,并且更加有針對性,建立完整和逐步遞進的指導框架。
從學生學涯角度來看,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后對于自身的發展是一個不斷變化具有主觀能動性的過程。學生在不同階段獲得的見聞及思維方式的進步對于其學業職業生涯的影響都是十分關鍵的。當學生配備有導師時,導師能夠在指導的多個階段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和思想動態,幫助學生了解更多自身處于迷茫的知識,同時協助他們在自身學業和職業生涯上作出正確的判斷。從這一角度來看,改善師生關系顯得尤為重要。而師生關系的改善需要學生和導師雙方共同協作進行。
學生在進入大學階段后知識性學習的需求由高中階段的大部分轉變為了自身發展的小部分,實踐性工作、批判性思維等多方面多層次的綜合素質發展需求成為了其主要需求。大學階段的學生在生活上擺脫了家庭的影響,同時也同老師的教學十分疏離,更多的是個體性的變化。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時時刻刻變化的思想動態對其自身發展都具有極為重要的影響。導師的設置是為了及時為學生提供多方面的幫助,防止其作出錯誤的決斷。親密的師生關系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和導師進行溝通,將導師和學生的指導由單一的“導師指導學生聆聽”轉變多層次的“朋友一般的交流”,教學相長,在幫助學生進步的同時也能夠幫助導師在各方面獲得經驗,促進師資資源的有效利用。
針對學生學涯的需求進行指導,也能夠更加高效地發揮學生的潛力,促進其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使其在進入工作階段能夠成為更加突出的社會人。對于熱愛研究的學生也能夠提升其研究能力,協助其思維活躍,同時為應用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的儲備和培養提供良好的保障。
[1]閆瑞祥.我國本科生導師制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革[J].教育發展研究,2013,21:73-76.
[2]王明芳,吳岳軍.師生關系的反思與前瞻[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3,06:41-42.
[3]陶麗,李子建.國外師生關系研究進展探析[J].比較教育研究,2016,03:61-68.
本文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5年教育教學改革立項項目“基于學生學涯發展視角的我校本科生導師制實施效果評價”階段性成果。
楊瑞,男,北京人,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勞動經濟學院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