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治國
內容摘要:傳統的英語教育模式具有授課和信息傳遞方式單一、無法顧及學生個體差異的缺點。新媒體時代的英語教育必須不斷創新,利用新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交流平臺、提高教材質量,使我們英語教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關鍵詞:新媒體 英語教育 創新
新媒體的概念由美國專家P. 高爾德馬克在一篇計劃書中提出,其后就在短時期內傳遍世界,成為熱門話題。新媒體也可稱作數字媒體、網絡媒體,是以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為基礎的,具有傳播功能的所有媒介總和。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英語一直是一門非常重要的課程,熟練掌握英語的聽說讀寫技能,是當前教育體制下各級學生必須的基本素質。隨著新媒體技術的飛速發展,新的信息傳播工具與傳播模式不斷涌現,也快速轉變著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觀念,這就對我們的英語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如何發現傳統英語教育的不足和缺陷,不斷進行教育創新,才能使我們在新媒體時代下更好地進行英語教育。
一、傳統英語教育模式的缺點
1.授課和信息傳遞方式單一
傳統的英語教育基本上采取灌注式和演講式教學的模式,主要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為主,圍繞教材的知識內容,采取一對多、灌輸式講課方式。整個的教學活動,教育信息以單一和單向方式流動,也就是說,自始至終由授課老師在課堂講。同時,傳統課堂教學因為具有固定授課時間和固定的學生人數,無形中也對教師和學生互動、師生間充分溝通和信息的交流有了一定限制。教師教授給學生的是符合教材內容的、符合考試需求的知識和信息。
2.無法顧及學生的個體差異
傳統的英語教育沒有辦法去考慮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差別,無法開展差異性教育,無法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傳統的教育模式中,學生必須始終保持與老師的教學進度一致,才能夠有效的吸收和利用老師的教學內容。因此,每個學生的學習都必須按部就班,沒有自主的選擇學習內容、學習方式以及學習進度的自主性。課堂教學的形式決定了學生學習和接受知識時間安排上面的自由都和自主性。但是,每個學生對于知識的領悟和理解能力不同,學生在學習后對知識的消化、吸收能力更加有異,傳統的課堂教學無法解決學生的差異化問題,也限制了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習的效果。
二、新媒體時代英語教育模式的創新
新媒體時代已經改變了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這就要求英語教育必須緊跟時代,在傳統的課堂模式作為教學的重要部分的同時,必須利用新媒體,彌補傳統英語教育模式的不足,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教育創新。
1.利用新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按照教育心理學的定義,學習興趣是指學生傾向于學習、獲得某種知識的心理表現,是推動人們的求知欲望的一種內在的力量。學生對某個學科有興趣,就會持續的專心的鉆研,從而能有效提高學習的效果。多媒體具有特殊的聲、光、色、形,通過圖像的翻滾、閃爍、定格、色彩變化及聲響效果等給學生以新異的刺激感受。英語教育中,教師應合理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通過聲情并茂的文字、圖像、聲音、動畫等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使他們主動參與學習活動,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把知識的學習融入新穎別致的娛樂形式中,使枯燥的學習變得輕松愉快。
2.利用多媒體建立學習交流平臺
隨著多媒體在日常生活里的廣泛應用,各種信息交流軟件、微博、微信、QQ群等新媒體應用平臺為英語教師提供了與學生交流和分享學習心得的平臺。在眾多新媒體技術的幫助下,英語教師可以不斷更新教學資料、補充學習資源,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錄制針對性課程,也可以在網絡上進行實時教學。學生則能偶利用新媒體交流平臺,針對自己需求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和同學分享學習心得,學生們也可以參與英語在線課程的錄制,進行師生互動、學生互動。通過學習交流平臺的建立,使英語教育稱為一個立體的、生動的全方位課堂。
3.利用新媒體提高教材質量
現有的英語教材一般包含詞匯、語法、閱讀和寫作等教學內容,主要針對考試需要。但按照英語教育的要求,教材應側重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因此,隨著新媒體的廣泛應用,英語教材除了上述內容,要更加關注形式多樣化和與教材配套的新媒體資料,如影音資料、網絡資料等。同時,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新媒體信息平臺,把時事、網絡信息等及時應用到英語教學中,充分利用新媒體平臺快速、共享的特征彌補書面教材相對刻板的弱點,在英語教學中不斷補充教材內容,提高教材質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學習資源。
新媒體下的英語教育與傳統英語教育相比具有顯著的優勢,它能夠充分運用新媒體的優越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建立學習交流平臺,提高英語教材質量。目前,我國英語教育正處于不斷改革的過程中,新的形式也對英語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因此,我們必須把新媒體廣泛應用到英語教育中去,不斷創新,使我們的英語教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作者單位:四川外國語大學成都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