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昌遠 葉華震 梅淼華 燕東亮
(浙江省景寧縣人民醫院放射科,浙江 景寧 323500)
?
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在老年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潘昌遠葉華震梅淼華燕東亮1
(浙江省景寧縣人民醫院放射科,浙江景寧323500)
〔摘要〕目的探討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DWI)在老年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在浙江省景寧縣人民醫院和臺州市立醫院經穿刺活檢或手術證實前列腺癌患者22例作為前列腺癌組,同期經手術證實前列腺增生患者22例作為前列腺增生組(對照組)。所有患者在手術前均進行DWI掃描,觀察前列腺癌組和對照組的一般資料、前列腺癌組和對照組的DWI和ADC圖像,比較前列腺癌組未受侵犯前列腺組織和對照組前列腺組織ADC值、前列腺癌組外周帶癌ADC值和對照組前列腺組織ADC值。結果前列腺癌組的年齡和對照組的年齡比較沒有差異(P>0.05),前列腺癌組的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前列腺癌組前列腺癌的DWI表現為高信號,ADC圖像呈現為低信號;DWI組肌纖維增生的DWI和ADC圖像均表現為不均質的稍低信號,腺體增生的DWI和ADC圖像均表現為不均質的高信號。前列腺癌組未受癌組織侵犯的外周帶ADC值、腺體增生ADC值、間質增生ADC值和DWI組比較沒有差異(P>0.05)。前列腺癌組外周帶癌ADC值明顯低于DWI組(P<0.05),前列腺癌組外周帶癌ADC值明顯低于對照組中央帶腺體增生ADC值(P<0.05),前列腺癌組外周帶癌ADC值明顯低于DWI組中央帶肌纖維增生ADC值(P<0.05)。結論前列腺癌組未受侵犯前列腺組織的ADC值和對照組前列腺組織的ADC值之間沒有差異,前列腺癌組外周帶癌ADC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前列腺組織的ADC值,DWI在老年前列腺癌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是男性比較常見的一種惡性腫瘤,歐美國家的發病率較亞洲國家發病率高,前列腺癌給患者及其家庭造成嚴重影響〔1〕。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對前列腺癌的治療和預后具有重要意義〔2〕。檢查前列腺癌比較敏感的指標是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但PSA對前列腺癌診斷的特異性比較低。前列腺活檢是診斷前列腺癌的金標準,但前列腺活檢是一項有創傷的檢查,并且受取樣誤差的影響,假陰性率比較高。前列腺的CT和超聲檢查缺乏特異性。磁共振檢查能夠比較好地發現前列腺的病變,但常規磁共振的準確性尚需進一步提高,對于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以及前列腺炎的鑒別比較困難。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DWI)能夠鑒別前列腺疾病的良惡性〔3,4〕,作為一項無創性的檢查,是診斷前列腺癌的一種有效的影像學方法〔5,6〕。本研究通過對DWI在老年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表現特征進行分析,探討DWI在老年前列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選擇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間在景寧縣人民醫院和臺州立醫院經穿刺活檢或手術病理證實前列腺癌患者22例作為前列腺癌組,同期經手術證實前列腺增生患者22例作為前列腺增生組(對照組)。納入標準:前列腺癌患者均經穿刺活檢或手術證實病理符合前列腺癌診斷,對照組患者均經手術病理證實符合前列腺增生診斷。所有患者均病史資料完整,年齡均>70歲,無其他嚴重內外科疾病,既往無前列腺病史,既往無前列腺手術史。排除標準:病史資料不完整者,有其他嚴重內外科疾病者,曾患其他前列腺疾病者,曾做過前列腺手術者。
1.2方法設備:采用GEl.5T signa HDxt磁共振儀行常規MRI和DWI檢查。DWI掃描采用單次激發EPI序列橫軸面進行掃描,在三平面矢狀面圖像上定位橫斷面,掃描范圍從精囊腺上緣開始,向下至恥骨聯合下方。掃描參數為TR4575 ms,層厚4 mm,層間距1 mm,視野(FOV)=24×24 cm,矩陣=128×128,b值為800 s/mm2。數據采集:將DWI原始數據傳送到ADW4.4后處理工作站,應用用Functool 2軟件進行處理獲得DWI和ADC圖。由兩位有經驗的射科醫生對圖像進行分析,選擇和確定感興趣區域,計算ADC值,ADC=〔ln(SI低/SI高)〕/(b低-b高),ln為自然對數,b為施加的擴散敏感因子,SI為b值成像所得的信號強度。
