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愛潔
“微課”作為教育領域中一種新興的教育教學技術手段,發展勢頭猛烈,并達到相當的教育教學成果。作為教育教學的一種輔助手段,它被更多地用于網絡教學,因其短小精煉,制作成本低,資源易于傳播,為教育發展做出相當重要的貢獻。傳統課堂錄課一直在傳統教學中占據主要地位,作為早期的課堂和網絡學習手段深受喜愛,它教學環節完整,知識點覆蓋面廣泛,但是其局限性也顯而易見。本文就微課與傳統45分鐘的錄課作比較,闡述微課與傳統課堂錄課的異同。
一、微課與傳統課堂錄課的概念區別
1.微課的定義
微課是由美國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高級教學設計師、學院在線服務經理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在 2008年秋創造的。他指出微課是指運用建構主義方法形成的、以在線學習或移動學習為目的的實際教學內容。從定義我們可以看出微課是以構建主義學習理論為基礎的。它不僅僅是學生學習的工具,而是一種新的學習理念,而這種理念是建立在網絡技術和計算機技術之上的,它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和自我建構,并且為在線學習和移動學習服務提供資源。在我國,微課開始被倡導是由胡鐵生先生提出的,他認為微課程是指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
2.課堂實錄
課堂教學實錄應是一堂完整的教學課。拍攝要緊緊把握教師和學生課堂教學活動,記錄課堂教學的整個過程。課堂實錄在錄制過程中使用攝像設備,運用專業知識,完整反應課堂教學中老師和學生的情緒和氣氛,全面反應教學的效果,成為教育教學資源。
課堂實錄務必要真實、客觀地表現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活動過程,體現教學的重點、難點。要完成這一目標,不僅需要執教教師的主導作用,還需要攝制人員的再創作。所以說課堂實錄需要教師、學生和攝制人員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一件完美的作品,達到教育教學效果。
二、制作手段與傳播途徑的異同
1.課堂實錄的制作與傳播
優質的課堂實錄應該是攝制人員與授課教師、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拍攝人員事先應與教師溝通,了解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手段和方法以及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的過程,然后進行策劃。合理布置機位,安排好攝制景別。一般課堂實況采用兩臺攝像機進行拍攝,在拍攝技巧和后期剪輯上需要專業知識。一堂優秀的課堂實錄需要復雜的前期計劃,需要專業的拍攝知識,在制作上費時費工。
90年代,為了傳播優質教育資源,往往將優秀教師的課堂案例錄制成視頻資料,刻制成光盤,供大家學習和觀摩。隨著科技的發展,進入到網絡流媒體的時代,借助當時的網絡技術,開啟終身學習,電視廣播大學依托網絡,建立了新的廣播學習時代的特點。它們將課堂內容錄制成視頻資料,依托網絡平臺,建立網絡終身學習的機制,受到學習者的歡迎,網絡教學視頻資料如一夜春風般出現在互聯網上,形成了一個重要的教育產業。
2.微課的制作與傳播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各種新技術逐步滲透到教育領域。從早期的幻燈、投影到多媒體計算機,到現在的電子書包、iPad,在教育領域起到越來越多的作用,取得了一定的教育成果。近年來,在Web2.0環境下,帶有“微”字樣的新媒體不斷涌現,“微信” “微博” “微電影”,教育研究者看到了這一點,希望通過“微”形式助力我們的教育。微課應運而生,它不僅成為了重要的教學和學習資源,同時依托網絡平臺和移動設備,也為構建學習型社會提供了可能。這一點我們從微課的概念中就可窺見一斑。
在微課的制作上,更具有開方性,具有很多傳統錄課不具備的特點。
(1)教學時間較短:“微課”的時長一般在10分鐘以內。因此,相對于傳統的45分鐘的教學實錄來說,“微課”可以稱之為“課例片段”或“微課例”。
(2)教學內容少:相對于傳統課堂,“微課”主要是為了突出課堂教學中某個學科知識點的教學,相對于傳統一節課要完成的教學內容,“微課”的內容更加簡練。
(3)資源容量?。簭拇笮∩蟻碚f,“微課”視頻只有幾十兆左右,視頻格式主要是支持網絡在線播放的主流媒體格式(如rm,wmv,flv等),學習者可在線觀摩,查看輔助資源;也可靈活地將其下載保存到終端設備(如筆記本電腦、手機、MP4等)上實現移動學習,非常適合于教師的觀摩、評課、反思和研究。
(4)錄制手段多種多樣。網絡的發展為微課提供了強大的制作技術,不論是制作軟件和制作方法上,人們都可以免費獲取。
(5)制作人員。在微課的制作上,因其短小和制作工具的原因,可以說任何一個教師都可以成為微課的制作者,這在很大程度上,為微課提供了豐富的資源。
三、微課和傳統課堂實錄建設中教師存在的問題
1.觀念問題
教學一線的教師,在我國課程改革的10多年時間里,主要接觸的還是課堂實錄這樣的教學資源。微課現在還處在摸索階段,許多老師對微課的態度很模糊。觀念還停留在微課的“短”、“小”等外部的特點上,對于微課建設所需“構建主義學習理論”考慮不周全,即和傳統的教學相比只是把錄制的時間縮短了,實際上并沒有真正的發掘“微課”的理論優勢。
2.技術問題
他們對于這樣的教學資源熟悉,對于新興事物還處于接受階段。微課的制作依賴于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對教師是一個挑戰。不像課堂實錄,老師要做的只是設計好自己的課堂效果,做好教學設計,剩下的由專業人員來完成。微課很大程度上由自己完成,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微課的意義。雖然也有專業的制作團隊,不僅會增加制作成本,也不利于微課的傳播。
微課的前景是廣闊的。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方式,現在正形成一種流行趨勢,學校都在大力普及。希望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能為其發展貢獻自己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