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黎燕,章栩鋮,張雪嬌,余麗麗,李 立,劉 樂
(1.西安醫學院 藥學院,陜西 西安 710021;2.東北林業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黑龍江 哈爾濱 150040)
薄荷油是一種祛風藥、芳香劑和調味料,為疏散風熱常用之品。薄荷油通常用于治療各種消化不適,可以緩解消化道痙攣[1]。但薄荷油易揮發,致使進一步的開發受到限制。環糊精包合物技術可以用于固化揮發性物質,研究表明利用環糊精載藥可以實現藥物的緩釋,增加其穩定性和生物利用度[2-3]。
作者以β-環糊精(β-CD)為原料制備β-環糊精聚合物(β-CDP)微球,飽和水溶液法制備薄荷油β-CDP微球。采用Box-Behnken效應面法優化薄荷油β-CDP微球的最佳制備方法,為β-CDP微球成為較好的固體香精載體材料提供理論依據。
β-CD:分析純,天津市光復精細化工研究所;薄荷油:中國醫藥集團上?;瘜W試劑公司;環氧氯丙烷、Tween20、Span80等試劑均為分析純,市售;煤油:化學純,市售;實驗用水為蒸餾水。
85-2磁力加熱攪拌器:上海浦東物理光學儀器廠;DZF-6050真空干燥箱:上?,槴\實驗設備有限公司;揮發油提取器:500 mL,津南玻璃儀器儀表廠;JJ-1電動攪拌器:江蘇金壇市正基儀器有限公司;HH-WO-501恒溫水浴鍋:江蘇省金壇市醫療儀器廠;TDL-40B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1.2.1 薄荷油β-CDP微球的制備
1.2.1.1 空白β-CDP微球的制備
以β-CD為原料,環氧氯丙烷為交聯劑,加入一定量含有乳化劑Span80和Tween20的煤油,參照文獻[3]合成微球。60 ℃下真空干燥至質量恒定。
1.2.1.2 薄荷油β-CDP微球包合物的制備
采用飽和水溶液法制備薄荷油β-CDP微球[4]。取一定量的β-CDP微球置于燒杯中,加入適量蒸餾水加熱溶解至過飽和溶液,冷卻至反應溫度,加入薄荷油1 mL,密封,超聲震蕩20 min后電磁攪拌,冷卻,冰箱中冷藏過夜,取出抽濾并用少量質量分數95%乙醇洗滌,40 ℃下真空干燥5 h,即得薄荷油β-CDP微球。
1.2.2 評價指標
按《中國藥典》2010年版附錄《揮發油測定法(甲法)》[1],取薄荷油 1 mL,置250 mL圓底燒瓶中,加入蒸餾水100 mL,連接揮發油提取器,以水蒸氣蒸餾法提取至油量不再增加,讀出揮發油量(mL),按式(1)和式(2)計算產率Y1和包封率Y2。
(1)
(2)
根據參考文獻及前期單因素實驗,確定m(微球)∶V(薄荷油)(A)、反應溫度(B)、反應時間(C)為主要影響因素,每個因素3個水平,采用效應面法優化,見表1。

表1 效應面因素與水平
以薄荷油β-CDP微球包合物的產率Y1和包封率Y2為評價指標綜合考慮,根據綜合評分方法算出綜合評分值Y,以綜合評分值作為效應值,計算出綜合評分值Y的回歸線性方程式為Y=0.750Y1+0.400Y2-73.077,把各實驗實測值代入計算得到該實驗的線性回歸綜合得分,以綜合得分作為效應值,結果見表2。

表2 效應曲面實驗結果

續表

表3 Box-Behnken效應面回歸分析1)
1) **極顯著水平p<0.01;*顯著水平p<0.05;不顯著水平p>0.1。

不同因子的效應面分析圖,即為C、B、A各因素取零水平時其它2個因素對綜合評分值的影響,見圖1。3個因素對實驗的交互影響見圖2。
從圖1a中可以看出,當溫度一定時,綜合評分值隨m(微球) ∶V(薄荷油)的增加先急速增加后緩緩降低。從圖1b中可以看出當m(微球) ∶V(薄荷油)一定時,綜合評分值隨時間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整個走勢非常平緩,說明時間對實驗結果的影響程度較小。從圖1c中可以看出,當時間較短時,剛開始時綜合評分值隨溫度升高而緩緩升高,當時間較長時,綜合評分值隨溫度升高而降低。

圖2 等高線圖
圖2a中等高線形狀偏圓形,說明溫度和時間的交互效應較弱,對實驗結果有影響,但不夠顯著。沿時間軸的等高線密度變化相對溫度軸大,則時間對實驗影響相對于溫度較為顯著。圖2b和圖2c中等高線形狀呈橢圓,說明m(微球) ∶V(薄荷油)和時間的交互作用以及m(微球) ∶V(薄荷油)和溫度的交互作用對實驗影響顯著,而且沿m(微球) ∶V(薄荷油)坐標軸的等高線密度變化比時間軸和溫度軸的等高線密度變化都大,則m(微球) ∶V(薄荷油)相對溫度和時間更為顯著。
為確證最佳點的位置,對模型回歸方程的3個自變量分別取一階偏導,并使偏導方程等于零,則:
4.96+0.19X2+1.44X3-10.8X1=0
0.37+0.19X1-2.25X3-6.5X2=0
-0.59+1.44X1-2.25X2-8X3=0
代入公式得溫度為55.14 ℃,m(微球) ∶V(薄荷油)=9.54∶1 g/mL,時間3.46 h。
Box-Behnken效應軟件優化出的最佳制備條件為:V(薄荷油)=1 mL,m(β-環糊精微球)=9.60 g,V(水)=144 mL,溫度55 ℃,時間3.41 h,和對模型回歸方程的3個自變量分別取一階偏導計算結果較為接近[溫度為55.14 ℃,m(微球) ∶V(薄荷油)=9.54∶1 g/mL,時間為3.46 h]。結合以上,并根據實際情況將實驗方案調整為V(薄荷油)=1 mL,m(β-環糊精微球)=9.60 g,V(水)=144 mL,溫度55 ℃,時間3.4 h。3次平行驗證實驗顯示,平均產率為93.14%,平均包封率為54.25%,綜合評分為18.478,與預測值相差1.21%。
(1) 效應面分析得出制備薄荷油β-環糊精微球包合物的最佳條件為:V(薄荷油)=1 mL、m(β-環糊精微球)=9.60 g、V(水)=144 mL、反應溫度55 ℃、反應時間3.4 h。利用最佳工藝制備的微球包合物平均包封率為54.25%,平均產率為93.14%;
(2) 包合物效果的影響程度大小的因素次序為m(β-CDP微球) ∶V(薄荷油)>時間>溫度;
(3) 薄荷油屬于中藥揮發油,易揮發難保存,超聲和攪拌過程要密封進行,而且干燥過程中溫度不能過高,以免薄荷油逸出。超聲更加利于薄荷油的包合效果;
(4) 制備微球時,干燥后過細研磨會影響微球的空腔結構,影響包合效果。
參 考 文 獻:
[1] 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2010版一部[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附錄.
[2] 廖正根,平其能,鄒紅,等.丹皮酚-環糊精包合物的制備工藝研究[J].中成藥,2005,26(6):842-846.
[3] 楊黎燕,楊威,劉春葉,等.茶堿β-環糊精聚合物微球的制備與緩釋性能[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1,17(16):10-14.
[4] 楊黎燕,楊禮銘,楊禮誠,等.響應曲面法優化茴香油-環糊精微球包合物的制備工藝研究[J].食品工業科技,2013,34(7):269-272.