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雙娣
我校地處粵北山區,是一所農村小學,留守兒童多,父母對孩子學習的輔導更是欠缺;學生與外界接觸少,視野窄,學校圖書資源匱乏。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量少是語文老師最頭疼的事情,寫作時孩子詞語貧乏,常常感到沮喪挫敗。2014年4月,我校校長聆聽了縣小學語文教研員關于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講座,深受啟發。針對我校學生課外閱讀資源欠缺的情況,“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真是及時雨,這個課題實驗應該可行,于是我們大膽地進行了實施。
一、組織實驗老師學習 “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學模式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讓學生變得聰明的辦法,不是補課,也不是沒完沒了地‘拉一把,而是靠閱讀,閱讀,再閱讀。”“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旨在讓學生進行大量閱讀,并特別強調課內的大量閱讀,還孩子一個書香童年。為了把主題學習的先進經驗學精、學細,我校積極組織骨干教師外出學習,返校后骨干教師對其他教師進行二次培訓;通過網絡,多方了解“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校長還親自帶隊組織骨干教師到兄弟學校去觀摩取經。通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骨干教師慢慢對“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教學模式有了比較全面的認識,覺得“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教學模式可以操作,也愿意試一試。校長十分支持本項工作,購買“語文主題學習”叢書的費用全部由學校經費出,解決了學生購書難的問題,為實驗教師開展實驗提供了堅實的后勤保障。
二、選定實驗班,大膽嘗試“語文主題學習”實驗
經過緊張的籌備,2014年9月學校成立了以校長、業務副校長、教導主任、語文教研組長、骨干教師為主力的“語文主題學習”實驗隊伍,分別在一至六年級中選擇一個班為“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班,拉開了“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序幕。
實驗初期,教師對照著叢書內容,在原有語文課堂模式的基礎上適當節約出一些時間來閱讀叢書,更多的是備“1+X”模式的課例,基本模型是“導入新課——檢查預習——自學與交流——拓展閱讀——布置作業”。課余,實驗教師及時交流上課心得,及時進行總結反思,慢慢優化課堂閱讀時間。慢慢地,實驗教師發現學生在“自學與交流”這一環節中越來越會說,懂得更多,從而為“拓展閱讀”留出更多的時間。“1+X”模式的課例讓實驗老師覺得語文課堂增效了。邊實踐邊總結,摸著石頭過河,通過兩個學期的努力,每個實驗老師都逐步總結出了自己的課堂模式。有的實驗教師根據教材內容嘗試設計“1+ X”和“X+Y”課型,效果也較好。
三、搭建交流平臺,展示“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初步成效,供更多語文教師探討
1.借助“全鎮一體化”教研活動平臺,讓全鎮教師了解“語文主題學習”實驗
經過兩個學期的積極實驗,我校“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課堂基本成型,而且比較高效。借助我鎮“全鎮一體化”教研活動平臺,我們隆重向全鎮教師推出“語文主題學習”課堂。2015年10月20日,在校本部舉行“全鎮一體化”教研活動,全鎮語文教師參加了本次教研活動,校級領導也積極參與并給予指導。本次活動以“如何把導學案和‘語文主題學習相結合”為專題。第1節課由藍老師和二(2)班的孩子們一起上語文S版《天鵝、大蝦和梭魚》。把導學案與“語文主題學習”相結合的課例大家都是第一次聽,這是“1+X”課型,以“團結協作+動詞的應用”為主題。本節課教學設計好,課堂容量大,給聽課老師們帶來了新的啟發、新的感受。第2節課由語文教研組長楊老師分享報告,讓老師們對“語文主題學習”活動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第3節課全體聽課老師一起評課,先由藍老師說課,然后由聽課老師評課。聽課老師們中肯的評價讓大家感受到本次教研活動取得了預期的效果。
2.搭建兄弟學校交流的平臺,增強校際間的研討
作為英德“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學校,我校積極開展“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活動,并已開展了圍繞“語文主題學習”的全鎮一體化的教研活動,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為進一步探討“語文主題學習”活動,開拓實驗教師視野,在浛洸中心小學的大力支持下,2015年11月19日,我校“語文主題學習”實驗教師一行8人到浛洸中心小學參加交流活動,與浛洸中小、望埠中小的實驗教師進行了熱烈的研討。本次活動以“語文主題學習”為專題,三所學校的校長、分管教學的副校長、教導主任、實驗教師、部分非實驗教師參加了本次交流活動。
首先由浛洸中小的李老師和六年級的孩子們一起學習《將相和》,采用“1+X”模式,從課文到叢書內容,每個環節李老師都積極創設機會讓學生分享感受,必要的時候適當點撥,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然后由我校的梁老師和一年級的孩子們一起學習《石榴笑了》,還學習了叢書中的兩篇課文,也是“1+X”模式。聽完兩節實驗課后,我校實驗教師楊老師與大家一起分享了他參與“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體會。緊接著,英德小學語文教研員謝小妮副主任給大家分享了“語文,呼喚閱讀的回歸”的講座。從什么是“語文主題學習”、怎樣找“主題”、怎樣上“語文主題學習”的課等方面進行了淺顯易懂的闡述,讓大家對“語文主題學習”有了新的認識。希望實驗老師注重積累實踐體會,不斷創新,讓越來越多的學生走進閱讀,走向“悅讀”!
3.搭建QQ群交流平臺,增強縣際間的研討
為了給實驗教師創設交流平臺,英德、佛岡小語教研員為實驗教師建立了“英佛小語主題學習聯盟”QQ群,把兩個縣的實驗教師全部集中在一個 QQ群里,為實驗教師及時交流提供了保障。課余,老師們積極交流探討,或就不懂的問題發問,或發表一些上實驗課的心得,或分享教案、課件等備課成果……互相學習,一步一個臺階,共同進步。我們,在一起!
更讓人驚喜的是,2015年12月,清遠教育局還專門組織了“語文主題學習”賽課活動,清遠地區每個縣都有代表參加決賽。我校實驗教師全程參與觀摩,通過聽課、賽課學到了更多,更多……
四、“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初步成果
通過三個學期的實踐,我們實驗教師總結出了“語文主題學習”實驗的優勢:真正把學生的課外閱讀落到了實處,學生閱讀的興趣越來越濃,有的學生(家長)自愿把叢書買回家去閱讀,還會想辦法購買別的課外書;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了,自學能力也有所增強,優秀作文越來越多;“X+1”“1+ X”和“X+Y”等課型給傳統的語文課堂帶來了新的挑戰,促使教師加強深度學習,不僅充實了語文課堂,同時提高了教師的備課水平,提升了教師的教學能力。
取得成效的同時我們也碰到了許多實際困難:個別教師畏難情緒比較濃,觀念還沒有轉變過來,參與實驗的積極性不夠高;個別家長不太愿意為孩子們購買叢書;個別學生參與實驗的效果不明顯……
面對困難,我們沒有退縮。我們堅信:“困難、痛苦,就是成長的起點,把握好這個節點,會成長得更快。”在我校現階段“語文主題學習”實驗初顯成效的基礎上,我們將加強深度學習,努力打造優質的“X+1”“1+ X”和“X+Y”課型,開展形式多樣的讀書活動,開拓多種渠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斷擴大實驗規模,讓更多的老師和學生參與到主題實驗中來,讓更多的學生受益……這只是一個初步的探討感悟,相信在大家的共同探討下,“語文主題學習”實驗能在山區鄉鎮小學生根開花,結出累累碩果!
作者簡介:廣東省清遠市英德石灰鋪中心小學語文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