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愛群
摘 要 經濟不斷發展與經濟體制不斷革新背景下,行政事業單位加大了對財務管理的重視、投資力度。一直以來,財務管理在行政事業單位發展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控制財務管理風險,對行政事業單位長遠發展、規范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等具有積極的意義。本文先是分析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及其存在的問題,而后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風險控制策略,以期對保證會計信息真實可靠、資產處于安全狀態、推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改革進程有所幫助。
關鍵詞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重要性;風險控制;策略
一直以來,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與地方、國家所有事業的發展存有密切聯系。各事業單位在分配方面是否公平及國家財產是否處于安全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因此,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尤為必要。為減少或避免財務風險,行政事業單位應高度重視內控控制,以為自身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行政事業單位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通過開展財務管理工作,可充分體現行政事業單位的所有資產。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行政事業單位各種資產的反映皆都依托價值[1]。此外,全方位管理資產對促使行政事業單位最大程度利用資產頗有益處。行政事業單位的聯合有利于促進其健康發展。制定并出臺有關規章制度以管理對外投資,進而為國有資產的完整性及安全性提供有力保障,并減少或避免出現資產流失、資產損失、盲目投資等現象。如此,行政事業單位便能充分利用資金,以大幅提升其的使用效益。在進行經濟活動時, 全方位監督與控制行政事業單位資產利用,對充分發揮快進相關職能、推動會計改革發展等具有正面效應。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法律法規加以完善,以有效約束財務管理行為,進而促使行政事業單位績效大大提升。
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淡薄的財務管理意識
對于財務管理,其是行政事業單位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然而,很多行政事業單位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僅僅流于形式,并未充分發揮其的價值。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意識有待加強[2]。此外,行政事業單位并未重視決策管理的作用,某些人認為一個人就可以領導好財務管理工作。如此,財務管理工作將會被領導人思想指導,極有可能引發惡性循環現象。與此同時,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財務管理體系呈現出混亂的特點,導致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頻繁暴露出問題。據研究,傳統的核算體系是造成上述問題的主要原因。在實際工作中,財務部門監督與記錄國有資金的投入及適用,且其視自身為國家資產的把關人,以致行政單位事業其他部門與財務管理部門之間存有矛盾,從而使得財務部門形象大打折扣,并阻礙了行政事業單位的高效發展。
(二)尚未完善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
就行政事業單位以往的財務管理體系而言,財務部門重視、建設財務管理制度的力度不夠。現行的財務管理規章制度已無法適應經濟發展需求,導致財務管理中暴露出來的某些問題無法得到有效解決。例如:在管理及買賣有線電臺資產時,由于專業財務管理規章制度、財務管理專業機構的缺乏,導致資產管理及資產協調工作無法得到落實。此種形勢下,財務管理中會產生資源浪費現象,妨礙了行政事業單位高效發展與健康發展。
(三)較低素質的財務管理人員
毋庸置疑,財務管理人員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然而,當前財務管理人員普遍專業知識、素質較低。加之財務管理人員并未及時對自身現有知識結構進行更新[3],以致無法適應社會發展潮流,進而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效益。與此同時,很多財務管理人員缺乏創新意識、創造力、業務素養,大大降低了財務管理工作效率,并對行政事業單位健康發展產生了負面影響。由此可見,人才對行政事業單位高效開展財務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然而,在實際調查中,筆者發現大多數財務管理人員皆在專業知識、業務能力、素質等方面有所匱乏。當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迫切需求高素質、高能力財務管理人才。除此之外,財務管理人員缺乏一定的工作經驗、專業技能等,以致無法充分落實財務管理相關工作。久而久之,行政事業單位的長遠發展將會受到影響。
(四)有待提高的財務管理預算
