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雨
【摘 要】少數民族音樂是中國現代藝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其在審美價值和傳統藝術文化價值方面有非常深遠的作用。高校民族音樂教學工作的創建對于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和發展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另外可以進一步提升我國音樂的審美感情和藝術鑒賞水平。本文重點分析現在國內高校中少數民族音樂教育的現狀,在此基礎上全面地分析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關鍵影響,以便讓讀者更全面地掌握民族音樂的發展培育情況。
【關鍵詞】民族音樂;高校音樂教育;作用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5-0202-01
一、在高等院校音樂教育中強化民族音樂教學能夠加快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播以及繼承
在我國高校音樂教育中持續加強對少數民族區域音樂、樂器以及歌曲與民族歌舞等部分的培育,可以全面引起學生興趣,讓其在聽課的時候充分感悟民族音樂的藝術成就,更好地傳播民族音樂。這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以及文化整體素養,還可以很好地促進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播以及繼承。此外該專業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可以添加部分有民族地區特點和風俗文化的知識,增加教學類型,提升課堂的活力。全面而有趣的少數民族音樂教學會讓學生慢慢產生對民族音樂及其文化的維護以及繼承觀念,自主履行對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維護義務。
二、在高等院校音樂教育中強化民族音樂教學能提高高校學生藝術審美水平
高等院校民族音樂教師應指引學生在掌握少數民族文化的前提上全面領悟相關音樂,只有充分掌握了少數民族的文化,才可以進一步領悟由此而生的音樂,才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音樂文化的獨特魅力,進而全面提高學生自身整體修養。另外少數民族音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感受到民族音樂的特點,提升學生對樂曲的了解和感悟,不但可以加快民族音樂的繼承和傳播,還可以進一步培育學生感悟美、營造美的水平。因此,強化民族音樂教學能讓學生在上課的時候深入地感悟到音樂的魅力,提升學生感悟美的能力,提高學生綜合藝術素養。
三、在高等院校音樂教育中強化民族音樂教學可以全面提高學生藝術創造水平
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在發展過程中慢慢產生了自身獨有的類型和內涵,其不光蘊含了特殊的審美價值,還包含了獨特的創造特點。學生在學習上述民族音樂的時候,不斷領悟到藝術的美,進一步將民族音樂和自身音樂理解全面地結合在一起,營造美。所以在現在的高校音樂教育中強化音樂教學可以全面提高他們的音樂創造水平。
四、在高等院校音樂教育中強化民族音樂教學可以很好地創建完善的音樂教學制度
進行民族音樂教學活動能很好地突破之前的高校音樂教學方式,轉變之前以國外音樂為重點的教學情況,增加音樂教學的形式,進一步提升學生自身審美水平。此外,少數民族音樂教學還能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吸引學生探索少數民族音樂的美感和魅力。讓學生在感受音樂的過程中體會到各種民族特色音樂的美感,提升他們的欣賞水平,得到不一樣的感受,全面提升學生自身音樂理解和創新實力,進一步促進我國高校音樂教學制度的變革。
五、在高等院校音樂教育中強化民族音樂教學可以提高民族理念的向心力
在現代教育中重視民族音樂教學部分,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的關于自身民族文化藝術中的良好元素。在現在社會中,國家之間經濟聯系更加密切,各個部分的競爭不斷加劇,國家軟實力和綜合民族精神文化是協助國家取得成功的重要力量。利用民族音樂培育提升學生的愛國心,讓學生深入地掌握國家發展情況,讓學生感受到國家在文化上的優點,最后產生強烈的民族榮譽感以及上進心,提升對我國民族文化的認同感,然后為國內各種事業的發展奠定堅實的根基,為我國提升整體競爭實力準備良好的條件,盡早達成文化大國和強國的目的。
六、創建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高校民族音樂教學方式,整合音樂教育資源
促進我國高等院校教育改革進程,重點是在轉變現在的教學方式以及理念,增加全新的教育觀點。尤其是在民族音樂培育過程中,不但要保證日常民族音樂教學,還要打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找到符合當代社會的民族音樂學習模式,比如創建民族音樂團體,在學校中加強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播。強化學生的民族觀念,比如增加激情和昂揚的蒙古歌舞,添加細膩和柔美的傣族舞蹈,讓學生感受不同民族的歌舞音樂,加強各個民族之間的文化溝通,繼承傳播民族音樂文化。
七、結論
少數民族音樂的傳播和發展與中國民族藝術文化的發展有很大的關系,所以我們一定要格外關注少數民族音樂的繼承和發展情況。國內高校擔負著非常重要的職責,其在日常教學中一定要充分重視少數民族音樂的教學。使用合適高效的民族音樂教學方式,進一步激發民族音樂教學的積極影響,全面加快民族音樂文化的傳播和繼承。
參考文獻:
[1]韋華峰.論高師音樂教學改革與少數民族音樂文化傳承發展[J].學術論壇,2010,(10):17-21.
[2]常曉菲.地方高師音樂教育鄉土特色補充教材編撰探析[J].藝術教育,2011,(1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