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剛
乘風破浪正當時
——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略記
●陳剛
2014年9月,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正式啟動了“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經(jīng)過三年的探索,曾經(jīng)高投入、低產(chǎn)出的語文教學方式得到了根本改變,語文教學走上了良性發(fā)展的軌道。
2014年,課題組從七年級和八年級中挑選出8個班參與實驗。
一年中,課題組通過主題學習研討課、示范課、集體備課等方式,讓教師掌握了語文主題學習的基本課型和教學策略;借助讀書節(jié)、漢字聽寫大會、讀書報告會、成語大會、詩詞大會等活動提升了學生的讀書興趣。學校還多次邀請新學校研究院的專家、教師對實驗班的師生進行指導,讓他們盡快適應這種新的教學方式。
經(jīng)過一年的探索和實踐,實驗取得了預期效果。
2015年9月,學校在對師生和家長進行問卷調查和認可度評估后,決定在七、八年級全面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為確保實驗效益最大化,學校除細心打磨課堂外,還開展了扎實的“后臺”工作。
1.制訂目標,循序漸進
學校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分年級制訂了教學目標。其中,七年級側重情感熏陶、方法指導、興趣培養(yǎng)、習慣養(yǎng)成;八年級側重意蘊探究、語言品味、寫作指導;九年級側重知識系統(tǒng)梳理、專題閱讀鑒賞、應試技能訓練。所有目標都圍繞“語文主題學習”理念,力求通過群文閱讀豐富學生的感受,深化學生的理解,訓練學生的能力。

2.分解課標,調整進度
每學期開學時,教研組會組織各備課組集體學習課程標準,并依據(jù)教材內容和學生實際水平,將課標要求分解至各單元各課時,確保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有針對性地落實課標要求,扎扎實實地提高課堂效率。
其次,全面調整教學計劃和進度安排,為學生在課堂上海量閱讀提供充足的時間。以七年級為例,課題組通過反復實踐,確定每三周為一個教學周期(共14課時),課時安排如下:前置朗讀課2節(jié),字詞疏通課1節(jié),經(jīng)典研讀課1—2節(jié),主題泛讀課1—2節(jié),寫作訓練評改課2節(jié),單元檢測講評課2節(jié),海量自讀課5—6節(jié)。
3.規(guī)范作業(yè),扎實高效
課題組在學生課內大量閱讀的基礎上,把各備課組集體研討制訂的預習案、復習學案作為日常作業(yè)模式,引導學生扎實高效地落實基礎知識;將各單元需要落實的基礎知識點集中起來,指導學生在預習、復習的過程中逐一落實;加強小組建設,建立組內評改機制,實現(xiàn)組內有效評改。
4.集思廣益,共享資源
課題組要求各備課組在每個單元中確定1—2篇精講篇目,組織全體教師結合課標要求共同研討,然后將各單元精講篇目以外的文章與主題學習叢書中的部分文章進行組合,并精心設計、組織主題泛讀課,引領學生掌握閱讀方法,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5.培養(yǎng)習慣,夯實基礎
為了讓學生打下扎實的基礎,我們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時時誦”活動鼓勵學生每天利用晨起、睡前、候車、步行等零散時間背誦篇幅短小的課內外經(jīng)典詩文;“日日書”活動要求學生每天默寫一段或一篇課內(外)經(jīng)典詩文;“天天讀”活動從“語文主題學習”叢書中篩選適宜朗讀的篇章或片段,要求學生在預備鈴到上課鈴之間的候課時間大聲朗讀;“堂堂講”活動安排學生利用課前三分鐘時間,輪流上臺演講。此外,我們還嘗試把整冊教材中及中考復習中的易錯字詞、成語匯集成資料,引導學生集中識記。由于高效地掃清了閱讀中的文字障礙,學生在課堂上大量閱讀就有了充分的時間保障。
6.親子共讀,納入考評
課題組邀請家長參加學校舉辦的“語文主題學習”公開課和讀書沙龍活動;定期評選讀書之星、書香班級及書香家庭,評選結果納入綜合素質評價。一系列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親子共讀氛圍,為學生廣泛閱讀提供了保障。

2016年,教師們針對“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過程中出現(xiàn)的具體問題,進行了更細致、更深入地探索,力求做到化繁為簡、以易破難。
1.化繁為簡
首先,簡化教學設計和階段目標。課題組重新整合初中三年的教學內容,明確各單元的教學重點。以八年級為例,課題組徹底打破了以往語文教學按教材順序單課推進的教學模式,將半學期的全部教學內容整合為知識點積累、文言文閱讀、現(xiàn)代文閱讀及寫作三大板塊。三大板塊的內容分別安排在1、2、5周,3、4、10周,6、7、8、9周三個時段集中學習。這樣安排目標單一、明確,便于師生集中精力突破重難點。
其次,簡化教師的工作。主要措施是分工備課。課題組將每冊教材中的六個單元分別交給三位教師進行精備。個人完成備課任務后,將教學設計方案提交給備課組集體討論修改。定稿后,備課組將全部教學方案統(tǒng)一印發(fā)給每位教師。教師授課時,只需要根據(jù)自己的風格特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局部調整后,即可使用。
2.以易破難
細化評價,競賽激趣,突破學生積累倦怠難點。為避免學生在知識點積累過程中出現(xiàn)厭倦和敷衍的狀況,確保誦讀、識記的效果,我們精心設計了詩文積累大賽、漢字聽寫大賽、讀書交流展示大會三項競賽活動。這些活動每學期分別組織一次,要求學生全員參與。
酣暢閱讀,心無旁騖,突破閱讀效率低下難點。在“積累”板塊任務高效完成、師生均無后顧之憂的前提下,讀寫板塊的教學過程就變得非常純粹而美好了。四周左右的時間,學生在課堂上酣暢淋漓地讀書,既享受了閱讀之樂,又增加了閱讀量。
三年中,我們利用從語文課堂教學中節(jié)省出的大量時間,讓學生在課堂上海量閱讀,學生的閱讀數(shù)量、質量、興趣都得到了有效提升。
(作者單位:翔宇教育集團監(jiān)利新教育實驗學校)
責任編輯 姜楚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