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行知先生任育才學校校長時,用四塊糖果成功教育了一位喜歡打架同學的故事,早已被人們傳為美談。
事情大致是這樣的:一天,陶先生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磚頭砸同學,馬上予以制止,并讓他放學后到校長室去。待先生回到辦公室,見男生已等在那里,便從衣兜里掏出一塊糖獎給他,理由是他守時。接著,他又掏出一塊糖給他,理由是先生不讓他打人,他立刻住了手,表明他對先生尊重。待男生將信將疑接過糖果,先生又掏出第三塊糖給他,理由是與他打架的那位同學欺負女生,這說明他有正義感。這時,男生哭著向先生承認了錯誤,“校長,我錯了,同學再不對,我也不能采用這種方式呀。”先生旋即又掏出了第四塊糖,表示既然他已經知道自己錯了,兩人的談話也該結束了。
當然,許多人會對此不以為然,教育轉化一位學生豈能如此簡單?并且這種方法根本無法移植推廣,純屬偶然。的確,用四塊糖果就輕松自如地解決了一件在多數人看來特別棘手的教育問題,如果輕易相信這一點,無疑也就否定了教育工作的繁復性與創造性。
然而,細細想來,那四塊糖果的獨特妙處,在于出自一位校長之手,而且是一位教育大師之手,于是那糖果便被賦予了大師的靈性與思想,結果也就超乎尋常了。
這樣說,并非是故弄玄虛。我們再一起來回顧一下這四塊糖果中所折射出來的教育大師的思想境界。普通的四塊糖果并非是經由大師的手而簡單地送給了那位名叫王友的學生,而是被賦予了獎勵的意義,說是獎勵也并非是捕風捉影,而是事實確鑿,有理有據。你看,這些糖果分別代表著守時、責任感、尊重別人、勇于承認錯誤,味道甜美芳香誘人的糖果飽含著引領學生精神成長的高雅意蘊,這樣的肯定又是出自一位校長口中,那些飽含溫情的贊賞,與其說是對王友同學行為的肯定,不如說是對他精神的感召與靈魂的啟迪,最后他的幡然悔悟也就順理成章:自己縱然是在做一件好事,可方法也是需要改進的。這樣的教育,又豈能簡單地用四塊糖果來一言以蔽之?
大師畢竟是大師,糖果在經過他的手之后,便被賦予了神奇的力量。于是,四塊糖果成功轉化了一位習慣于打架斗毆的學生,也就是一件必然的事情了。曾聽說武功高強之人,可以用樹枝乃至樹葉來攻擊敵人,武功再上乘之人,根本不用出手,只要一張口,甚至是只要站在那兒,便足以令對手甘拜下風。這樣的功力,對于我們教師來說,即是被稱作專業素養的東西,真正擁有這樣的功力,比如像陶先生用四塊糖果來成功轉化一位學生,怕不是一日之功吧?
教育王友的成功,首先在于先生對他的信任。先生清楚學生是處于發展過程中的身心并不成熟的人,他身上存在的缺點與錯誤都是自然而然的。不僅如此,先生還知道學生的缺點與錯誤是能夠得以改正的,而這也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之所在,先生清楚自己的責任,并且也在自覺履行自己的責任。他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王友同學是能夠改掉打架斗毆這一不良習慣的。因此,他并沒有輕易放棄那稍縱即逝的教育轉化機會,讓他放學之后去自己的辦公室。
教育王友的成功,源自于先生對他的尊重。先生獎勵給王友同學第二塊糖果的理由,是他聽從勸阻沒有打架,這是對先生的尊重。其實,在整個談話過程中,先生才真正是用自己的言談舉止表明了他對王友同學的真誠尊重!那一番語重心長娓娓道來的談話,怎能不令王友同學感受到人的尊嚴?怎能不令他感動呢?又怎能不接受先生的教誨呢?尊重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相處自由交流的基本前提,也是有效教育活動的起點。離開了對人的尊重來談教育的有效性,只能是虛假的教育與簡單的成功。
教育王友的成功,還在于先生對他的了解。作為校長,雖然沒有直接與王友同學接觸,但是他必然清楚那是一位慣于打架斗毆又難以管教的學生,而且先生應當知道王友同學的脾氣性格,譬如說豪爽,甚至知道教師曾對王友同學采用過的教育方式。即使是眼前剛剛出現的打架行為,先生也清楚那是因為有人欺負女同學,才激怒了好打抱不平的王友同學。通過這些信息,先生至少知道應當采用什么方式來教育轉化他,即使不用糖果,或者說即便用糖果沒有取得教育的成功,那么先生也會在適當的機會采用其他的方式繼續教育王友同學,并且也必然會取得教育的成功。
作為教師,只有了解學生,才有可能找到適合的教育方法,在談論教育方法的有效性時,有些老師很少談及學生的情況,往往只是一廂情愿地自我表白。試問,作為一位教師,我們是否能夠做到對自己所任教班級的任何一位學生都了如指掌呢?是否能夠將每一位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家庭生活及父母的教育方式等都如數家珍地細說一番呢?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又怎么談得上對學生的教育是有效的呢?
這是發生在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身上的一個故事。小時候,羅斯福因為身體殘疾而極度自卑,為了讓他能夠盡快地從這個陰影中走出來,父親帶領他和小伙伴們在他家屋后栽種下屬于自己的一棵槭樹,并且鄭重地告訴他們,誰的槭樹長得最健壯,誰將來就最有出息。也許這件事對于那些活潑有余的伙伴來說算不得什么,但是對于自卑懦弱的羅斯福來說,則成了改變命運的魔杖。由于父親暗暗地悉心照料,羅斯福的樹自然成為所有小樹中長得最健壯的一棵,他的自信心也隨之日益增強。也許,有人認為父親這樣做取得成功完全是一種偶然。或者說,羅斯福的成功在于他天生的優秀。其實,父親何止是為羅斯福栽種了一棵小樹,他是將自己那如山的父愛寄托于那棵樹上。可以肯定的是,父親不僅為羅斯福栽種了一棵屬于他的槭樹,喚醒了他的自信。同時,還在日常生活中點點滴滴的小事上無微不至地關懷愛護著他,最后成就了一位偉大的總統。一個好校長就是一所好學校,一位父親勝過一百個校長。的確,從羅斯福父親那里,我們看到一位好父親成就一個好總統!
于為人師長者而言,那些令人感動的教育故事,永遠是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猶如閃亮的燈塔一樣時時照耀著我們前行的道路。
(山東省榮成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