1.3主要觀察指標前列腺癌組和對照組的一般資料、DWI和ADC圖像及AOC值。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2.0軟件進行t檢驗。
2結果
2.1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前列腺癌組患者年齡〔(76.48±8.64)歲〕和對照組的年齡比較無顯著差異〔(75.76±7.64)歲,t=0.463,P=0.846〕,前列腺癌組PSA水平〔(21.53±3.76)ng/ml〕明顯高于對照組〔(11.75±2.96)ng/ml,t=7.346,P=0.003〕。
2.2兩組患者DWI和ADC圖像比較前列腺癌組前列腺癌的DWI表現為高信號,ADC圖像呈現為低信號;對照組肌纖維增生的DWI和ADC圖像均表現為不均質的稍低信號,腺體增生的DWI和ADC圖像均表現為不均質的高信號。
2.3前列腺癌組未受侵犯前列腺組織和對照組前列腺組織ADC值比較前列腺癌組未受癌組織侵犯的外周帶ADC值、腺體增生ADC值、間質增生ADC值和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前列腺癌組未受侵犯前列腺組織的ADC值和對照組前列腺組織的ADC值之間無差異(P>0.05),見表1。
2.4前列腺癌組外周帶癌ADC值和對照組前列腺組織ADC值比較前列腺癌組外周帶癌ADC值〔(0.62±0.09)×10-3mm2/s〕明顯低于對照組外周帶〔(1.95±0.21)×10-3mm2/s〕、中央帶腺體增生〔(1.84±0.11)×10-3mm2/s〕及中央帶肌纖維增生區ADC值〔(1.18±0.14)×10-3mm2/s,t=17.459,22.486,13.478,均P=0.000〕。
表1前列腺癌組未受侵犯前列腺組織和對照組前列腺組織ADC值比較(x±s,n=27,×10-3mm2/s)

組別外周帶腺體增生間質增生前列腺癌組1.94±0.181.94±0.111.14±0.08對照組1.95±0.211.83±0.141.15±0.10t/P值0.012/0.9721.476/0.7250.216/0.846
3討論
前列腺炎比較常見于年輕患者,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比較常見于中老年男性患者〔7,8〕。在美國,男性惡性腫瘤發病率最高的即為前列腺癌。我國是前列腺癌的低發地區,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前列腺癌的發病率有上升趨勢,不斷成為危害老年男性的健康的疾病之一〔9〕。早期前列腺癌的臨床癥狀不明顯,檢查手段有限,特別對包膜下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比較困難,大多前列腺癌患者發現時已為中晚期,錯過根治的機會,因此前列腺癌的早期診斷尤為重要。目前診斷前列腺癌的方法〔10,11〕有PSA的測定、超聲檢查、CT檢查、前列腺活檢等。PSA的測定、超聲檢查和CT檢查的敏感性或特異性比較低〔12〕,前列腺活檢是一項有創傷的檢查,并且假陰性率比較高。磁共振檢查作為一種無創性的檢查,在前列腺疾病的診治中被廣泛應用。
但常規磁共振檢查對前列腺癌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尚需要進一步提高。隨著磁共振技術的發展,平面回波技術的不斷應用,使磁共振的擴散加權成像能夠得到發展〔13,14〕。組織的擴散的特性和組織間質間水分子的數量以及組織的通透性有一定關系,DWI是根據水分子的運動進行成像檢測,首先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得以應用,隨后被應用到肝臟、骨骼、胰腺等多種組織中。DWI是在細胞水平對人體進行研究,反映人體的微觀結構變化。擴散指分子的布朗運動,水分子的運動為自由擴散運動,不受約束。在人體組織中,水分子的運動受到一定限制,在各個方向上的運動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在分子成像中引起分子運動的可能為濃度梯度、壓力梯度和離子之間的作用,磁共振成像無法區別上述分子運動。
采用磁共振EPISET2加權成像行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能夠減少水分子的運動偽影,增加水分子運動引起信號強度改變的敏感性。DWI在前列腺中的應用是根據前列腺組織內的水分子運動情況進行成像。磁共振圖像本身無法區別不同信號的衰減情況,ADC值可以反映組織的變化,DWI具有沒有創傷、分辨率比較高、圖像比較清晰等優點,是前列腺癌診斷的一種比較好的方法。本研究表明DWI能夠區分前列腺疾病的良惡性,在老年前列腺癌診斷中具有重要意義。
4參考文獻
1孫穎浩.前列腺癌診治進展〔J〕.上海醫學,2011;11(7):487-8.