在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時,形成固定資產所耗費的成本會被納入同期支出范疇。值得注意的是,成本的耗費主要體現于以下兩大方面:固定基金與固定資產。一般來說,固定基金與固定資產擁有相同的總額。財務管理過程中,固定資產的原始價值無法在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結果中得到體現。此外,固定基金的體現亦不盡人意,其將應付未付的凈固定資產作為反映固定資產的載體。這種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固定資產核算體系,以使其更具科學化、正規化、制度化、實效化,從而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固定資產賬戶體系加以完善。
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風險控制策略
(一)對財務管理意識加以強化
對財務管理意識加以強化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行政事業單位的市場競爭力與經營效益。就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而言,其與整個經營過程存有密切的聯系[4]。為使得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意識有所加強及管理水平有所提升,筆者建議以管理層為著手點,以增強其管理財務的意識,進而促使全體人員都具備財務管理的認知感。此外,建立及完善相關制度以管理單位開支,以防財務管理出現問題。此外,財務管理部門應摒棄以往的“獨立”觀念,加強與其他部門之間的聯系,以實現全體人員積極投入到財務管理工作中的目標。
(二)對內部財務加以控制
內部財務控制對行政事業單位達成“降本增效”目標具有積極的意義。規劃、制定財務管理標準及制度,并依照其進行運營,以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規范性。此外,構建分析制度
以對成本進行預算,并定期嚴格考核所有部門的成本預算,以及時、科學改進財務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值得注意的是,行政事業單位應加大對日常財務工作的管理及控制力度,并嚴格遵循相關規章制度。在對開支進行預算時,應秉持嚴格的態度,及時發現并改正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而對財務管理內部加以完善。與此同時,內部財務控制應嚴格遵循現行的有關法律法規,對財務管理體系進行健全。在此過程中,財務主管的地位應得到尊重,其應明晰、掌握市場動態變化,以更好地控制運營成本。另外,注重崗位的分工,員工之間相互監督,以保證內部財務控制成效。
(三)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加以提升
財管管理人員在財務管理工作中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的素質、專業知識與技能水平直接關乎著財務管理工作的質量[5],因而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及能力尤為必要。為提升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筆者提出以下建議:其一,設立機構以專門負責財務管理工作,并注重培養財務管理人員。在選用財務管理人員時,應遵循“擇優錄取”原則,以保證財務管理隊伍整體具備高素質;其二,為提高財務管理人員業務能力、專業知識、專業技能等,須開展相關培訓、講座,以使其成為綜合型人才;其三,加強財務管理人員的法律教育,以使其明晰利害關系,從而將其落實到財務管理工作中去;其四,對員工激勵制度加以建立及完善,以充分調動員工參與財務管理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員工作為行政事業單位的重要組成部分,適宜的激勵能夠增強其自信心,并促使其更好地投入工作中去。與此同時,對人力資源進行優化,最大程度激發員工潛在能力,促進其自我價值的實現。
(四)對財務控制系統加以改進
當前,信息技術發展迅速,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完善的網絡體系,以促使財務管理信息更加有效、及時,進而加強對財務管理的監督、控制。更新及分析財務數據理應由專業部門負責。此外,公開員工工資、購買新設備、預算、管理成本等內容[6],以實現共同管理與監督目標。
四、結束語
社會、經濟不斷發展,加大財務管理力度對推動行政事業單位高效發展極為有益。行政事業單位應及時發現并采取可行性措施以解決財務管理中存在的風險、問題。總之,財務管理及控制對行政事業單位長遠發展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
參考文獻:
[1]茍維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重要性與風險控制策略[J].中國外資,2013,18:128+130.
[2]唐曉玉.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研究[D].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2013.
[3]李加兵,趙斌,潘正海.基于財務風險管理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研究[J].財會通訊,2012, 05:103-105.
[4]楊德興.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與財務風險的防范策略[J].時代金融,2011,36:19-20.
[5]王曉燕.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內部控制制度的現存問題及其解決策略[J]. 商,2014,06:36.
[6]董莉.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風險及控制策略[J].財經界(學術版),2015,2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