2Eprezioso D,Iacono F,Romeo G,etal.Early versus delayed hormonal treatment in locally advanced or asymptomatic metastatic prostatic cancer patient dilemma〔J〕.World J Urol,2014;32(3):661-7.
3孫麗娜,李前程,程凱亮,等.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鑒別診斷前列腺癌與良性前列腺增生的Meta分析〔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2013;21(6):464-7.
4Li B,Cai W,Lv D,etal.Comparison of MRS and DWI 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 based on sextant analysis〔J〕.J Magn Reson Imaging,2013;37(1):194-200.
5Liu L,Wu N,Ouyang H,etal.Diffusion-weighted MRI in early assessment of tumour response to radiotherapy in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J〕.Br J Radiol,2014;87(1043):20140359.
6Manenti G,Nezzo M,Chegai F,etal.DWI of prostate cancer:optimal b-value in clinical practice〔J〕.Prostate Cancer,2014;2014:868269.
7韓蘇軍,張思維,陳萬青,等.中國前列腺癌發病現狀和流行趨勢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18(4):330-4.
8Van der Meer S,Kollen BJ,Hirdes WH,etal.Impact of the European Randomized Study of 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ERSPC)on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testing by Dutch general practitioners〔J〕.BJU Int,2013;112(1):26-31.
9Mullins JK,Bonekamp D,Landis P,etal.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indings in men with low-risk prostate cancer followed using active surveillance〔J〕.BJU Int,2013;112(7):1037-45.
10蔣驍.經直腸超聲造影在前列腺癌診斷和引導穿刺活檢中的初步應用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3.
11Zhang N,Zhang XD.Controversy of th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test era:should prostate cancer be detected and treated in all patients〔J〕?Chin Med J(Engl),2013;126(15):2803-4.
12Kim YM,Park S,Kim J,etal.Role of prostate volume in the early detection of prostate cancer in a cohort with slowly increasing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J〕.Yonsei Med J,2013;54(5):1202-6.
13Iraha Y,Murayama S,Kamiya A,etal.Diffusion-weighted MRI and PSA correlations in patients with prostate cancer treated with radiation and hormonal therapy〔J〕.Anticancer Res,2012;32(10):4467-71.
14Panebianco V,Sciarra A,Marcantonio A,etal.Conventional imaging and multiparametric magnetic resonance(MRI,MRS,DWI,MRP)in the diagnosis of prostate cancer〔J〕.Q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12;56(4):331-42.
〔2014-12-03修回〕
(編輯安冉冉/曹夢園)
〔中圖分類號〕R737.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8-1895-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8.050
基金項目:浙江省醫藥衛生一般研究計劃項目(2013KYA232)
1臺州市立醫院泌尿外科
第一作者:潘昌遠(1965-),男,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腹部影像診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